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篇
  2012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康玉民  刘绍妍 《海南医学》2002,13(11):89-89
目的: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选择1999年1月至2002年9月间临床确诊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68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男性46例,女性22例,年龄38-72岁,平均60.5岁)。其中初发劳累型12例,恶化劳累型21例,自发型8例,心肌梗塞后心绞痛27例。合并高血压病41例,糖尿病23例,高脂血症32例。冠状动脉造影均采用Judkins法,多体位投照,用数字减影记录资料。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程度分5级:I组≤25%,Ⅱ级26%-50%,Ⅲ级51%-75%,Ⅳ级76%-99%,Ⅴ级完全闭塞。病变部位分为LM、LAD、LCX、RCA。结果:初发劳累型心绞痛多为1支病变(9/12),该型心绞痛的侧支循环多不丰富,恶性劳累型和心肌梗塞后心绞痛多为2、3支病变(17/21、23/27),且以B、C型病变为多,9例为完全闭塞病变,单纯自发型心绞痛亦1支病变为主(6/8),且冠状动脉病变较轻,I、Ⅱ级病变者占62.5%(5/8)。血管狭窄多表现为近端、偏心、多处。狭窄部位以LAD最多见,占80.9%(55/68),其中Ⅲ级以上病变占85.5%(47/55),其次为LCX,占57.4%(39/68),Ⅲ级以上病变占82.1%(32/39),RCA占51.5%(35/68),Ⅲ级以上病变占82.9%(29/35),LM病变占5.9%(4/68)。结论:UAP为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AMI之间的一种不稳定的心肌缺血综合症,常有较严重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血管狭窄程度>50%。不同临床类型UAP的冠状动脉病变有其自身特点,初发劳累型及自发型心绞痛以单支病变为多,恶化劳累型及梗塞后心绞痛以多支病变为多,根据其特点临床可采取药物、PTCA+支架或CABG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6例冠心病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患者给予胺碘酮0.2,3次/d,口服7d后减为0.2,2次/d,再口服7d后减为0.2,1次/d口服;B组患者饭后半小时给予稳心颗粒1袋(9g),3次/d;C组患者同时给予胺碘酮和稳心颗粒,剂量与A组、B组相同。三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 A组总有效率85.3%,B组总有效率77.1%,C组总有效率89.2%。C组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6例冠心病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患者给予胺碘酮0.2,3次/d,口服7d后减为0.2,2次/d,再口服7d后减为0.2,1次/d口服;B组患者饭后半小时给予稳心颗粒1袋(9g),3次/d;C组患者同时给予胺碘酮和稳心颗粒,剂量与A组、B组相同。三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 A组总有效率85.3%,B组总有效率77.1%,C组总有效率89.2%。C组与A、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