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日本引入8m×8m×2m双层蚊帐观察法,对西双版纳半山区村内与野外蚊类群落进行了比较研究。所获数据采用成蚊群落学特征分析方法处理,结果为林内群落由29种蚊虫组成。具优势种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和棕头库蚊,优势度分别是83.3、3.96和30.3;野外群落由日种蚊虫组成具优势种与村内群落的相同,优势度分别为68.1、54.4和29.5。研究中观察到降水和稻田灌水是影响群落动态的主要生态学因子。  相似文献   
2.
腾冲县昆明按蚊的分布及传疟作用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9年腾冲县中缅边境的古永、固东等地区疟疾流行,当时因传疟媒介不明,致使未能得到有效控制。1986年该县疟疾流行范围扩大。因此,我们于1986~1987年在疟疾流行高峰期的6~8月进行了调查。一、调查方法 (一)按蚊分布:共调查7个区30个自然村,采用上午和夜间人、牛房捕蚊。 (二)人血指数和腺自然感染率:选择固东区的三个自然村,每村人、牛房各两间,每旬一次,捕捉人、牛房按蚊收集胃血标本,用对流免疫电泳法鉴定血源,计算人血指数。早晨捕自人房按蚊解剖唾腺,计算子孢子率。 (三)传播能量:在观察点内收集有关传播能量的各项参数:人饵室内诱捕调查叮人率;捕捉  相似文献   
3.
<正> 微小按蚊(Anopheles minimus)从50年代至今,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其生态习性和传疟作用等方面进行过大量的研究。伴随着几十年来的防蚊措施和全球气温变化以及云南的地理环境复杂多样等因素,该蚊的生态习性也有所变化。为更好地了解该蚊的生态习性变动情况,作者于1996年~1997年,对其在不同地点的种群密度和夜间活动规律情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西双版纳澜沧江河谷区按蚊成蚊群落学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西双版纳澜沧江河谷按蚊成蚊群落中,捕到按蚊14种,其中中华按蚊,多斑按蚊,微小按蚊和迷糊按蚊优势度分别是59.6,56.8,41和36.3;群落中的按蚊很少栖息在屋内,多栖息在房屋周围的草木篱巴上;影响按蚊群落状态的主导因子是降水。  相似文献   
5.
1992—1994年对云南省的思茅、景洪、潞西等20个县市、25个点的中华按蚊、微小按蚊对DDT、马拉硫磷(Malathion)、杀螟硫磷(Fenitrothion)、二氯苯醚菊酯(Permethrin)和溴氰菊酯(Deltamethrin)的抗性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共获104个数据,中华按蚊对DDT显示出较高而普遍的抗性,对Permethrin和Deltamethrin分别有中度和高度抗性出现;整个调查结果以Malathion和Fenitrothion最敏感。  相似文献   
6.
云南南部微小按蚊生态学及传疟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云南南部微小按蚊的生态习性及传疟作用 ,经多年防制后的变化。方法 :人、牛诱捕。结果 :幼虫滋生于缓流占 93.2 % ,稻田占 6.8%。野外与村内叮人率比为 0 .75∶0 .65 ,牛诱捕量比为 0 .6∶0 .4。季节消长与疟疾发病曲线相吻合。结论 :微小按蚊仍为云南南部地区的主要传疟媒介。  相似文献   
7.
云南南部野外与村内蚊虫群落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 研究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州景洪市一亻爱伲族村寨野外及村内蚊虫群落结构 ,探讨蚊类群落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分布和种类组成。方法 采用人诱和牛诱 ( 8m× 8m× 2m蚊帐 )通宵捕蚊 ,用群落生态学方法计算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均匀性指数。结果 村内群落捕获蚊虫 2亚科 6属 11个亚属 3 6种 2 14 2 6只 ,野外群落捕获 2亚科 4属 10个亚属 3 8种 12 2 19只。两群落优势蚊种基本一致为三带喙库蚊、棕头库蚊、伪杂鳞库蚊、中华按蚊、菲律宾按蚊、克氏按蚊、乌头按蚊和可赫按蚊。优势度村内群落分别为 70 .73、3 1.3 7、2 9.92、3 6.11、2 5 .67、2 7.80、2 1.60、15 .5 8,野外群落分别为 5 8.18、3 1.86、2 9.13、3 4.91、16.5 5、2 6.77、2 4.0 6、2 1.45。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和优势集中指数村内分别为 1.78、0 .45和 0 .83 ,野外分别为 2 .0 9、0 .5 8和 0 .81。结论 野外群落较村内丰富 ,两群落组成结构复杂 ,优势蚊种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8.
集体出境生产回归人员临时居住区疟疾流行与防治状况调查云南省疟疾防治研究所思茅665000张再兴,卢勇荣,许建卫腾冲县卫生防疫站尹志仁,杨元和,宋健成,赵菊芬,代运恽,杨干才1992年5月,我省怒江州移居境外现行高疟区开荒生产的居民,因受疾病流行日益严...  相似文献   
9.
本文于1996年~1997年对云南省澜沧江流域沿岸的多斑按蚊进行了研究,结果揭示:该蚊地理分布广;种群数量占捕获按蚊总数的27.43%;夜间活动高峰出现于20:00至22:00之间;预期寿命较高;以人房周围栖息为主,兼野栖性,室外捕捉率与室内捕捉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该蚊的季节消长与当地疟疾发病关系紧密等。  相似文献   
10.
云南大劣按蚊生态习性,地理分布和传疟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云南大劣按蚊的生态习性、地理分布及其传疟作用。方法:现场调查、人诱等。结果:幼虫的主要滋生地为小型积水。成蚊以野栖性为主,野外诱捕率占80%以上。人、牛诱捕量的比例为21.5∶3,表明偏嗜人血。其季节消长与当地疟疾发病曲线相吻合。该蚊唾腺疟疾感染率为0.29%。结论:该蚊是云南北纬23.8°以南,海拔1000m以下热带森林与次森林地区重要的传疟媒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