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报道一例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患者临床和辅助检查结果的特点.该病临床较为少见,易出现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角蛋白18(Cytokeratin 18,CK18)水平与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32例CHC合并T2DM(CHC+T2DM组)、78例非合并T2DM的CHC患者(CHC组),采集人体学资料并开展空腹血糖、ALT、AST、脂代谢指标、胰岛素、CK18-M30水平、HCV RNA载量及HCV基因型等检测,以稳态模型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HOMA-IR),同时运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transient elastography,TE)测量肝脏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并进行APRI评分。结果 CHC+T2DM组基因1b型所占比例、血清胰岛素、CK18-M30水平、HOMA-IR、LSM及APRI评分均显著高于CHC组(P 0. 05)。CHC+T2DM组HOMA-IR与APRI评分、LSM及血清CK18-M30水平均呈正相关(r=0. 91、0. 84、0. 71,P=0. 00);血清CK18-M30水平与APRI评分及LSM也呈正相关(r=0. 89、0. 76,P=0. 00)。结论合并T2DM的CHC患者血清CK18-M30水平、IR和肝纤维化程度均高于单纯CHC患者,血清CK18-M30水平不仅可反映肝纤维化程度,还可反映机体IR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不同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的慢性HBV感染者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方法 2018年4月~2020年4月我院诊治的68例慢性HBV感染者(HBV携带者21例,CHB患者47例),根据血清ALT水平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ALT<40 U/L,n=21)、B组(40U/L≤ALT<80U/L,n=24)和C组(ALT≥80U/L,n=23),行肝穿刺活检和FibroScan检查,常规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和Ⅲ型前胶原(PcⅢ)。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判断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 A、B和C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肝纤维化S0期24例,S1期13例,S2期13例,S3期10例,和S4期8例,不同肝纤维化分组在A组、B组和C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24例S0期肝纤维化患者LSM为(10.9±2.8)kPa,13例S1期LSM为(11.3±3.0)kPa,31例>=S2期 LSM为(12.8±3.3)kPa(P<0.05),而不同肝纤维化病理学分期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ROC分析发现,以血清ALT=63.8 U/L为截断点判断S2期及以上肝纤维化的AUC为0.400(SE=0.070,95%CI=0.262~0.538,P=0.185),其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364和0.370,而以LSM=12.3 kPa为截断点判断S2期及以上肝纤维化的AUC为0.868(SE=0.042,95%CI=0.785~0.950,P=0.000),其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55和0.717。结论 对于慢性HBV感染者,无论血清ALT水平高低都可能存在显著性肝纤维化,血清ALT或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无诊断肝纤维化的能力,而使用FibroScan检测LSM可能有助于早期发现严重的肝纤维化而给予及时的处理。  相似文献   
4.
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5年生存率达84%以上,而失代偿期5年生存率仅为14%。失代偿期肝硬化为肝病晚期,并发症多,预后极差。考虑乙肝病毒可能为其病情恶化的因素.加用抗病毒治疗可望取得疗效。我们自2008年8月以来.应用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9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5年生存率达84%以上,而失代偿期5年生存率仅为14%[1].失代偿期肝硬化为肝病晚期,并发症多,预后极差.考虑乙肝病毒可能为其病情恶化的因素,加用抗病毒治疗可望取得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淮安市第四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21年6月接受肝穿刺活检的CHB患者180例,检测所有患者肝脏磁共振ADC值。探究ADC值与肝穿刺病理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同时,以肝穿刺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磁共振ADC值在CHB肝纤维化程度中的诊断效能。结果:肝穿刺病理结果显示F0~F4期患者分别有20、35、34、36和55例,各期间ADC值比较,F1与F2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0),其余各期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DC值与CHB肝纤维化分期呈负相关(r=-0.691,P<0.001)。ROC分析结果显示,ADC值诊断肝纤维化F≥2、F≥3及F=4期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1、0.872及0.859。结论:磁共振ADC值作为一种简单、无创的指标,对于评价CHB肝纤维化的程度具有一定的效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