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主动脉夹层(AD)是比较少见而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AD在CT中常见表现为大家熟知,但特殊伴随征象却很少有文献涉及,作者予以报道,以期获得临床更多的重视。1对象和方法1997-03~2006-10我科共诊治AD患者12(男9,女3)例,40~81(58±16)岁。主要临床表现:突发剧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探讨心肺运动试验(CPET)指导下的个体化运动康复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F)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 2020 年 4 月至 2021 年 3 月武汉市汉口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92 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组 46 例、观察组 46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心力衰竭和基础疾病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 CPET 指导下的个体化运动康复,两组患者共持续治疗 6 个月并随访 6 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左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运动耐量、峰值摄氧量、通气二氧 化碳斜率、峰值氧脉搏、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表(MLWHFQ)评分、6 min 步行试验距离、治疗结束后 6个月的再住院率、死亡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LVESD、LVEDD、通气二氧化碳斜率、 症状、体力受限、心理情绪、社会受限评分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 LVEF、运 动耐量、峰值摄氧量、峰值氧脉搏均升高,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 6 min 步行试验延长, 观察组长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结束后 6 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再住院率、死亡率与对 照组相比均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CPET 指导下的个体化运动康复可以提升 CHF 患者的 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以及运动耐力,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3.
大量研究提示炎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C反应蛋白(CRP)是一项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程度的敏感指标,被认可与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密切关系。有研究证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伴有CRP的升高[1],但阿托伐他汀对其水平影响的报道目前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胺碘酮静脉用药治疗阵发性快速心房颤动(PAF)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发作时间在48h内的102例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治疗组52例和毛花苷C治疗组50例。胺碘酮组:给予胺碘酮负荷量150mg静脉注射后,以0.5~1.0mg/min滴速静脉滴注,根据心室率调节胺碘酮剂量。毛花苷C组:给予毛花苷C0.4~0.8mg分次缓慢静脉注射。观察两组用药后12h复律情况及心室率变化。结果胺碘酮组与毛花苷C组的复律有效率分别为78.8%和3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转复者心室率在胺碘酮组由(138±15)次/min降至(73±12)次/min(P〈0.01),毛花苷C组由(136±14)次/min降至(92±12)次/min(P〈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静脉用胺碘酮治疗PAF安全有效。其转复率显著高于毛花苷C。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和雷贝拉唑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效应的影响。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52例,随机分为泮托拉唑组112例,3组均给予泮托拉唑40 mg·d-1,po;雷贝拉唑组119例,给予雷贝拉唑10 mg·d-1,po,对照组121例,不加用质子泵抑制药。3组均常规给予β-受体阻断药、血管紧张肽转化酶抑制药、硝酸酯类及他汀类药物治疗,并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检测用药前和用药后1个月血小板反应指数,并随访12个月,比较3组再发心血管事件和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用药1个月后,3组血小板反应指数均较用药前明显降低(P<0.05),雷贝拉唑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表明,雷贝拉唑组再发心血管事件高于泮托拉唑组和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则3组的心血管事件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7.56%,8.93%,37.19%(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同时加用泮托拉唑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的影响较雷贝拉唑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比伐芦定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慢性肾脏疾病(CKD)4期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抗凝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10月在武汉市汉口医院接受PCI治疗的39例ACS合并CKD 2~4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KD临床分期标准分为对照组(CKD 2~3期)和观察组(CKD 4期)。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活化凝血时间(ACT),术后24 h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术后30 d出血情况及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给药后10 min ACT值[(438.38±76.79)和(413.61±66.49)s]、术后即刻ACT值[(457.38±73.13)和(425.28±60.96)s]及停药后2 h ACT值[(184.21±48.15)和(171.39±38.86)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24 h APTT[(37.67±5.51)和(39.50±9.04)s]、TT[(37.52±8.21)和(38.44±7.04)s]及PT[(14.76±3.13)和(15.00±3.01)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0 d随访结果显示,对照组和观察组出血学术研究会(BARC)1型出血事件发生率[14.29%(3/21)和11.11%(2/18)]及BARC 2型出血事件发生率[4.76%(1/21)和5.56%(1/1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均未发生BRAC 3~5型出血事件。对照组和观察组MACCE发生率[9.52%(2/21)和11.11%(2/1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伐芦定用于ACS合并CKD4期患者PCI术中抗凝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武汉市汉口医院收治并接受PCI治疗的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冠心病患者76例,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PCI治疗术前最后1次常规血液透析后、术后1h及术后3次常规血液透析后血清IL-6和TNF-α水平。随访2年或发生终点事件,观察住院期间及随访期间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急性心肌梗死(AMI)组血清IL-6和TNF-α水平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及稳定型心绞痛(SAP)组(P 0. 05)。术后1h血清IL-6和TNF-α水平高于术前及术后3次透析后,术后3次常规血液透析后血清IL-6和TNF-α水平最低(P 0. 05)。发生MACE患者PCI术后3次常规血液透析后血清IL-6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MACE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经Logisitc多因素分析显示,IL-6和TNF-α水平是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冠心病患者经PCI治疗后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L-6和TNF-α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异常升高,且与冠心病的类型密切相关。PCI术后行3次透析后IL-6和TNF-α水平能有效预测远期MACE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室性心律失常(V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2例CHF合并VA患者在积极抗心衰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胺碘酮0.2g,每日3次,连服1周;然后改为0.2g,每日2次,连服1周;以后0.1~0.2g每日1次,每周服5d停2d,维持治疗。所有患者于入院时做24h动态心电图,用药8周后复查,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数量平均减少≥70%或连发减少≥80%,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减少≥90%者为有效,否则为无效。结果所有42例患者治疗8周后心功能改善均≥1级;VA治疗总有效率78.6%,心率明显减慢,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口服胺碘酮对于纠正CHF患者合并VA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1病例简介 患者1,女,42岁,2006年12月晨练时突发胸闷、呕吐、晕厥,由120送入我院急诊室,随即发生心脏骤停、室颤,立即予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360J电除颤3次),12min后恢复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77例疑诊冠心病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并根据临床诊断分为三组:正常冠状动脉组、ACS组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再按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s积分进行分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清PAPP-A、高敏CRP(hs-CRP)水平,并对血清PAPP-A与hs-CRP水平、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s积分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血清PAPP-A和hs-CRP水平ACS组患者较SAP组、正常冠状动脉组显著升高(P<0.01);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较正常冠状动脉组显著升高(P<0.01);Gensinis积分≥5分各组患者亦显著升高.(2)血清PAPP-A水平与血清hs-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并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s积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 血清PAPP-A水平与血清hs-CRP水平、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s积分呈正相关,血清PAPP-A水平反映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