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一氧化碳(ACOP)中毒并自发性纵隔气肿(SPM)病人临床比较少见,如不及时识别很容易造成误诊,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初就诊患者均首选高压氧治疗,而纵隔气肿为高压氧禁忌,且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并自发性纵隔气肿高压氧治疗很可能使病情加重,甚至有生命危险,因此应早期识别。本文就我院2000年~2007年收治的9例ACOP并纵隔气肿患者临床资料作如下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2.
付盈菊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7):175-176
目的:分析该药中毒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本研究通过回顾性总结本院收治的30例急性乙草胺中毒患者来观察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30例患者全部治愈。无一例死亡,治愈率100%。结论:乙草胺大量使用对人类的影响及其中毒机制、临床特点、治疗等有待大家进一步积累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CRKP)与碳青霉烯类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susceptible Klebsiella pneumoniae, CSKP)的临床感染情况及毒力相关基因分布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9月于唐山市工人医院住院的86例感染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KP)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患者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出86株KP,并根据其是否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耐药,分为CSKP组(n=50)和CRKP组(n=36)。使用全自动微生物药敏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使用黏液拉丝试验鉴定菌株的毒力表型;使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分析菌株的克隆型,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检测荚膜血清型及毒力基因。结果?CRKP主要来源于痰标本,CSKP主要来源于血液标本。CRKP组中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比例(86.11%)明显高于CSKP组(32.00%)(P<0.05)。CRKP组共检测到23种序列分型(sequence typing, ST),其中ST11型比例最高(41.67%);CSKP组共检测到24种ST型,其中ST23型比例最高(12.00%)。CRKP组检测出3株高毒力菌株(8.33%),其中K1型1株(2.78%),K5型2株(5.56%);CSKP组检测出20株高毒力菌株(40.00%),其中K57型7株(14.00%)。CRKP组magA、ybt、kfu基因阳性率明显低于CSKP组(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中,老年患者对CRKP感染率高于CSKP。CRKP以ST11型为主要流行菌株,临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634位点及白细胞介素8(IL-8)-251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及血清IL-6、IL-8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病风险的关系;分析IL水平与其编码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132例NSCLC患者(NSCLC组)作为研究对象,同期1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为基础的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HRM)技术检测IL-6-634C/G及IL-8-251T/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随机选取10%进行基因测序验证,应用ELISA法测定两组血清中IL-6及IL-8浓度。结果(1)NSCLC组血清IL.6(9.56±5.52)ng/L、IL-8(4.25±2.12)ng/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65±2.12)、(1.12±0.83)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携带IL-6-634位点CG和CG+GG基因型人群NSCLC发病风险分别是CC型的1.760倍和1.846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760,95%CI:1.064—2.911,P=0.027;OR=1.846,95%CI:1.149—2.967,P:0.011);IL-8—251位点TA及AA基因者的NSCLC发病风险较TT型患者有所减低,但差异元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与腺癌患者比较,IL-6—634C/G及IL-8.251T/A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NSCLC组中IL-6—634C/G及IL-8—251T/A各基因型患者的血清IL-6及IL-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NSCLC患者血清IL-6及IL-8水平明显升高;IL-6.634位点携带G等位基因的个体NSCLC的发病风险可能增加;IL-6及IL-8的表达水平与IL-6.634及IL-8-251的基因多态性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脓毒症患者外周血miR-326、miR-370-3p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9月唐山市工人医院收治的94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组,同时募集同期体检健康者45名为对照组,脓毒症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无休克组(n=62)和休克组(n=32),根据治疗28 d转归情况分为存活患者(n=70)和死亡患者(n=24);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外周血miR-326、miR-370-3p的表达,比较各组患者miR-326、miR-370-3p表达。结果脓毒症患者心率(HR)、外周血miR-326、miR-370-3p分别为(116.52±10.48)次/min、3.41±0.59、2.45±0.47高于对照组(P<0.001),miR-326、miR-370-3p单独及联合诊断脓毒症的AUC分别为0.822(95%CI:0.746~0.899)、0.784(95%CI:0.694~0.875)、0.881(95%CI:0.822~0.940)。无休克组HR、外周血miR-326、miR-370-3p、PCT、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分别为(114.26±12.52)次/min、3.19±0.47、2.23±0.54、(21.45±4.89)ng/L、(17.84±2.45)分及(6.71±0.84)分低于休克组(P<0.001),存活患者外周血miR-326、miR-370-3p、PCT、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分别为2.95±0.42、2.11±0.38、(24.58±3.76)ng/L、(16.27±3.68)分及(6.23±0.95)分低于死亡组(P<0.001);脓毒症患者外周血miR-326、miR-370-3p分别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呈正相关(P<0.001)。结论 miR-326、miR-370-3p在脓毒症患者异常升高,可能作为脓毒症的早期诊断标志物,并与患者病情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受体拮抗剂(IL‐1Ra)编码基因2018(IL‐1RN‐2018)多态性及血清IL‐1Ra/IL‐1β比值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相关性。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选取85例NSCLC患者作为NSCLC组,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为基础的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 )技术检测IL‐1RN‐2018 T/C基因SNP ,随机选取10%进行基因测序验证,应用ELISA法测定两组血清中IL‐1Ra及IL‐1β水平。结果(1)NSCLC组患者IL‐1RN‐2018基因的TC型、TC+CC型的NSCLC发病风险分别为 TT型的2.646倍和2.315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鳞癌患者与腺癌患者比较,IL‐1RN‐2018 T/C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NSCLC组患者的血清中IL‐1Ra、IL‐1β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IL‐1Ra/IL‐1β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NSCLC组中各基因型患者的血清IL‐1R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RN‐2018的C等位基因携带者的 NSCLC患病风险增加;IL‐1Ra/IL‐1β的降低可能预示NSCLC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与有机溶剂代谢相关酶的遗传多态性是否会影响人类溶剂性脑病(CSE)的患病率。方法研究对象包括CSE患者(n=97)和对照组(n=214)。对照组主要为社会经济背景相近的健康工人,对两组患者中与有机溶剂代谢相关酶类的基因多态性进行了观察,采用的方法为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检测的基因主要包括CYP1A1( MspI 和Ile/Val)、CYP2E(RsaI和DraI)、EPHX1(外显子3的Tyr113His和外显子4的His139Arg)、GSTM1(缺失基因型)、GSTT1(缺失基因性)以及GSTP1(GSTP1*A,GSTP1*B和GSTP1*C等位基因)。结果 CYP2E1*5B突变等位基因(OR 5.8,95%CI 1.8~18.8)和GSTP1*C突变基因(OR 0.40,95%CI 0.17~0.94)的CSE发病率更高。 EPHX1外显子4 Arg139突变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风险低(OR 0.25,95%CI 0.06~1.13)。结论 CYP2E1、EPHX1和GSTP1遗传多态性会改变发生CSE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受体的结构、信号转导及临床意义。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94-01/2006-01关于白细胞介素及其受体的文章,检索词为“Interleukin recepertor”并限定语言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4-04/2006-04关于白细胞介素受体的文章,限定语种为中文,检索词为“白细胞介素受体”。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与白细胞介素受体有关的文章,删除明显无关文献或相关性不强的文献,对剩余文献查找全文,进一步明确其相关性。纳入标准:随机对照研究;实验或临床研究包含平行对照组。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和综述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74篇有关白细胞介素及其受体的文章,31个实验或临床研究纳入标准。排除重复性研究及综述类文章。资料综合:31个研究包括1600例患者和432只动物,分别阐述了白细胞介素受体的结构,信号转导及作用机制,白细胞介素受体与临床疾病如变态反应性、自身免疫性、肿瘤、炎症等的关系。①白细胞介素受体的结构:白细胞介素受体均为跨膜糖蛋白结构,其N端位于细胞外,C端进入胞内,跨膜区为数目不等的氨基酸组成的肽链。②白细胞介素受体的信号转导:包括JAK-STAT途径、Ras-MAPK级联反应途径和p13k途径。③白细胞介素受体与疾病:白细胞介素受体与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器官移植、骨质疏松及某些心肌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结论:白细胞介素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其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其受体完成,白细胞介素受体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对白细胞介素受体的信号转导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有助于阐明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尤其对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付盈菊 《山东医药》2009,49(31):94-95
目的 提高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急性DEACMP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DEACMP好发于中老年人,主要临床表现为智能障碍;首发症状多为行为、精神异常;脑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为广泛不规则慢波,持续性出现;综合治疗加高压氧治疗效果好。结论 DEACMP临床表现多样,脑电图动态监测有助于早期诊断,足疗程高压氧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感染性和自身免疫性炎症中白细胞介素(IL)诸细胞因子IL-1、IL-2、IL-6、IL-8、IL-12、IL-18和IL-4、IL-10、IL-13水平变化及变化持续时间的差异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性免疫法及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于不同时间检测感染性炎症75例(感染组)和自身免疫性炎症74例(自身免疫组)患者血清各因子含量值共8次,比较各因子变化情况及变化持续时间.结果 IL-1、IL-2、IL-6、IL-8、IL-12、IL-18因子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2周后,感染组各因子检测水平开始降低并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自身免疫组多数因子则不能恢复至正常水平;两组各因子异常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IL-10、IL-13因子在两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1~2周后,感染组各因子检测水平开始降低并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自身免疫组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2组间异常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细胞因子异常变化水平,特别是异常波动时间与炎症的性质及结局可能有内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