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05-2006年我院输液室研制四通道口多功能输液器,解决了目前关键性技术难题,取得了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本研制项目已取得国家专利),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2006年6月-12月,输液患者共26 040例,其中成年人6510例,婴幼儿童19 530例.  相似文献   
2.
输液室、治疗室采用创造发明研制的多功能胸腔穿刺针,使用于大量胸腔积液、积气的危重病人急救时,可迅速立即抽吸积液、积气或胸腔内注射药物中,并可单人操作、简便。而且不易向胸腔内漏气体,向胸腔内注射药物中对胸腔、胸膜无污染感染的新型装置。2005~2006年使用于临床48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很容易漏气到胸腔内加重胸腔积气,向胸腔内注射药物时易污染感染以及需多人操作的不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换血疗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用于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在临床上已被日益推广应用。为进一步提高抢救成功率,现将我院1996年2月~1999年2月采用换血疗法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24例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24例中男10例,女14例;年龄14~68岁,平均  相似文献   
4.
自血光量子疗法作为治疗学上的一支新秀,已被广泛用于临床,特别是在治疗脑血管疾病上取得重大进展。为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现将我院近两年来用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106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206例患者均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2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的诊断标准,并经CT检查确认,病程<1周的首发病例。随机分成血疗组106例和对照组100例。血疗组:男58例,女48例;年龄40~82岁,平均61岁。对照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41~83岁,平均62岁。血疗组单发性脑梗死52例,多发性脑梗死13  相似文献   
5.
临床输液操作中,护理人员在配药注药过程中可能将小橡皮异物、玻璃细粒碎片、微小颗粒物等随药物直接注入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通过静脉输注进入人体循环。从而引起栓塞和输液反应。2005年-2006年我院输液室研制与应用了多功能吊桶式输液器,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肺部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2012年我院住院的361例肺部感染,留取呼吸道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分离鉴定细菌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361例肺部感染患者中,共检出361株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GNB)居多(317株),其中大肠埃希菌居首位,为160株,铜绿假单胞菌次之,为75株,肺炎克雷伯杆菌,为37株;革兰阳性菌(GPB)为37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3株,肠球菌2株;真菌7株.GPB对万古霉素较敏感,GNB对现有抗生素耐药严重.结论 肺部感染时要重视病原学检查,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优势菌株,对喹诺酮类和第3代头孢菌素具有不同的耐药性,对革兰氏阴性菌选用含有酶抑制剂的复方抗生素制剂,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有机磷农药中毒所致呼吸衰竭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衰竭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主要致死原因。呼吸衰竭可分为中枢性和外周性,患者常以呼吸节律改变开始,由深快,逐渐减慢、变浅、终至呼吸停止。如发现和抢救不及时,容易造成死亡。为提高有机磷中毒所致呼衰抢救成功率,现将本科近年收治的20例病人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临床输液操作中,护理人员在配药注药过程中可能将小橡皮异物、玻璃细粒碎片、微小颗粒物等随药物直接注入葡萄糖或生理盐水中,通过静脉输注进入人体循环,从而引起栓塞和输液反应.2005年-2006年我院输液室研制与应用了多功能吊桶式输液器,取得了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型急救用呼吸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31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BiPAP通气)和对照组(呼吸兴奋剂),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心率(HR)、呼吸(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PaO2、SaO2的升高及PaCO2的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呼吸频率(R)、心率(HR)、紫绀、水肿的改善也较对照组显著。结论使用大型急救用呼吸机BiPAP无创通气能明显改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氧合换气功能,疗效满意、并发症少,病人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上并非多见,为探讨其临床特点,减少误诊率,提高早期诊断率,现将我院1993年1月至1999年1月共收治肺心病311例,其中合并AMI 7例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7例患者符合1980年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所制订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