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炎性因子的变化对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9年6月于邢台市第三医院院就诊的500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于PCI手术次日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炎性因子检测,根据院内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85例)和无MACE组(415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价炎症指标对STEMI患者院内MACE的预测价值,构建STEMI患者行PCI术后院内发生MACE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Hosmer-Lemeshow goodness-of-fit检验、Calibration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准确度和一致性。 结果 MACE组年龄、糖尿病患病率、D-二聚体(DD)指标明显高于无MACE组(均P<0.05),LVEF指标明显低于无MACE组(P<0.05),吸烟率、血清肌酐(Scr)、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钙蛋白I(cTnI)、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指标显著高于无MACE组(均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P<0.05)、糖尿病(P<0.05)、Scr(P<0.05)、CK-MB(P<0.05)以及炎性因子hs-CRP、NLR、PLR、PCT和IL-6(均P<0.01)是STEMI患者PCI术后院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LVEF(P<0.05)是院内发生MACE的保护因素。炎症因子hs-CRP、NLR、PLR、PCT、IL-6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基于预后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拟合效果良好,ROC曲线下面积为0.761(95% CI为0.680~0.839),表明模型预测能力较好。 结论 炎性因子hs-CRP、NLR、PLR、PCT、IL-6均为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患者近期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该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作为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院内MACE风险的量化工具,有助于为STEMI患者制定术后护理,帮助患者降低并发症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血管内超声检查(IVUS)和血流储备分数测定(FFR)在指导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患者分为IVUS组和FFR组,分别接受IVUS或FFR检查,并以此为依据指导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IVUS组中,如MLA<4 mm2或冠状动脉狭窄虽不足,但IVUS显示为不稳定斑块,则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FFR组中,以FFR<0.75作为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指征.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1)两组患者病史等一般信息及冠状动脉造影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IVUS组行介入治疗的比例高于FFR组(P<0.01).(3)两组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US和FFR检查均可用于指导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介入治疗,受准确性的限制IVUS不能取代FFR检查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自主神经功能及血清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水平与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于邢台市第三医院心内科收治的95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房颤导管消融手术,根据随访心电图检查结果分为复发组(n=33)与未复发组(n=62)。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自主神经功能包括心率减速力(DC)、心率加速力(AC)及血清CXCL12水平;Pearson法分析DC、AC、CXCL12水平与房颤复发相关性。结果 术前两组DC值[(7.38±0.61)ms vs.(7.53±0.73)ms]、AC绝对值[(7.58±2.13)ms vs.(7.85±1.27)ms]、CXCL12水平[(1038.18±91.26)pg/ml vs.(1043.41±92.35)pg/m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组DC值高于未复发组[(7.12±0.58)ms vs.(4.53±0.67)ms,P<0.05]、AC绝对值高于未复发组[(5.86±1.72)ms vs.(4.11±1.08)ms,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高血压合并阵发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心房晚电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8月在邢台市第三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左心房内径(LAD)、P波滤波后时限(Ad)及P波终末20 ms电压均方根(LP20),随访2组患者心房颤动发作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LAVI及LAD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LAD较对照组低(P<0.05或P<0.01),但2组LAV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的前3个月比较,治疗的后3个月2组的心房颤动发作频度及发作持续时间均明显降低(P<0.01),但2组治疗的前3个月房颤发作频度及发作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的后3个月,2组心房颤动发作频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房颤动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脏介入手术(PCI)治疗后个性化心脏康复模式对患者康复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行PCI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患者在术后选择个性化心脏康复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选择常规康复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心脏康复指标、生存质量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LVEF、心功能分级以及生活自理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末次随访时各项SF-36评分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住院费用相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个性化心脏康复模式可以有效改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康复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时间以及费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