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972年Kerr氏[1]首先提出“凋亡”以描述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遵循自身的程序而死亡的一系列形态学上固定的变化形式。细胞凋亡与坏死虽然都是细胞死亡的形式。但从发生机理、形态、生化等方面表现却是截然不同的。前者的特征为:(1)细胞膜及核膜皱缩,但仍完整。(2)细胞染色质DNA片段化(DNA Ladder)。(3)凋亡过程需要能量。(4)凋亡小体形成。(5)组织无炎症反应。(6)单细胞丢失。而坏死的情况则与上述凋亡完全不同。细胞凋亡是保证多细胞生物的正常发育、成熟和维持正常生理过程所必须…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动脉内应用立止血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支气管动脉内应用立止血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效果。方法 34例浸润型肺结核和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大咯血病人,咯血量≥300 ml/d者26例,≥600 ml/d者8例;靶血管内单纯使用立止血者13例,(立止血1~3KU/次);局部注射立止血+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者21例(靶血管内应用立止血后,再用1~2 mm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结果 局部应用立止血或加栓塞治疗大咯血的34例病人,治疗1次的32例、2次的1例、3次的1例。单纯立止血治疗13例,12例有效,有效率92.3%;双重治疗组21例,20例有效,有效率为95%。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靶血管内应用立止血或加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无明显副作用。在无法行靶血管栓塞的情况下,局部注射立止血也是有效和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ARS患者并发肺纤维化的程度和发生率.方法对确诊的44例SARS患者进行影像学随访观察,包括摄胸部X线及CT扫描检查.结果44例SARS患者中,24例在住院时期有不同程度的肺部纤维化改变,其中19例重症病例中15例出现肺纤维化,25例普通型中9例并发肺纤维化(P<0.05).出院时,12例(27%)存在肺纤维化.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时,分别有5例(11%)、3例(6%)、2例(4%)及2例(4%)两肺见纤维条索状影.结论肺纤维化是SARS患者较常见的并发症,重症较普通型者易发生肺纤维化,而且程度较重,吸收慢.  相似文献   
4.
DNA芯片快速检测耐利福平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开发快速检测耐利福平结核分枝杆菌(结核菌)rpoB基因突变的DNA芯片。方法 根据结核菌rpoB基因序列设计探针并制作基因芯片,从临床样品中分离出结核菌的基因组DNA,PCR扩增含有rpoB基因突变位点的特异DNA片段,荧光标记后与芯片上含有的检测特异突变位点的寡核苷酸探针进行杂交,同时与DNA直接测序法测定序列比较。结果 35株耐利福平结核菌中有91.4%(32/35)用直接测序法检测出存在rpoB基因突变,DNA芯片的检测效率为71.4%(25/35)。结论 用DNA芯片检测结核菌对利福平的耐药性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临床结核菌耐药性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结核病患者血浆及胸水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变化情况,探讨IL-6与结核菌感染的临床转归、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30例健康体检者、30例潜伏感染者、3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及2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浆和胸水中的IL-6的浓度。结果肺结核患者血浆中IL-6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及结核潜伏感染者(P〈0.01,P〈0.01);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血浆中IL-6水平明显高于肺结核患者(P=0.0029);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中的IL-6显著高于相应血浆中IL-6水平(P〈0.0001)。结论 IL-6与结核菌感染的临床转归、结核病严重程度相关,是局部病灶炎症反应的重要作用因子。  相似文献   
6.
荧光定量PCR技术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荧光定量PCR技术在肺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金胺O染色荧光镜检和培养法同时检测860例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荧光定量PCR检测灵敏度可达10~100 cfu/ml,重复性好,对其他呼吸道病原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肺结核患者痰标本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率要高于金胺O染色荧光镜检和培养法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结核杆菌,具有特异、灵敏、简便、快速的特点,可作为结核病诊断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FN-γ酶联免疫斑点(简称Elispot)检测技术对不同的人群进行检测,评价其在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情况。方法290例结核病人(结核组),其中肺结核221例中痰抗酸染色(AFB)阳性者89例,AFB阴性者132例;同时选取133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组。采用自行建立的Elispot技术对2组外周血结核菌特异性IFN-γ水平进行检测;对11例结核病人和10例健康者同时采用T-SPOT.TB试剂盒进行平行检测。结果Elispot反应阳性率结核组为83.79%,显著高于健康组的16.54%(P〈0.001);AFB(+)肺结核病人阳性率为89.89%,AFB(—)肺结核病人阳性率为81.06%,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T-SPOT.TB与Elispot平行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结核菌特异性IFN-γElispot检测技术在结核诊断中显示出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作为临床结核病诊断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青蒿素类中药单体(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单独或联合利福平(RVP)及异烟肼(INH)对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作用,初步研究此类单体是否具有逆转细菌耐药性的作用.[方法]刃天青显色法判断各中药单体是否有抑菌或杀菌作用;MB/BACT系统(生物梅里埃)检测RFP或INH联合中药单体是否有逆转细菌耐药的作用.[结果]单独使用时各单体均不能杀灭结核分枝杆菌;RFP联合青蒿琥酯(200μg/mL)或二氢青蒿素(200μg/mL)可使11株耐RFP菌株中的9或6株变为敏感,敏感率分别为82%或55%;INH联合上述中药单体则亦可使11株耐INH菌株中的10或7株变为敏感,敏感率分别为90%或64%.[结论]青蒿琥酯及二氢青蒿素有较强的协同相应抗结核药或逆转结核菌的耐药性的作用,但青蒿琥酯敏感率较二氢青蒿素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基因芯片检测系统,快速检测临床样品中结核分支杆菌耐药突变情况。方法根据结核分支杆菌标准株H37Rv序列,设计了覆盖rpoB、katG,inhA基因突变区的系列寡核苷酸探针,制作膜芯片,检测临床样品中结核分支杆菌基因突变情况,以此判断耐药结果。结果在305例临床病例中,共检出阳性病例125例,其中阳性敏感病例64例,阳性突变病例61例,阳性率为40.98%,在125例阳性样品中,共发现有8种突变类型,其中10例531L,占7.94%,19例315M,占阳性样品中总数的15.08%。结论PCR与膜芯片杂交技术可临床检测结核分支杆菌对利福平和异烟肼的耐药性,并具有快速、简便、敏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粟粒性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方法对临床确诊艾滋病合并粟粒性肺结核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中伴有肺外结核7例,合并多重感染5例,CD4T淋巴细胞均低于12个/μl,出现药物性肝炎5例,死亡4例,失访2例,痊愈2例。随访2例存活者,临床症状、体征均消失,肺部病灶全部吸收1例。结论艾滋病合并栗粒性肺结核具有中毒症状重,病情变化快,合并症多,预后差,病死率高等特点,治疗上更应慎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