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2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肾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危险因素.方法 对582例肾活检穿刺的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慢性肾脏病患者肾活检穿刺术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中心582例患者,肾活检术后轻微并发症17.0%,严重并发症7.4%.术中穿刺次数、血小板计数、术前血压、肾小球滤过率水平是肾活检术后患者严重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B超声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是一种较为安全的诊断方法,肾活检术后严重出血并发症与操作者的熟练程度、术前血压水平、凝血及肾脏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氯氮平是常用的抗精神疾病类药物,长期服用可能出现血糖和血脂代谢障碍、心脏毒性损害、白细胞下降等副作用.急性大量氯氮平中毒可导致昏睡、意识不清、晕厥、肺水肿、低血压、肝损害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大剂量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受体拮抗剂(ARB)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51例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用常规剂量与加用大剂量ACEI及ARB联合治疗的疗效差异,治疗前后监测24小时尿蛋白(UP)、血肌酐(Scr)、血浆白蛋白(ALB)及血脂状况,并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在提高疗效、降低Scr、减少UP、增加ALB及改善血脂状态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剂量ACEI及ARB联合治疗能明显促进各项指标好转、提高疗效、安全性好、可进一步改善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4.
慢性间质性肾炎中NGAL的表达及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慢性间质性肾炎(chron ic in terstitia l nephritis,C IN)患者肾组织中NGAL的表达及NGAL与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观察正常肾组织和C IN患者肾组织NGAL的表达,以及NGAL阳性强度与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程度的关系。结果C IN患者肾组织表达NGAL较正常组增强;其小管NGAL阳性强度与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程度呈负相关。结论NGAL在C IN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脾功能亢进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采取外科脾脏切除术,但手术后可因患者免疫功能减弱,而导致严重的感染。在患者同时合并有尿毒症的情况下采用手术切除部分脾脏.就更大的增加了手术的风险性及影响手术的效果。经股动脉行部分脾脏栓塞术是我科近年来开展的治疗尿毒症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新方法。这种方法既保留了患者的正常脾脏的免疫功能.又达到了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以严重骨病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体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SS(pSS)是指非继发于另一诊断明确的结缔组织病的SS。pSS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轻重亦不同,对于不典型的SS,临床常易漏诊或误诊。本科曾诊治1例以严重骨病、肾小管性酸中毒、顽固性腹泻为主要表现的pSS,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尿毒症获得性肾囊肿并大出血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5岁,因发现蛋白尿11年,维持性血液透析1年余,腹痛2h入院.患者11年前体检发现尿蛋白 、抗核抗体 、狼疮细胞 ,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间断使用激素及环磷酰胺治疗,病情进展,于1年前进人CKD5期,B超检查见双肾萎缩,皮质回声增强,未见肾结石及囊肿.给予每周3次维持性血液透析(透析器采用聚砜膜17R),间断HDF(1次/2周),普通肝素每次30mg抗凝,病情比较稳定,尿量约50mL/d,色黄.无发热、口腔溃疡、关节疼痛、脱发及皮疹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与胆红素吸附治疗盯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5例肝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吸附组(13例)采用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置换组(12例)采用血浆置换治疗,血浆置换量(2500±500)m1/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胆红素、血浆白蛋白、凝血因子X、凝血功能、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inter]eukin-1,IL-1)的浓度变化,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同时观察治疗后不良反应及存活率。结果吸附组及置换组治疗后,胆红素、TNF-α和IL-1β均明显降低(均P〈0.01),吸附组血浆白蛋白、凝血因子X轻度下降,置换组凝血因子X无降低。吸附组无一例发生出血、休克、过敏等严重并发症,置换组1例患者出现过敏性皮疹,1例发热,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血浆胆红素吸附能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肝衰竭患者预后,与血浆置换比较,血浆胆红素吸附无明显不良反应,不受血浆用量限制,无输血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剂量苯那普利及坎地沙坦酯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PN)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31例难治性IPN患者接受大剂量苯那普利及坎地沙坦酯联合治疗,同时口服中等剂量糖皮质激素(GC)。治疗2个月,观察患者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血常规及不良反应。结果联用大剂量苯那普利及坎地沙坦酯2个月,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其中尿蛋白定量提示完全缓解9例(29.04%)、显著缓解10例(32.26%)、部分缓解7例(22.58%)、无效5例(16.12%),总效率为83.88%。各病理类型观察结果显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及IgA肾病(IgAN)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膜性肾小球肾炎(MGN)和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结论大剂量苯那普利及坎地沙坦酯联合治疗对大部分难治性IPN安全有效,其疗效可能因病理类型而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不同型号的肾穿刺针对肾穿刺术后出血风险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纳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和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住院行肾穿刺活检的患者42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型号穿刺针,比较术后出血并发症(血肿、血尿)发生情况。结果 428例患者行肾穿刺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21.0%(90/428),其中血肿发生率为18.9%(81/428),血尿发生率为2.1%(9/428);血红蛋白(Hb)下降中位数为5 g/L,需要输血及介入治疗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0.9%(4/428)。对采用不同型号肾穿刺针患者进行分组(16G组、18G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肾脏病理类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G组、18G组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2.4%(52/232)、19.4%(38/196),其中血肿发生率分别为20.7%(48/232)、16.8%(33/196),血尿发生率分别为1.7%(4/232)、2.6%(5/196),Hb下降分别为6(0,16)g/L、4(0,17)g/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