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衰竭为主要表现[2]。我科2011-01~2012-12收治出血热患者21例,其中6例基层医院以流行性感冒治疗用药后病情无明显改善效果送至我院,通过询问病史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流行性出血热,误诊率达28.6%。现将误诊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6例出血热患者,男5例,女1例,年龄18~35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对肺炎支原体(Mp)神经系统感染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1998年12月至2011年12月连续诊治的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Mp感染55例,男29例,女26例,年龄3~68岁,平均34.9岁。均排除了其他病原体感染。治疗:每天阿奇霉素(AZI)10mg/kg,其中22例联用左氧氟沙星(LEV)600mg/d。结果发病数秋季(15例)、冬季(21例)、春季(17例)均明显高于夏季(2例)(P<0.05)。患者均急性起病。44例病初全身不适、发热,继之头痛40例,伴恶心33例,颈有抵抗33例,呕吐14例。嗜睡、意识恍惚、表情淡漠、忧郁、面神经麻痹、多动症、失眠分别为7、6、5、5、3、2和2例;咽痛、咳嗽、鼻塞流涕分别为22、17和7例。WBC升高、减低和正常分别为7、11和37例。中性粒细胞(NEU)比例升高46例(83.6%);抗-MpIgM均阳性。脑脊液清亮,蛋白偏高3例。53例治愈,2例死亡。在无卡他症状患者中,NEU比例≥0.70诊断Mp感染的敏感性93.8%,特异性66.7%,准确性94.5%。53例抗Mp治疗(7.1±1.2)d症状体征消失。AZI加LEV抗Mp治疗时间[(6.1±0.9)d]明显短于单用AZI[(7.6±1.1)d](P<0.05)。单用AZI治疗2004年前的13例治疗时间[(6.2±0.8)d]明显短于2007年以后的12例[(7.9±1.1)d](P<0.05)。结论神经系统Mp感染表现复杂,误诊率高;WBC正常而NEU比例升高有诊断意义,抗-MpIgM阳性具诊断价值;及时足量敏感大环内酯和(或)喹若酮类药物抗-Mp治疗效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快速乙肝疫苗接种方案对标准方案无反应者的免疫效果.方法:健康受试者分快程序组(n=53)和时照组(n=48),分别按d0,7,14程序和标准程序(mo 0,1,6)三角肌内接种30μg CHO乙肝疫苗,于首针接种后1,3,7,12,24和36 mo分别查抗-HBs滴度等.结果:首针接种后1,3和7mo组1血清抗-HBs阳转率(64.2%,66.0%,61.5%)和抗-HBs保护率(54.7%,54.7%,47.3%)分别显著高于组2(0%,16.7%,52.1%;0%,4.1%,40.1%)(P<0.01):组1全程接种完成率和血清抗-HBs几何平均滴度(GMT)显著高于组2 (100% vs 60.4%;66.8,68.2 IU/L vs 0,5.4 IU/L,P<0.01).3针完成后1 mo无及弱反应者追加1针后两组均为保护反应(100%),组1和组2无反应者分别有54.5%和50.0%阳转.结论:d0,7,14方案接种方便;全程接种完成率高;抗-HBs阳转和GMT峰值出现早.对标准程序弱或无反应者接种4针可提高反应率.  相似文献   
4.
5.
6.
任菊香 《中国疗养医学》2012,21(12):1117-1118
麻疹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病发病率约1‰~2‰[1].在麻疹流行季节,发热、有卡他症状的,应提高警惕,注意辨别成人麻疹等非典型的麻疹[2]. 1 病例摘要 患者,男,17岁,营养中等,平时抵抗力差,外训期间出现发热、全身乏力,体温37.6℃,耳后、面部、颈部出现红色皮疹,当地卫生院以过敏性皮炎用药具体药物不详2d后无疗效,遂来我院,门诊查麻疹抗体IgM阳性,即以"麻疹"收入我科.入院后给予抗病毒治疗,人院第2天皮疹消退,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第4天患者再次发热,体温达39.6℃,给予酒精物理降温及安痛定退热后体温下降到38.2℃,第5天的体温再次升高到39.0 ℃,全身间断性抽搐、两眼上翻、强直性痉挛,历时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自主呼吸减弱,辅以人工呼吸,考虑合并脑膜脑炎,给予抗感染、抗病毒、保护脑细胞等综合治疗,患者病情逐渐好转,25 d后患者出院,遗留记忆和智能减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上一下标牙位记录法在口腔门诊病历书写牙位的效果。方法:在临床口腔各科室的病历中,用上-下标牙位记录法记录牙位。结果:上-下标牙位记录法能准确地标记牙位,尤其在修复科和正畸科病历中,多个牙齿仍然记录在一个标识字符中,易识易记。结论:上-下标牙位记录法完全满足了口腔门诊电子病历记录牙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任麦青  任菊香 《医学信息》2006,19(9):1622-1623
目的 观察克拉霉素对婴幼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有效机制。方法 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相同的基础治疗方法。治疗组用克拉霉素10mg/kg/d,分二次口服;对照组用头胞克肟3mg/kg/d,分两次口服。疗程5~7天。结果 治疗组患儿喘息症状或肺部哮明音消失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克拉霉素除抗感染作用外,对婴儿哮喘有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9.
任麦青  任菊香 《医学信息》2006,19(8):1434-1435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50例加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对照组50例加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5天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咳嗽、气喘、三凹征,肺部罗间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但两组住院天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方法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韩永战 《中国美容医学》2006,15(9):1104-1104
人外貌的戏剧性变化可通过牙弓中个别牙的遮盖、形状和位置的变化而完成。随着更多的在科学上符合解剖学原则的方法的应用,牙科医生不使用非自然的牙齿形态和/或造成在咀嚼系统中非生理的改变就能改变一个人的面部外貌。最重要的是临床医生不必打开患者的[牙合]垂直距离(VDO)以强求面部美容上的改变。与自然的人外貌相协调的保守方法能成功地完成面部美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