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了解南京市2016年蚊虫密度和种群分布情况。方法按照国家标准GB/T 23797—2009《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蚊虫》,采用成蚊诱蚊灯法及幼虫监测法开展监测。结果 2016年南京市成蚊诱蚊灯法共捕获雌蚊2 516只,密度为0.78只/(灯·h),隶属2亚科4属5种,优势蚊种为淡色库蚊、中华按蚊和三带喙库蚊,淡色(致倦)库蚊在5种监测生境类型里均有捕获,最高为牲畜棚[0.55只/(灯·h)],5种生境中监测密度由高到低分别为牲畜棚[1.73只/(灯·h)]、农户[0.92只/(灯·h)]、公园[0.52只/(灯·h)]、居民区[0.48只/(灯·h)]和医院[0.24只/(灯·h)],不同环境蚊虫构成不全相同(χ2=937.76,P<0.001),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季节消长呈单峰,高峰出现在8月;幼虫监测法共监测伊蚊阳性容器33处,全市全年总布雷图指数为2.54,季节消长与成蚊基本相似。结论南京市蚊虫密度控制在较低水平,种群较丰富,呈现明显的季节消长情况。两种监测方法互为补充,使监测数据更全面。  相似文献   
2.
蚊媒传染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长期以来是疾病预防与控制领域的热点与难点问题.遥感技术在蚊媒传染病研究中有过许多成功的应用.利用遥感可以监测蚊虫栖息地的分布,预测蚊媒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该文回顾了基于光学、微波传感器卫星遥感用于蚊媒病研究的进展,并结合目前存在问题探讨了遥感研究蚊媒病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蚊虫生长的前3个阶段均在水中进行,水域环境是蚊虫孳生不可或缺的条件。目前,关于蚊虫密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气象及景观等因素,也会探讨其对水域环境的重要性。该文从水体的物理特性、化学组成和生物因素3个方面综述水域环境对蚊密度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目前,国内外对水体物理特性与蚊密度的关系研究较多;生物因素相关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灭蚊效果方面;蚊密度与特定化学因素间相互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对"污染"、"清洁"等抽象概念提出较多。  相似文献   
4.
蚊虫密度对于相关蚊媒传染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蚊虫的密度受到温度、降雨量、湿度等气象因素的影响。该文综述了气候变化对蚊虫种群的影响、气象因素与蚊虫密度的关系以及利用气象因素建立蚊虫密度预测模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目前国内外研究中,大部分单一考虑同期气象因素与蚊虫密度关系,也有一部分研究气象因素与蚊虫密度时间序列数据间的关系,还有部分综合考虑了气象因素以及其他影响因素对蚊虫密度的综合影响。该文对该领域目前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南京市病媒生物监测控制现状,对南京市病媒生物监测控制工作的基本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促进南京市病媒控制的可持续发展。方法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病媒生物控制的人员、设备、技术能力和开展工作等现状,对收集到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京市病媒生物监测控制人员中工作年限>10年的占总人数的49.1%,高学历人员和高职称人员偏少,人才问题突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有独立病媒生物监控工作部门占总数的33.33%,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占总数的58.33%,病媒生物控制体系有待完善。结论应加强病媒生物监测控制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强病媒控制机构建设。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南京市2013年蚊虫密度、种群及季节消长情况。方法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要求,采用诱蚊灯法在南京市开展蚊虫监测。结果 2013年南京市共捕蚊3 268只,蚊密度为0.57只/(h·灯),捕获的蚊虫隶属2亚科4属5种,优势蚊种为淡色库蚊和三带喙库蚊,分别约占58.05%和17.59%,季节消长呈7月和10月双高峰曲线。结论南京市蚊虫具有种群多样性,淡色库蚊和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每年7月和10月为密度高峰季节,可供当地蚊虫防制措施的指定提供参考。同时要关注蚊虫孳生地情况及气象因素对蚊虫密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