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334例艾滋病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医疗单位收治的艾滋病患者(AIDS)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制定艾滋病预防控制措施,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8~2007年6月1334例AIDS住院及门诊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临床资料及相关资科进行分析.[结果]1998~2001年仅诊治13例(0.97%),2002~2004年诊治163例(12.21%),2005~2007年6月诊治1158例(86.81%).病例主要集中在柳州市区及相邻的柳江县、鹿寨县及柳城县,占77.29%,来宾市155例(11.62%).男女比例为2.63:1.20~40岁占70.46%,以吸毒及异性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临床表现为卡氏肺孢子虫阳性率43.78%(160/386).858例CD4淋巴细胞计数<50/mm3 463例(53.96%)、50~200/ram3 220例(25.64%)、>200/mm3 173例(20.16%).TCB阳性率36.99% (145/392).马尔尼菲青霉菌阳性率46.34% (123/264).[结论]本地区艾滋病疫情星加速上升趋势,疫情严重地域相对集中于柳州市区及相邻县.吸毒感染和性传播比例相近.患者初诊多因机会性感染就诊,其临床表现症状多为机会性感染体征,易误诊漏诊,故提高医生对早期诊断的警觉和识别,早诊断,及时进行防治工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唐国林  何晗  李素萍  李志凤 《新医学》2007,38(10):641-642
目的:总结艾滋病并发新生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例艾滋病并发隐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数理分析。结果与结论:该组病例入院前后均曾误诊,以结核性脑膜炎为主(70%)。均有发热,不同程度头痛、呕吐及体重下降等临床表现。脑膜刺激征阳性14例(70%),眼底视乳头水肿11例(55%),淋巴结肿大10例(50%),四肢无力或抽搐8例(40%)。腰椎穿刺检查均示颅内压明显增高,脑脊液蛋白均增高,糖和氯化物以下降为主(分别为70%和75%)。首次墨汁染色涂片镜检新生隐球菌阳性高达90%(18/20)。该组抗真菌治疗以联合使用两性霉素B、氟康唑为主,抗病毒治疗以司他夫定、拉米夫定、奈韦拉平等药物为主。经综合治疗后9例好转,死亡11例(55%),其中死于脑疝或MODS4例,放弃抢救自动出院7例死亡。艾滋病并发隐脑预后不良,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采用吉氏染色法检查艾滋病患者有耶氏肺孢子虫(菌)肺炎临床表现者痰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耶氏肺孢子虫(菌)。抽取部分留痰患者(500例)血液,检测CD4+淋巴细胞。结果显示,痰液标本耶氏肺孢子虫(菌)的阳性率(46.8%,845/1 806)显著低于BALF标本(55.8%,106/190)(P<0.05)。耶氏肺孢子虫(菌)阳性患者有临床症状的比例(96.6%,816/845)显著高于阴性者(64.0%,615/961)(P<0.05)。患者血液中CD4+淋巴细胞数量越少,耶氏肺孢子虫(菌)阳性率越高,CD4+细胞数量>200×106/L组、200×106/L~100×106/L组和<100×106/L组的耶氏肺孢子虫(菌)阳性率分别为12.0%(6/50)、39.0%(39/100)和54.6%(191/350)(P<0.05)。吉氏染色法是较好的检查耶氏肺孢子虫(菌)的方法,简单易行,容易推广,但需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后影响生化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随访分析了笔者医院收治的51例接受前列腺癌125I粒子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未接受内分泌或其他治疗。年龄54~86岁,平均年龄74.25岁;初始PSA 1.14~286.57μg/L,<20.0μg/L者33例,≥20.0μg/L者18例;临床分期T1c~T3b;前列腺体积19.49~83.90ml,平均39.72ml;D90(包容90%靶区体积的剂量值)为136.9~173.9Gy,平均147.17Gy;术后最低PSA为0~22.99μg/L,平均1.19μg/L;PSAD为0.05~9.87μg/(L·cm3),平均0.81μg/(L·cm3);其中22例联合使用内分泌治疗,2例联合使用了外放疗。分析无生化复发率与粒子植入组中患者危险分级、初始PSA值、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前列腺体积、D90、术后最低PSA、PSAD的关系。结果 随访时间1~3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0.16个月。16例出现生化复发。低中危组、高危组的3年无生化复发率分别为54.4%、32.5%,组间比较可见差异趋势(P=0.273)。D90≥145Gy者无生化复发率高于D90<145Gy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术后最低PSA<1μg/L者无生化复发率优于最低PSA≥1μg/L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D90、术后最低PSA与生化复发密切相关;危险分期、前列腺体积、是否联合内分泌表现了与生化复发相关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分析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前后基于2014年国际泌尿病理协会分级系统病理分级升高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335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平均年龄为69.0±6.7岁,身高为167.9±5.5cm, 体重为66.6±9.7kg,体重指数为23.6±3.0kg/m2;中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为10.57(0.01~182.30)ng/ml,游离PSA 为1.28(0.01~16.92)ng/ml,前列腺体积为35.59(7.10~100.37)ml,PSA密度为0.32(0.01~4.55),穿刺针数为10(6~13)针,穿刺Gleason评分为7(6~10)分,穿刺病理基于2014年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rologic pathology,ISUP)分级系统的分级为2(1~5)级,其中1级126例(37.6%),2级75例(22.4%),3级58例(17.3%),4级47例(14.0%),5级29例(8.7%)。穿刺距离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dical prostatectomy,RP)间隔中位天数为14(7~499)天,RP术后切缘阳性165例(49.3%),RP术后淋巴结转移21例(6.3%),RP术后精囊腺侵犯36例(10.7%)。335例患者均行RP术,并根据是否发生RP术后ISUP病理升级进行分组,分为病理升级组和病理未升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RP术后导致病理升级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335例RP手术后病理降级的43例(12.9%),病理一致的191例(57.0%),病理升级的101例(3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前列腺体积(OR=0.979,P=0.028)、切缘情况(OR=0.435,P=0.002)、穿刺时Gleason评分(OR=0.556,P<0.001)、穿刺病理ISUP分级(OR=0.661,P<0.001)是RP术后病理升级的独立影响因素。前列腺体积、切缘情况、穿刺时Gleason评分、穿刺病理ISUP分级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94(95% CI: 0.528~0.660)、0.421(95% CI:0.356~0.486)、0.757(95% CI:0.706~0.808)、0.774(95% CI:0.725~0.824)。结论 前列腺体积、切缘情况、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以及穿刺病理ISUP分级是RP术后病理ISUP分级升高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直径范围半夏主要成分含量与毒性、刺激性差异,确定半夏适宜的入药直径范围以更好利用资源。方法:共设3个试验组,符合《中国药典》2020版(一部)半夏项下直径范围0.7 cm~1.6 cm者设为标准组,直径范围在0.4 cm~0.7 cm者为小于标准组,直径范围在1.6 cm~2.0 cm者为大于标准组。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半夏中总黄酮、总生物碱、淀粉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草酸钙含量;应用UPLC-ESI-MS/MS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及火山图(Volcano plot)对组间差异代谢物分析,对差异代谢物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百科全书(KEGG)分类与富集分析;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半夏对AML12肝细胞活力变化;采用兔眼结膜刺激考察不同直径半夏的刺激性毒性。结果:与标准组比较,小于标准组的总黄酮、总生物碱和淀粉含量均有明显变化(P<0.05),大于标准组的总黄酮和淀粉含量有明显变化(P<0.05),各组草酸钙含量无显著差异。PCA与OPLS-DA结果表明不同组半夏次生代谢物存在明显差异;火...  相似文献   
7.
8.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是一种肺泡毛细血管出血导致含铁血黄素颗粒在肺内沉积的一种少见疾病,易误诊和漏诊。对本院2000—01/2008—11收治的IPH10例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5例,年龄9~48岁,〈18岁8例,〉18岁2例。本组病例咳嗽、咳痰、面色苍白、乏力、气促10例,血丝痰或咯血8例,伴发热5例,肺部湿啰音7例,  相似文献   
9.
1998~2005年广西龙潭医院HIV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HIV/AIDS患者流行特征和发展的趋势,为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1998~2005年临床需手术患者术前常规送检和HIV/AIDS可疑患者的血液标本,采用ELISA法、用两个不同厂家生产的试剂进行抗-HIV检测,阳性者送广西疾控中心艾滋病监测中心进行流行病学筛检或WB法确认。结果9 806人份送检血清中,检出抗-HIV阳性572例,检出率为5.83%。其中男性占82.99%,女性占18.01%,男女比例4.5:1;以中青年为主,20~50岁占91.60%;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91.69%;农民占37.93%,无业人群占29.91%;柳州市占31.99%,柳江县占25.87%,鹿寨县占20.98%;传播途径经静脉吸毒、血液、性接触及母婴传播都有,其中静脉吸毒感染最高占58.76%,其次为性传播占23.72%。结论本地区艾滋病属低流行,但有向快速增长的发展趋势。今后应加大监测力度,尤其是对高危人群的监测,防制重点应控制静脉吸毒引起的传播,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高危人群健康教育,使其改变高危行为或采取安全性行为,防范HIV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的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10.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好发年龄为30—40岁妇女,病情顽固、久治不愈、反复发作,并引起不孕症、异位妊娠和慢性盆腔痛的并发症,单纯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自2005年10月-2008年10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200例,并设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