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4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院自1978年12月至1995年6月,收治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真红)7例。男5例,女2例,年龄42~64(平均55.85±7.12)岁。其中除1例入院时初诊该病而收治血液科外,其余6例入院之初曾被误诊为心肌梗死、高血压病、脑梗塞、肾功能衰竭等,而分别收治于相应科室。其中1例因胸闷、心前区疼痛入院。入院后经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诊断为陈旧性下壁心梗。按陈旧性心梗治疗20余天,症状缓解出院。1年后又突发心前区撕裂剧痛而来就诊,心电图提示QRS_(v_2~v_4)呈QS型,QRS_(avL)呈qrs型,ST_(v_2~v4)抬高≥0.2mV,T波高尖,诊断为急性前壁、高侧壁心梗。按急性心梗抗凝及活血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静脉溶栓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我科203例老年 AMI患者,32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98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溶栓组),73例行急诊PCI治疗(PCI组)。比较3组血管再通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病死率。结果:溶栓组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为66.3%,PCI组为97.3%(P<0.01)。住院期间,对照组、溶栓组及 PCI 组间 LVEF 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3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分别为9.4%、7.1%和4.1%,对照组与溶栓组、溶栓组与P C I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PCI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溶栓再通和 PCI 成功患者住院期间 LVEF和心肌缺血发生率(分别为16.9%和8.5%),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住院期间病死率(1.5%和2.8%)无明显差异(P>0.05)。3组患者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3.1±2.5)年、(3.6±2.4)年和(3.4±2.3)年,随访期间心梗再发率分别为23.1%、13.8%和7.4%,心肌缺血事件发生率分别为73.1%、55.2%和19.1%,需要再次行血运重建率分别为61.5%、42.5%和11.8%,LVEF值分别为0.456±0.121、0.568±0.132和0.615±0.115,病死率分别为15.4%、9.2%和5.9%,PCI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和溶栓组(P<0.05或P<0.01)。结论:老年 AMI患者急诊PCI治疗的近期和远期预后优于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动态血压特点,探讨动态血压异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220例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124例)和单纯高血压组(96例),对两组患者行动态血压监测,记录24h血压水平、血压变异性、脉压及血压昼夜节律。结果:与单纯高血压组比较,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患者24h、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收缩压变异性[白昼(14.01±4.26)比(17.54±5.51),夜间(15.05±4.01)比(19.32±3.71)]及脉压[白昼(56.66±7.43)mmHg比(66.32±13.62)mmHg,夜间(55.71±6.62)mmHg比(63.86±7.52)mmHg]均显著升高(P均<0.05),非杓型节律比例明显增大(60.32%比82.45%,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收缩压、脉压水平高,血压变异性大,昼夜节律异常者比例大,这些异常可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评价多排螺旋CT(MSCT)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8例疑诊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行MSCT扫描,利用影像曲面重建,3D重建,了解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并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对比。结果18例76支血管同时经MSCT和CAG成像。CAG发现狭窄27支,其中左前降支(LAD)病变11支,回旋支(LCA)病变3支,左主干(LMA)2支,右冠(RCA)病变9支,桥支病变2支。MSCT发现狭窄24支,其中LAD病变11支,LCA病变3支,LMA病变1支,RCA病变7支,桥支病变2支。MSCT与CAG结果相符的病变血管22支,MSCT成像的敏感性为82%(22/27),特异性96%(47/49)。结论在控制心率的情况下MSCT可作为冠状动脉狭窄的一种无创筛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深覆是正畸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类错畸形 ,表现为上下颌牙弓垂直向关系异常。常见前牙深覆、深覆盖、双尖牙正锁、磨牙高度不足等表现。在临床矫治过程中 ,由于咬较紧下牙弓锁槽及带环粘接困难或易脱落、前牙咬合难以打开。本文对深覆的错合畸形患者使用Adgewise技术结合上前牙小导板进行矫治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选择深覆的错畸形病例 17例。其中前牙深覆 10例 ,前牙深覆深覆盖伴下磨牙高度不足 5例 ,前牙深覆伴双尖牙锁、下磨牙高度不足 2例。安氏分类 :Ⅰ类 4例 ,Ⅱ1类 10例 ,Ⅱ2 …  相似文献   
6.
电子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是于80年代末出现,从检查、记录到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纤支镜的功能不断扩展,已成为诊治气管和肺部疾病的有力工具,并且在急危重症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受到重视[1].纤支镜检查在我国成人已普遍应用,但由于小儿气道狭小、黏膜柔嫩、缺乏配合等原因,使纤支镜在儿科的应用中有较大难度.危重症患儿病情危重,术前已存在缺氧,部分患儿已予机械通气支持治疗,此类患儿行纤支镜检查有更大风险,在术中更易出现spO2下降、发绀,如何保障患儿良好的通气至关重要,是目前纤支镜术尚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脑钠尿肽(BNP)治疗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方法: 纽约心脏学会心功能分级IV级的重症CHF患者44例,在基础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应用重组人BNP(rh-BNP)进行治疗,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出入量、中心静脉压、肾功能、血浆BNP水平、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观察BNP的疗效。结果: 44例患者中40例患者心衰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1%。治疗后患者尿量明显增加,心率、中心静脉压、血浆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LVEDD缩小,LVEF较治疗前升高,治疗前后血压和肾功能无明显改变。结论: 外源性rh-BNP的应用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心衰症状。治疗重症CHF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后90岁以上的超高龄老年人逐年增加.高龄老人慢性病患病率超过70%,且多伴有多个器官的疾病[1].本文通过对2年内(2006~2008年)在我科住院的28例年龄超过90岁的超高龄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进行总结,为提高临床救治水平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炎症机制及他汀类调脂药物的抗炎作用。方法:测定健康对照组60名,稳定性心绞痛(SAP)4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53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36例患者血浆中的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服用他汀类调脂药物4周后重复测定上述指标。结果:UAP组和AMI组患者血浆中的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SAP组,各组间CHO和TG水平无显著差异。服用他汀类药物后,各组患者的CHO水平均显著下降,TG水平变化不明显,SAP组血浆CRP水平无明显变化,UAP和AMI组患者血浆CRP水平显著降低,但仍显著高于SAP组。结论:炎症反应参与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过程,他汀类药物具有降脂作用之外,还有重要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评价MSCT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8例疑诊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行MSCT扫描,利用影像曲面重建,3D重建,了解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并与冠状动脉造影对比。结果:18例76支血管同时经MSCT和CAG成像。冠状动脉造影发现狭窄27支,其中左前降支(LAD)病变11支,回旋支(LCA)病变3支,左主干(LMA)2支,右冠(RCA)病变9支,桥支病变2支。MSCT发现狭窄23支,其中左前降支病变11支,回旋支病变3支,左主干病变1支,右冠病变9支,桥支病变2支。MSCT成像的敏感性为81.5%(22/27),特异性100%,阳性推测值91.7%,阴性推测值94.2%。结论:在控制心率的情况下,MSCT可作为冠状动脉狭窄的一种无创筛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