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射频导管消融的手术配合,主要有3个方面:术前负责导管器材、仪器、药品及抢救设备的准备、消毒;术中负责监护、标测、资料分析、消融及巡回;术后负责导管的清洗、测试、仪器保养及资料归档。本文重点讨论了术中技、护人员所起的重要作用,其在该业务中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及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2.
心脏病介入性诊疗术的台下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脏病介入性诊疗术的台下配合650032云南省人民医院谢红,叶琼芝,王玉芬,李锦蓉,孟洁心导管技术原用于先心病的诊断,近十余年,由于其不断发展与完善,逐渐形成了心脏病学领域内一个重要分支,一个进展十分迅速的亚种──介入性心脏病学,从而引起心脏病学领域...  相似文献   
3.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球囊成形术 (PTCA)及支架植入术是目前最主要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 ,PTCA应用球囊扩张可使冠状动脉内膜撕裂 ,外膜伸展扩张 ,管腔扩大 ,术后若出现严重内膜撕裂 ,夹层 ,急性闭塞或球囊扩张后仍有严重残余狭窄或管腔发生明显弹性回缩 ,则需植入支架 ,以防止并发症 ,并获得最大的术后管腔直径 ,根本杜绝残余狭窄发生 ,降低再狭窄率。我院 1 997年以来共对 35例冠心病患者行PTCA及支架植入术治疗 ,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选择经冠脉造影证实至少一支冠脉病变狭窄程度≥ 70…  相似文献   
4.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总结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及猝死的护理体会.方法:对51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护理.结果:273例心绞痛缓解后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78例用PTCA及支架植入术治疗,余161例中13例发生Q波型心梗,6例发生非Q波型心梗,2例猝死,12例接,受外科搭桥术治疗.结论:对心绞痛疼痛性质、心电图变化及心肌酶谱改变的准确观察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绝对卧床休息及对治疗后出血倾向的观察是护理的重点,密切观察介入术后并发症及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行PTCA及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为基础的介入疗法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创伤小,患者痛苦小,总体远期疗效与冠状动脉搭桥术相同,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1995年6月至1999年6月我们用PT-CA及支架术治疗了36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40%的冠心病患者,疗效良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了解安装双腔起搏器 (DDD)及程控起搏频率后对心房颤动(AF)发作的影响 ,对 45例病窦综合征合并阵发AF者安装DDD起搏器 ,并根据AF发作前心动周期PP或P′P间期计算心率 ,以此为基础增加 5次 /分心跳 ,程控患者起搏频率 ,追踪观察安装DDD起搏器前、后及程控起搏频率后 ,每月平均AF发作次数 ,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安装DDD起搏器后AF发作次数较安装起搏器前减少 (2 .8±1.92vs 4.3± 2 .3 1次 /月 ,P <0 .0 5 ) ,12例未发作。程控起搏频率后AF发作较安装起搏器前AF发作次数明显减少 (2 .2± 1.48vs 4.3±2 .3 1次 /月 ,P <0 .0 1) ,19例未发作 ;较程控起搏频率前AF发作例数明显减少 (P <0 .0 5 ) ,7例未发作。结论 :病窦综合征伴阵发AF患者安装DDD起搏器及适当程控起搏频率可预防AF发作。  相似文献   
7.
女,58岁。临床诊断:(1)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置换术后,永久性心房纤颤(频发长R—R间歇)、心功能Ⅳ级;(2)陈旧性正后壁心肌梗死。长期服华法林2.25mg/d,INR维持在2~2.5。仅手术当天未服,术前1h静脉滴注凝血酶复合物600u。术中复查INR1.5,手术创面稍有渗血。术后第1天即恢复华法林2.25mg/d,次日复查INR2.25。囊袋无血肿,无皮肤瘀斑,术后7d拆线出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或近乎完全闭塞病变冠脉侧支循环的建立及其整体病变程度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Leaman冠状动脉记分判定冠脉病变程度,左室造影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壁运动Cortina记分判断左室功能,并研究Leaman记分和侧支循环建立对LVEF、Cortina记分的影响。结果:侧支循环建立组25例与无侧支循环组20例比较LVEF升高有显著差异(P<0.01);侧支循环建立组Leaman记分与LVEF无相关(r=0.46,P>0.05),与Cortina记分呈正相关(r=0.44,0.01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完全闭塞或近乎完全闭塞病变冠脉侧支循环的建立及其整体病变程度对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Leaman冠状动脉记分判定冠脉病变程度,左室造影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壁运动Cortina记分判断左室功能,并研究Leaman记分和侧支循环建立对LVEF、Cortina记分的影响.结果:侧支循环建立组25例与无侧支循环组20例比较LVEF升高有显著差异(P<0.01);侧支循环建立组Leaman记分与LVEF无相关(r=0.46,P>0.05),与Cortina记分呈正相关(r=0.44,0.01<P<0.05);而无侧支循环建立组Leaman记分与LVEF呈负相关(r=-0.76,P<0.01),与Cortina记分呈正相关(r=0.83,P<0.01).结果:完全闭塞病变侧支循环的建立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和改善左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0.
射频消融术已成为根治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首选方法 ,对多条房室旁路和多种机制并存的窄 QRS心动过速也同样有效。本文总结 15例复杂性窄 QRS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结果和体会。  资料与方法  15例患者 (男性 6例 ,女性 9例 ) ,平均( 39± 10 )岁。因反复发作窄 QRS心动过速而入院行射频消融治疗。术中发现 :双房室旁路 9例 ,其中左、右侧均存在 1条房室旁路者 8例 ,右侧双房室旁路者 1例。房室旁路合并典型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 5例 ,房室旁路合并典型和非典型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 1例。除 1例双房室旁路患者仅诱发出一种窄 QRS…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