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9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心绞痛是冠心病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其经典治疗药物硝酸制剂已有百余年历史。随着药物的不断更新及药学研究的进展,八十年代出现了以钙离子拮抗剂及新型的β受体阻断剂为代表的新型抗心绞痛药物,从而形成当前治疗心绞痛的三大支柱。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就抗心绞痛药物的临床若干进展作一简述。一、硝酸酯类1.硝酸甘油:自1846年Sahreron 首次合成以来,至今已有140多年历史,目前仍然是临床医生治疗心绞痛所习用的药物之一。晚近最突出的进展是给药途径及剂型的改进和使用范围的扩大,从而增加了疗效,减少了副作用,使用更为方便,为心绞痛患者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330例,其中心绞痛型冠心病85例,急性心肌梗死型冠心病7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型冠心病54例,冠心病心力衰竭121例。对照组为同期体检正常的健康人群100例,分别行血尿酸测定。结果冠心病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陈旧心肌梗死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心力衰竭组血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发病密切相关,是反映冠心病严重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改变膳食结构,限制嘌呤的过多摄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对预防高尿酸血症的发生,预防冠心病的发生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58岁,因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一周,于1988年5月28日入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律,HR79次/分,肢导T 波低平,胸导ST 段压低,T 波倒。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入院第3天心电图示窦性心律,HR65次/分,V_(1-5)ST 段明显斜直上抬,T 波高耸,符合超急性期心肌梗塞.第4天出现典型急性前间壁心肌梗塞图形:V_(1-3)深宽QS 波,ST段弓背上抬。第6天心悸发作时描图示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4.
溶栓疗法已成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对1992~1995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102例AMI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比观察静脉尿激酶溶栓疗法的临床效果。1临床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102例AMI患者均符合WHO/ISFC规定的诊断标准喝抽入院时有心衰、休克、严重心律失常患者)。其中男62例,女4O例;平均年龄63.4岁。随机分成两组。尿激酶组48例,男32例,女16例,平均年龄60.5岁;其中下壁梗死16例,前间壁14例,广泛前壁9例,前壁7例,下壁十正后壁2例。对照组54例,男31例,女23例,平均年龄62.5岁;前间壁17例,下壁13例…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脑卒中诊断与治疗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据资料报告在世界死亡人数有1/12归于脑卒中,近年来脑卒中死亡率在下降,但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却呈上升趋势。尤其是40~45岁年轻卒中也在增加。脑卒中已成为人类致残率最高疾病之一,给国家及家庭带来严重负担,患者精神压力过重,生命质量下降。有人预测世界已进入“脑卒中?..  相似文献   
6.
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现状及评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一种常见的慢性胃肠道疾病 ,通常发生在胃或十二指肠以及与酸性胃液相接触的胃肠道部位 ,俗称 :“溃疡病”。本病是全球的多发病 ,确切发病率目前尚缺乏大量人口的统计 ,但在不同国家 ,不同地区相差悬殊 ,症状也轻重不一。我国是溃疡病的高发地区 ,临床资料表明 ,本病对劳动力资源已构成严重危害。溃疡的病因多年的理念是“无酸就无溃疡” ,一直认为与胃酸、胃蛋白酶有密切相关性。自1 982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在胃内发现了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 [1] 而轰动全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药物支架治疗冠心病分叉病变时对开口狭窄的分支血管不同处理方法的疗效.方法 入选66例主支血管药物支架置入术后引起直径≥2.0mm且<2.5mm分支血管开口狭窄大于50%的、于术后6~12个月间接受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患者,根据分支血管采取的不同治疗方法分成2组,即主支置入支架、分支血管单纯球囊扩张组(球囊扩张组)和主支置入支架、分支未处理组(未处理组).观察分支血管开口狭窄程度变化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于术后6~12个月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复查随访时,虽然分支开口狭窄程度在球囊扩张组优于未处理组,但两组间主支血管再狭窄率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支架置入后开口狭窄的分支血管采取单纯球囊扩张治疗并没有改善远期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8.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近年来国内外心脏病领域的研究热点。根据心电图改变分为ST段抬高ACS和非ST段抬高ACS,另外还包括各种不稳定型心绞痛(UA)及PCI术后再狭窄。大量研究证明,它们的冠状动脉有相似的病理生理改变,都是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斑块破裂或出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1例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治疗,病情明显好转。1病例简介患者,老年女性,81岁,主因心前区压榨性疼痛3h入院。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史,曾反复发作心力衰竭于我院住院治疗。此次发作伴胸闷、心悸、大汗、恶心、呕吐胃内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血府逐瘀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7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血府逐瘀胶囊口服、低分子肝素脐周皮下注射,治疗7d,总疗程4周。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为97.1%和71.4%,显效率为68.6%和28.6%。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心绞痛发生率、硝酸甘油用量及Holter显示ST段下降次数、持续时间、室早发生均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胶囊与低分子肝素治疗,能更安全、有效地控制不稳定性心绞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