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直肠癌组织中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的表达.方法 应用RT-PCR法测定8例正常人直肠组织、16例直肠癌组织(青年组8例、老年组8例)中SOCS-3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直肠组织比较,青年组、老年组病人直肠癌组织SOCS-3 mRNA的表达均呈降低趋势,老年组更为显著(P<0.01);老年组直肠癌组织SOCS-3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青年组(P<0.05).结论 SOCS-3基因在老年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制备并鉴定NPM1单克隆抗体.方法 利用纯化的NPM1融合蛋白作为抗原,通过常规的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杂交瘤细胞,用间接ELISA法筛选能出产生抗NPM1单克隆抗体的阳性细胞株,对抗NPM1单克隆抗体的特性进行分析.结果 筛选出1株产生抗NPM1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产生的抗体为IgGl亚类,效价达1∶720000;纯化后经SDS-PAGE显示两条蛋白条带,纯度达95%以上,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0000和25000,与单一抗体重链、轻链分子大小相符.免疫组化证实,纯化的2G7抗NPM1单克隆抗体可检测出NPM1在结直肠癌表达,阳性位点为细胞核.结论 制备的抗NPM1单克隆抗体可用于NPM1蛋白功能的研究与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进行初步筛选人源性大肠癌Fab段噬菌体抗体库,建立一种寻找特异性大肠癌抗原蛋白及相应的噬菌体抗体的方法。方法以二维凝胶电泳分离大肠癌组织和正常大肠粘膜组织蛋白组并将获得的2-DE凝胶电转至PVDF膜。然后以大肠癌组织匀浆为靶抗原对我们构建的人源性大肠癌Fab段噬菌体初级抗体库进行三轮淘洗,再用富集抗体库和PVDF膜进行Westem—Blot印记实验。结果经Western—Blot印记实验我们发现了至少八个大肠癌表达而正常大肠粘膜不表达的有噬菌体抗体特异性结合活性的抗原蛋白。结论成功建立了双盲,双向,高通量筛选大肠癌特异性抗原及其相应噬菌体抗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胶体金标记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单克隆抗体(McAb),用于检测食品中的致病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方法以纯化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标准菌株号54001、54002)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建立胶体金标记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结果筛选出2株单抗杂交瘤细胞株F5、F9,并获得免疫球蛋白,测定免疫球蛋白亚类为IgM。通过选用柠檬酸钠法制备胶体金标记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抗体,测定其最适蛋白结合浓度为12 g/ml。结论成功制备了胶体金标记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单克隆抗体,为建立食品中病原性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测技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SAU)的耐药性及流行病学分型特点.方法 应用Microscan Walkaway96全自动细菌鉴定仪进行菌种鉴定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应用脉冲凝胶电泳将随机选取的部分MRSA进行分子流行病学分型.结果 共分离49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未发现万占霉素及利奈唑胺耐药及中介的菌株,SAU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及氯霉素耐药率相对较低,分别为12.6%、5.9% ;40株MRSA脉冲凝胶电泳分型共有6个分型,其中A型及其亚型最多,占47.5%,B型占20.0%,其余4个分型占32,5%.结论 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是对MRSA最为敏感的药物,医院MRSA分子流行病学分型以脉冲凝胶电泳分型A型及B型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水通道蛋白1(AQP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购买含有32对乳腺癌组织标本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标本的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QP1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AQP1的平均表达率分别为70.56±14.71%、18.64±8.54%,二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AQP1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增高,AQP1可能与乳腺癌生长、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水通道13、在人外周神经肿瘤的表达。方法收集五例患者的神经鞘瘤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QP1、AQP3的表达。结果 AQP1、AQP3在神经鞘瘤组织中都有表达,AQP1主要表达在微血管中,AQP3在整个组织中广泛表达。结论首次发现AQP1在神经鞘瘤微血管中表达,可能参与肿瘤血管新生;AQP3在神经鞘瘤细胞广泛表达,可能通过增加肿瘤细胞膜的水通透性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及浸润。两种水通道蛋白表达量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尚待扩大标本例数结合临床资料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发病基因水平上的原因,为冠心病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PCR与限制性内切酶MspⅠ酶切的方法对183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了载脂蛋白B100基因突变的研究。结果74例心绞痛病例中,基因水平有改变者为18例(24.4%);10例心肌梗死患者基因水平有改变者3例(33.3%),余者基因水平无改变。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两类冠心病部分病人病因与其基因水平碱基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ApoB基因突变与老年2型糖尿病及其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的限制性内切酶MSPI酶切的方法对55例老年2型糖尿病伴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进行ApoB100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32例2型糖尿病伴心绞痛患者中基因水平有改变者为5例,22例2型糖尿病心肌梗死患者基因水平改变者为4例。结论 老年2例糖尿病伴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中,部分患者病因与其基因水平碱基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