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探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PreS1抗原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方法(PCR)检测178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的PreS1抗原、HBV标志物和HBVDNA。结果:178例血清中,PreS1抗原的阳性率为60.7%,HBeAg阳性率为41.6%,明显低于PreS1抗原的阳性率(P〈0.05)。PreS1抗原阳性与HBVDNA阳性符合率为72.9%。在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中PreS1抗原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6.3%、75.%和63.6%。结论:PreS1能敏感地反映乙肝病毒的复制情况,尤其是HBeAg阴性者。PreS1抗原检测对乙肝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HSP)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AF-AH)与肾脏损害的关系。方法:临床纳入81例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HS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有无肾脏损伤分为紫癜性肾炎(HSPN)组(n=36)与非HSPN组(n=45)。另选取40例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HSPN组PAF-AH mRNA、PAF-AH蛋白、VEGF以及HSP70水平明显高于非HSPN和对照组,P 0. 05;非HSPN组PAF-AH蛋白、VEGF以及HSP7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但非HSPN组PAF-AH mRNA与对照组无差异,P 0. 05。HSPN患者PAF-AH水平随着VEGF、HSP70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均呈正相关,P 0. 05。结论:PAF-AH参与了HSP患者肾脏损伤的过程,且随着肾脏损伤程度的加重,PAF-AH表达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检测乙型肝炎病毒PreS1抗原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方法(PCR)检测178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的PreS1抗原、HBV标志物和HBV DNA.结果:178例血清中,PreS1抗原的阳性率为60.7%,HBeAg阳性率为41.6%,明显低于PreS1抗原的阳性率(P<0.05).PreS1抗原阳性与HBV DNA阳性符合率为72.9%.在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中PreS1抗原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6.3%、75.0%和63.6%.结论:PreS1能敏感地反映乙肝病毒的复制情况,尤其是HBeAg阴性者.PreS1抗原检测对乙肝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唐永江  刘岚剑 《四川医学》2007,28(4):395-396
目的探讨静息心率(RHR)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选择132例CHD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RHR的测定,同时选择1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测定RHR作为对照。结果CHD组的RHR(79.1±7.6次/min)快于正常对照组的RHR(71.0±7.9次/min),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RHR(86.4±7.6次/min)快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RHR(80.0±8.3次/min)及稳定型心绞痛组RHR(73.0±8.3次/min),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组RHR快于稳定型心绞痛组RHR,有统计意义(P<0.05);多支血管狭窄组RHR(82.7±9.7次/min)快于单支血管狭窄组RHR(74.0±8.9次/min),也快于2支血管狭窄组RHR(78.9±9.8次/min),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狭窄程度≥90%者的RHR(81.7±9.2次/min)快于<90%者(72.4±9.7次/min),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R与动脉硬化的发生、CHD的病情与预后有关,静息心率的升高可作为冠心病病情及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牛敏  陈汉芳  彭萍  刘岚剑 《重庆医学》2006,35(7):630-631
目的探讨生理盐水与人血清做稀释介质对钒酸盐法测定直接胆红素的结果影响。方法待测血清分别用生理盐水和人血清稀释后用钒酸盐氧化法测定直接胆红素。结果待测血清经人血清或生理盐水稀释后测定直接胆红素,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稀释方法测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血清稀释测定结果偏差低于生理盐水稀释法。结论钒酸盐氧化法测定直接胆红素,用生理盐水稀释样本后测定结果明显增高,对超检测线范围的离浓度直接胆红素样本用血清介质稀释优于用生理盐水稀释测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患者肝组织炎症因子表达的变化。方法 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肝病科收治的AILD患者74例,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19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42例,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重叠综合症(AIH/PBC OS)患者13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穿组织白介素-12(IL-12)、IL-17和干扰素-γ(IFN-γ)表达情况。结果 AIH、PBC和AIH-PBC OS患者血清ALT水平分别为(132.5±12.5)U/L、(40.1±8.4)U/L和(166.2±16.3)U/L,AST水平分别为(120.3±11.7)U/L、(52.8±5.6)U/L和(194.7±18.3)U/L,差异显著(P<0.05);血清ALP水平分别为(98.0±9.2)U/L、(323.5±30.9)U/L和(257.1±24.1)U/L,血清GGT水平分别为(49.1±4.7)U/L、(236.8±22.6)U/L和(376.7±35.5)U/L,差异显著(P<0.05);AIH、PBC和AIH-PBC OS组患者肝组织IL-12表达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分别为15.8%、7.1%和15.4%,P>0.05),肝组织IL-17阳性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分别为73.7%、76.2%和76.9%,P<0.05),肝组织IFN-γ阳性表达率无统计学差异(分别为68.4%、85.7%和76.9%,P<0.05);AIH患者血清抗肝肾微粒体I型抗体(LKM-1)、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SLA/LP)阳性率分别为21.1%和10.8%,均显著高于PBC组或AIH-PBC OS患者(分别为0.0%和0.0%,和0.0%和0.0%,P<0.05);PBC患者血清抗sp100抗体阳性率为19.0%,显著高于AIH组(0.0%)或AIH-PBC OS患者(7.7%,P<0.05);AIH-PBC OS组血清抗gp210抗体阳性率为38.5%,显著高于AIH组(0.0%,P<0.05),AIH-PBC OS组患者血清抗线粒体M2抗体(AMA-M2)阳性率为100.0%,显著高于AIH组(0.0%)或PBC组(73.8%,P<0.05);AIH患者血清ANA和SMA阳性率分别为94.7%和78.9%,显著高于PBC患者(分别为19.0%和19.0%,P<0.05)。结论 不同类型AILD患者血清自身抗体呈交叉阳性现象,肝组织炎性因子检测对鉴别诊断没有意义,常规肝功能指标仍对诊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清总胆汁酸(TBA)是肝脏分泌到胆汁中最多的有机酸,一旦肝细胞有病变,血中TBA则升高。因此,TBA测定可作为肝细胞损害的灵敏指标。本院近年来已将TBA作为肝功能常规检测项目。现将342例肝病患者血清TBA测定结果报道如下,并探讨其在肝脏疾病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对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病变的患者血清中乙酰胆碱受体(acetylcholine receptors, AchR)抗体、肌联蛋白(Titin)抗体和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muscle specific tyrosine kinase, MuSK)抗体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根据是否存在胸腺病变分为胸腺病变组48例和非胸腺病变组32例,另取80例健康个体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酶联吸附试验对3组成员血清中AchR抗体、Titin抗体和MuSK抗体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重症肌无力患者血清AchR抗体和Titin抗体阳性率(76.3%,52.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1.3%,5.0%)(P<0.05);重症肌无力组及对照组患者血清MuSK抗体阳性率均为0,但前者血清中MuSK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后者(P<0.05);AchR,Titin两种抗体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检测重症肌无力的灵敏度;AchR和Titin抗体在胸腺病变组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胸腺病变组(P<0.05);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血清AchR抗体和Titin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眼肌型(P<0.05)。结论AchR抗体和Titin抗体的阳性率与重症肌无力患者的病情相关,病情严重或合并胸腺病变可明显提高两者的阳性率,此外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灵敏度。而MuSK抗体在我国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阳性率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新报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和趋势,为综合医院制定精准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9年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新报告HIV/AIDS患者的性别、年龄、民族、传播途径等信息。结果 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010年-2019年接受HIV筛查患者共计551 545例,新报告HIV/AIDS患者1 091例,确证阳性率为0.20%。确证例数及阳性率在2010-2017年持续增加,2018年以后明显下降。新报告HIV/AIDS患者的男女比例为2.86∶1,以31~45岁中青年为主(31.16%)。已婚者(58.02%)、小学学历(40.70%)、农民(46.38%)及汉族(79.84%)为主要感染人群。彝族占比高(18.52%),且占比逐年上升(χ2趋势=8.131,P=0.004),彝族患者主要来自凉山彝族自治州(58.42%)。新报告HIV/AI...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攀枝花地区2 876例育龄期妇女的TORCH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该地区育龄期妇女TORCH的感染现状及流行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该院进行孕前筛查和早孕期检测的妇女2 876例,检测其血清TORCH IgM和IgG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2 876例调查人群中,4种病原体的IgM抗体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人抗单纯疱疹Ⅰ/Ⅱ型(anti-HSVⅠ/Ⅱ)IgM(2.23%)、人巨细胞病毒(CMV)IgM(0.83%)、人抗风疹病毒(anti-RV)IgM(0.35%)、人抗弓形虫(anti-TOX)IgM(0.10%);IgG抗体检出率从高到低分别为anti-CMV IgG(95.79%)、anti-HSVⅠ/ⅡIgG(90.82%)、antiRV IgG(90.16%)、anti-HSVⅡIgG(14.64%)、anti-TOX IgG(7.68%)。对检出率最高的anti-HSVⅠ/ⅡIgM进行季节和年龄组分析,发现秋季最容易发生感染,其次是春季,检出率为3.30%和2.37%;在年龄组比较中,以≥35岁组anti-HSVⅠ/ⅡIgM检出率最高(2.70%),但两个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P=0.530)。比较13个地区TORCH活动性感染现状,各地区间有较大差异,以HSVⅠ/Ⅱ型差异最大;攀枝花地区的TORCH活动性感染率在13个地区中处于较低水平。结论攀枝花地区4种病原体的活动性感染率中HSVⅠ/Ⅱ型最高,TOX、RV和CMV较低。既往感染以CMV、HSVⅠ型及RV感染为主,TOX和HSVⅡ型较低。HSVⅠ/Ⅱ型感染有一定的季节性,秋、春季节高发;各年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个地区比较可见TORCH感染率受地域的影响较大,特别是HSVⅠ/Ⅱ型感染;攀枝花地区TORCH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但孕期筛查仍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