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了解危重症哮喘患者在社区获得感染致病菌情况。方法对22例感染诱发危重症哮喘患者痰培养细菌结果与同期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19例患者痰菌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哮喘组真菌检出率为27.27%,与肺炎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危重症哮喘治疗中宜检测真菌并行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NSCLC组织标本114例,同时选取癌旁正常组织(距肿瘤边缘≥5cm)和114例炎症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TTF-1表达。结果NSCLC组织TTF-1阳性表达率为42.11%,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炎症组织(p0.05);腺癌、Ⅱ期和有淋巴结转移患者TTF-1阳性表达分别为57.63%、60.47%和68.75%,明显高于其他病理类型、Ⅰ期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高分化患者TTF-1阳性表达为22.86%,明显低于中低分化患者(p0.05);TTF-1阴性表达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18.71个月,明显短于TTF-1阳性表达患者的27.67个月(p0.05);TTF-1阴性表达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为21.31个月,明显短于TTF-1阳性表达患者的30.00个月(p0.05)。结论 TTF-1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有一定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卢翠梅 《内科》2007,2(4):713-713
1病例报告病例1男性,26岁,纺织厂工人。因反复干咳27天,再发加重7天入院。病初曾自服过3天感冒灵。既往体健。入院查体:T38℃,右下肺闻及中湿罗音。白细胞16.8×109/L,中性分类0.671,淋巴细胞0.151,淋巴细胞绝对值2.5×109/L。ESR69mm/h,CRP(-),HIV(1/2)(-)。胸部X线片及CT均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窗(PCT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行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切换点选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需有创通气治疗的患者4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对照组23例。2组患者均插管有创机械通气,给予抗感染、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出现PCT窗后,实验组及时拔管转为经口/鼻面罩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对照组以同步间歇强制通气(SIMV)+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逐步过渡到PSV模式继续有创通气。结果 2组患者病死率,脱机24 h后心率(HR)、呼吸频率(RR)及p H、动脉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总通气时间、再插管次数及重症监护病房(ICU)留住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有创通气时间及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以PCT窗作为AECOPD有创-无创序贯通气转换指标,可缩短有创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治疗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分析我院应用两性霉素B治疗确诊或拟诊为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性霉素B治疗34例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疗效满意,有效率91.2%。不良反应发生率47%,畏寒、寒颤5.8%;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胸闷)23.5%;肾功能受损2.9%;肝损害,5.8%;低钾血症23.5%。结论两性霉素B治疗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疗效高,是有效治疗曲霉菌和非白色念珠菌感染的首选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无创正压通气 (NPPV)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肺性脑病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 8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轻、中型肺性脑病患者NPPV前后各项生命指征及血气情况。结果 NPPV治疗后HR、RR、pH、PaO2 、PaCO2 均有明显改善 (P <0 .0 5或 0 .0 1)。结论 NPPV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轻、中型肺性脑病效果显著 ,且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方法收集柳州多家医院2012年2月至2014年6月期间呼吸内科的AECOPD患者805例,详细记录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AECOPD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结果 805例AECOPD患者中分离出病原菌482例,共分离病原菌602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430株,占71.5%,革兰氏阳性菌97株,占16.1%,真菌75株,占12.5%;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居前3位,分别占20.3%、18.3%和13.8%;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耐药率均80.0%,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哌酮、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较高,均50.0%。结论 AECOPD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治疗应根据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8.
31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临床特点与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可定植于人的鼻咽部和皮肤等处,健康人群中约20%携带金葡菌,60%左右的人间断携带,而不携带的人只占20%[1] ,长期以来该菌始终是一种主要呼吸系统常见的致病菌,其耐药性在不断增加 .为了解近几年金葡菌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情况,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金葡菌肺炎312例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呼吸机相关肺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呼吸机相关肺炎铜绿假单胞菌(PA)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分析近4年来我院呼吸重症监护室(R ICU)呼吸机相关肺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资料,常规痰培养分离鉴定PA,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排定临床常见因素构成比。结果:留置胃管、老年、长时间机械通气、肺部基础疾病、制酸剂和H2受体阻滞剂的应用、脑血管意外、脑外伤以及长期使用抗生素等是呼吸机相关肺炎PA感染的主要相关因素。结论:控制呼吸机相关肺炎PA感染的预防对策主要是减少PA侵袭的机会,严格无菌操作,规范机械通气气道管理,提高宿主的防御机能,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支持疗法,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OPD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高危因素与预防对策.方法 分析我院呼吸内科诊断为COPD并发VTE的65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组(COPD合并VTE组)和对照组(COPD无VTE组)就年龄、长期卧床、其他合并症、长期吸烟、低氧血症、长期口服或静脉糖皮质激素、COPD急性加重频繁、深静脉置管等多种因素进行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组间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长期卧床(〉7天)、COPD急性加重频繁(〉3次/年)、长期口服或静脉应用激素和深静脉置管,经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长期卧床、COPD急性加重次数频繁、长期口服和静脉应用激素和深静脉置管是COPD并发VTE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