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观察西洛他唑对小鼠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的剂量依赖性保护作用。方法:以大脑中动脉阻塞诱导小鼠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缺血前30min腹腔注射西洛他唑(3~30mg/kg)和普鲁司特(0.1mg/kg)。观察药物对缺血后神经元形态、密度的影响。结果:脑缺血损伤后,神经元密度降低,变性神经元密度增加。西洛他唑(3~10mg/kg)和普鲁司特能明显增加缺血侧存活神经元密度,减少变性神经元密度。结论:西洛他唑对小鼠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PC12细胞氧糖剥夺损伤(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OGD)的作用。方法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PC12细胞,分为正常组、OGD组、溶剂组和1 nmol、10 nmol、100 nmol、500 nmol雷帕霉素组,OGD同时给予雷帕霉素处理,8 h后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的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的变化以及LDH活性检测细胞受损程度。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单纯OGD组细胞活性明显下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溶剂组相比,1、10、100、500 nmol雷帕霉素组细胞存活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增高,其中10、100、500 nmol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帕霉素对PC12细胞OGD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新型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GPR17的多克隆抗体(pAb),并鉴定其免疫学特性。方法:以KLH偶联的GPR17多肽免疫家兔制备其pAb,用间接ELISA法测定抗体效价,阻断ELISA测定抗体敏感性及特异性,同时以新制备的抗体做Westernblot,检测GPR17的组织表达。结果:通过免疫家兔获得的抗GPR17pAb,ELISA测定显示其抗体效价最高可达到1/16364,并对CysLT1受体和CysLT2受体基本无交叉反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Westernblot结果显示,GPR17在大鼠脑和心脏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其分子量在43kD左右。结论:制备的GPR17pAb具有较高的效价和较好的特异性,能满足Westernblot检测GPR17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PTP小鼠帕金森病(PD)模型脑内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CysLT1R、CysLT2R和GPR17表达分布特征。方法:C57BL/6小鼠连续5 d皮下注射MPTP 25 mg/kg诱导PD模型,第10 d处死动物。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CysLT1R、CysLT2R和GPR17在黑质表达的变化,并用免疫双标方法进行细胞定位。结果:正常小鼠黑质中有CysLT1R、CysLT2R和GPR17表达,主要表达在TH阳性多巴胺能神经元以及小胶质细胞,CysLT2R还表达于星形胶质细胞;其中,在多巴胺能神经元中91%表达GPR17,77%表达CysLT1R,52%表达CysLT2R。与对照组比较,PD模型组小鼠黑质中TH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同时CysLT1R、CysLT2R和GPR17阳性细胞数以及表达CysLT1R、CysLT2R和GPR17的多巴胺细胞数均显著减少。在正常小鼠纹状体中有CysLT1R、GPR17表达,主要表达于神经元;而CysLT2R表达很少,主要表达于星形胶质细胞。PD模型组小鼠纹状体中CysLT1R、GPR17阳性细胞数减少;但CysLT2R表达升高,主要表达于增生的星形胶质细胞。结论:CysLT1R、CysLT2R和GPR17可能参与MPTP所致的小鼠PD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制备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2(CysLT_2)多克隆抗体,并鉴定其免疫学特性及应用.方法:以KLH偶联的CysLT_2受体多肽免疫家兔制备抗体,用间接ELISA法测定抗体效价,以抗原阻断法测定抗体敏感性及特异性;同时,以新制备的抗体进行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CysLT_2受体的组织表达.结果:ELISA测定显示,获得的家兔抗CysLT_2受体抗体的效价大于1/1 047 296,对CysLT_2受体的特异性强,对CysLT_1受体和GPR17基本无交叉反应.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ysLT_2受体在大鼠、小鼠肾、脑和肺中有较高的表达,其分子量在40 kD左右.免疫组化结果表明,CysLT_2受体主要表达在大鼠神经元,也表达在部分星形胶质细胞.结论:制备的CysLT_2受体多克隆抗体具有高效价和高特异性,能满足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分析2017年5月-2018年9月就诊于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脑病医院,经全脑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确诊为前循环大动脉闭塞的患者,采集患者入院时的基线资料及干预措施,随访患者治疗90 d后mRS评分,采用单变量逻辑回归分析筛选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将P<0.01的因素纳入多变量逻辑回归方程中进行分析。结果 1)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预后与以下方面有关:①年龄; ②入院NIHSS评分; ③ASTIN/SIR评分; ④入院CT-ASPECT评分; ⑤房颤; ⑥高血压病; ⑦是否使用rt-PA; ⑧是否进行介入治疗; 2)多因素分析显示与以下方面有关:NIHSS评分(OR=6.115,95%CI=1.051~35.580,P=0.044),ASTIN/SIR 评分(OR=0.214,95%CI=0.061~0.755,P=0.017)。结论 入院时高NIHSS评分以及DSA下的低ASTIN/SIR评分是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偏头痛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头痛是一组反复发作的头痛疾病,近年来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偏头痛的全球患病率约为10%,终生患病率约为14%。然而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较为公认的有三种学说,即血管源学说、皮质扩散性抑制学说、三叉神经血管学说,以此建立的动物模型亦有三种,本文将依次从动物模型的造模机制、造模方法以及模型特点等方面,对目前常用经典的偏头痛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以期为今后偏头痛发病机制及药物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磷酸二酯酶3抑制剂西洛他唑对小鼠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探讨其有效剂量和治疗时间窗。方法:以大脑中动脉阻塞诱导小鼠持续性局灶性脑缺血。缺血前30 min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西洛他唑(0.3~30 mg·kg~(-1)),以普鲁司特(0.1 mg·kg~(-1))作为阳性对照;观察药物对缺血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脑梗死体积、两侧大脑半球比值、IgG渗出的影响。在另一批小鼠,分别在缺血后1,2和3 h腹腔注射西洛他唑10 mg·kg~(-1),观察药物对上述指标(除IgG渗出)的影响。结果:缺血前30 min注射西洛他唑3,10 mg·kg~(-1)及普鲁司特,均能减轻缺血后24 h的神经症状、减小脑梗死体积、减轻脑水肿和IgG的渗出;缺血1和2 h内给予西洛他唑10 mg·kg~(-1),对上述指标有显著抑制作用。结论:西洛他唑对急性脑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有效剂量为3~10 mg·kg~(-1),治疗时间窗为缺血后2 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