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介绍复方氧化锌洗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方法设计复方氧化锌处方与制备方法,介绍临床应用及疗效观察。结果处方设计合理,制备简单,临床应用范围广,疗效确切。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应用于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5.63%;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西药内服外用治疗生殖器疱疹2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殖器疱疹主要是由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少数由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所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内服外用的方法治疗28例,发现可缩短疗程,减少复发,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余先华  马虎 《西南军医》2014,(4):415-416
目的观察消风散联合依匹斯汀治疗急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对2011年6月~2013年5月治疗的287例急性荨麻疹患者,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134例,口服消风散汤剂,一日一剂,分三次服,同时口服依匹斯汀10毫克,一日一次;对照组153例,口服依匹斯汀10毫克,一日一次。急性荨麻疹疗程为两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4.6%;对照组有效率70.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消风散联合依匹斯汀治疗急性荨麻疹疗效优于单独使用依匹斯汀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苦黄霜(自制)封包治疗慢性瘙痒性肥厚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慢性瘙痒性肥厚性皮肤病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口服依匹斯汀胶囊联合外用苦黄霜封包治疗;对照组60例,口服依匹斯汀胶囊联合外用复方樟脑乳膏治疗.连续治疗10 d后对两组进行疗效判定.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苦黄霜封包治疗慢性瘙痒性肥厚性皮肤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53岁。左侧面颊部灰褐色斑块2年余。组织病理示表皮网篮状角化过度,棘层增生肥厚,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可见胶样小体,真表皮界限模糊,真皮内血管及附属器周边可见炎性细胞大致呈带状浸润。诊断:苔藓样角化病。患者拒绝行手术切除、液氮冷冻等治疗,给予氟尿嘧啶霜外用,半年后皮损明显好转,此后失访。  相似文献   
6.
梅毒螺旋体基因分型是研究梅毒螺旋体株多样性和流行病学的重要工具。梅毒螺旋体基因分型有助于显示梅毒疫情,评估与神经梅毒相关的基因亚型,监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区别复发和再感染梅毒等。文章主要就梅毒螺旋体基因分型及近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例1,男,48岁。因“痛风”多年,一直间断口服秋水仙碱。2004年4月21日,痛风发作,在某医院就诊,给予别嘌醇口服。4月27日,患者感下唇痒、肿胀,继而出现暗红色斑,阴茎冠状沟处痒,出现红斑。4月29日,来本院就诊,门诊以“药疹”收入院。系统检查无异常。血、尿、大便常规正常。皮肤科情况:下唇见直径约1.5cm类圆形暗红色斑,境界清楚。阴茎冠状沟见直径约1.0cm类圆形糜烂面。诊断:固定型药疹。治疗:(1)立即停服别嘌醇。(2)扑尔敏片4mg,口服,3次/d;苯海拉明针40mg,肌注,1次/d。(3)泼尼松20mg,口服,1次/d。(4)庆大霉素48万U 0.9%生理盐水500mL,持续…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当归四逆汤联合He-Ne激光治疗冻疮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皮肤科门诊确诊为冻疮95例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1例,口服当归四逆汤并照射He-Ne激光,外涂维生素E霜;对照组44例只照射He-Ne激光,外涂维生素E霜,总疗程均为10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48/5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45%(31/4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25,P<0.01).结论 当归四逆汤联合He-Ne激光照射治疗冻疮疗效明显优于单独He-Ne激光照射治疗,且复发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斑秃(AA)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我科就医的120例AA患者进行依从性调查问卷,对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了解依从性与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对疾病认知程度及担心药物不良反应等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SS 22.0软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患者治疗依从率为54.17%,不依从率为45.8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专业知识、AA类型、药物不良反应、接诊医生数、健康教育及用药指导与依从性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4个变量最终进入回归方程,为影响依从性的因素。结论影响AA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复杂,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患者依从性,而患者担心药物不良反应及缺乏健康教育和用药指导是治疗依从性低的主要原因,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银屑I号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炎症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低、中、高浓度的银屑I号含药血清干预Hacat细胞,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25HVD3、IL-1、IL-17、IL-22浓度,Western-blot法检测维生素D受体(vitamine D receptor,VDR)蛋白表达量,RT-PCR检测VDR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VDR蛋白、VDRmRNA、25HVD3表达量明显降低,IL-1、IL-17、IL-22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银屑I号各组VDR蛋白、VDRmRNA、25HVD3表达量明显升高,IL-1、IL-17、IL-22明显降低(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讨论:银屑I号可能通过促进VDR蛋白、VDRmRNA及25HVD3因子信号表达发挥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