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评价聚左旋乳酸/无定形磷酸钙(PLLA/ACP)新型生物全降解药物支架置入猪冠状动脉6个月内支架弹性回缩及有效性。方法将16枚新型生物支架随机置入小型猪冠状动脉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术后即刻、随访终点)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术后即刻、1个月、6个月),并且,在术后1个月和6个月分别处死12、4只动物,取支架置入部位血管固定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内膜增生情况和支架贴壁情况。结果各小型猪随访终点造影复查可见支架置入段血管血流通畅,无狭窄及血栓形成等现象。IVUS检查提示,平均支架面积和平均支架直径在置入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时分别与术后即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平均支架面积:(6.08±1.30)mm2、(6.00±0.60)mm2比(5.97±0.53)mm2,P〉0.05;平均支架直径:(2.76±0.30)mm、(2.76±0.14)mm比(2.75±0.12)mm,P〉0.05],提示支架未发生显著弹性回缩;病理形态学分析提示,支架置入段血管轻度狭窄,未见支架贴壁不良。结论新型生物全降解支架置入小型猪冠状动脉6个月后,未发现显著支架弹性回缩,具有足够的支撑性能;内膜增生程度较轻,能够保证管腔通畅。  相似文献   
2.
背景:为解决聚左旋乳酸支架支撑力不足、代谢的酸性产物容易导致血管局部无菌性炎症等缺点,本课题组设计出新型支架,在聚左旋乳酸基础上融入无定型磷酸钙纳米颗粒。目的:评价新型生物全降解支架聚左旋乳酸/无定型磷酸钙纳米颗粒的安全性及组织相容性。方法:取16头健康西藏小型猪,随机选取左前降支、左回旋支或右冠状动脉支相同管腔大小的血管段,植入新型生物全降解支架1枚,于植入前、植入后1个月取股动脉血标本,行血液学检测。植入1,6个月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后对支架段标本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支架血管损伤、炎症及内皮化程度。结果与结论:支架植入前后血常规、血生化指标无明显变化。支架植入1,6个月后,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通畅,无血栓形成,支架段血管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无组织粘连、坏死、贴壁不良等异常表现。与支架植入1个月时比较,植入6个月后的炎症积分降低(P 〈0.05)、内皮化积分增加(P 〈0.05),植入部位损伤积分无明显变化;并且支架周围未见心肌梗死灶及炎性细胞浸润。结果表明新型生物全降解支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组织相容性。  相似文献   
3.
背景:新型生物全降解聚左旋乳酸/无定形磷酸钙支架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支架材料植入后是否引起周围组织钙化尚不明确。目的:观察聚左旋乳酸/无定形磷酸钙支架植入SD大鼠肌内组织后对周围组织钙化的影响。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组大鼠背部肌肉组织中植入聚左旋乳酸/无定形磷酸钙支架,在对照组大鼠背部肌肉组织中植入聚左旋乳酸支架。植入后1,2,4,12周,分别检测肝肾功能及血钙、磷、碱性磷酸酶水平;取支架及周围肌肉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钙化Von kossa染色、碱性磷酸酶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核因子κB染色,Western blot检测周围肌肉组织白细胞介素6、骨形成蛋白2水平,并检测组织匀浆钙、碱性磷酸酶含量。结果与结论:两组支架植入未造成大鼠肝肾功能的改变,并且随着植入时间延长亦无明显变化。实验组植入后2,4,12周的白细胞介素6表达少于对照组(P < 0.05),植入后4,12周的核因子κB阳性表达指数、骨形成蛋白2、炎症细胞计数少于对照组(P < 0.05),植入后12周的支架周围组织钙含量低于对照组(P < 0.05);两组周围组织碱性磷酸酶含量表达、VonKossa钙化相关染色及血中Ca、P、碱性磷酸酶含量对比均无明显差别(P > 0.05)。表明聚左旋乳酸/无定形磷酸钙支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生物相容性,未引起周围组织钙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的ACS患者148例,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6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88例;另选择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hs-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并计算NLR,采用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组hs-CRP[6.47(1.49,19.94)mg/L vs 0.96(0.42,1.45)mg/L]、白细胞计数(7.03±2.68)×109 vs(6.01±1.36)×109、NLR[3.21(2.34,5.29)vs 1.90(1.34,2.53)]明显升高(P<0.01),UAP组hs-CRP明显升高(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CRP、吸烟及血尿酸是UAP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s-CRP、NLR和吸烟是AM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s-CRP和NLR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
针对飞行员疲劳状态识别的复杂性,本文基于脑电信号提出一种新的深度学习模型。一方面,利用小波包变换对飞行员脑电信号进行多尺度分解,提取了脑电信号的四个节律波段:δ波(0.4~3 Hz)、θ波(4~7 Hz)、α波(8~13 Hz)和β波(14~30 Hz),将重组的波段信号作为纯净的脑电信号。另一方面,提出一种基于深度收缩自编码网络的飞行员疲劳状态识别模型,并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显示,针对飞行员疲劳状态识别问题,所建立的新的深度学习模型具有很好的识别效果,识别准确率高达91.67%。因此,研究基于深度收缩自编码网络的飞行员疲劳状态识别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