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老年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5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老年NESTMI患者38例,将入选患者中因各种原因不能服用厄贝沙坦的1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余21例为药物组。对照组给予硝酸酯药物、β受体阻滞剂、阿托伐他汀、拜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等常规治疗;药物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治疗联合厄贝沙坦(150 mg/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治疗后第14天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HGF含量。结果治疗后第14天时药物组血清hs-CRP及Hcy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7天两组患者血清HGF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但药物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4天时HGF水平均较治第7天下降(P<0.05),但两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非NSTEMI患者应用厄贝沙坦2周时可使血清中hs-CRP、Hcy水平明显下降,厄贝沙坦可降低老年NSTEMI患者血清HGF水平。  相似文献   
2.
伴随人口老龄化加速,高龄老年人口比重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致死致残率逐年增高。动脉粥样硬化是各种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发病机制复杂,涉及慢性炎症、内皮损伤、血脂代谢紊乱等过程,目前研究发现遗传、血流动力学、免疫等因素亦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相似文献   
3.
休息辩证法     
平时人们都喜欢说:要劳逸结合,工作别太累了,该休息时要好好休息,要让紧绷的神经放松一下。细想,什么是休息呢?我忽然发现,休息总是相对的。 一个人走路走多了,会希望停下脚步,站着休息一会儿。站着就是休息吗?不。长时间在讲台上授课的老师,站久了也累,最好能坐下休息一会儿。坐着就等于休息了么?也不。那些整天坐着上班的人,坐久了也蛮累的,最好躺下来休息才会舒服。躺下就是休息了吗?也未必。对于一些终日卧床的病人来说,躺着也很累,需要左右翻身、变换体位,恨不能下床站起来走走才好。  相似文献   
4.
1 病例简介患者,男性,16岁,因乏力、频繁呕吐、胸闷3日,于1999年7月27日来诊。入院时T:386℃,P:92次/min,Bp:92/95mmHg,R:18次/min,双肺(-),心界不大,心率92次/min,律齐,余无阳性体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电轴右偏,急性高侧壁心肌梗死,急性前壁心肌梗死,间壁心肌损伤。心脏B超正常,血K :34mmol/L,GOT:845IU/L,GPT:109IU/L,CK:8640IU/L,LDH:16350IU/L。2日前患者因上述症状及手足抽搐在外院就诊,心电图、X-ray均正常,给予静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症状改善,一月前曾有发热病史,体温高达38…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D)发生发展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4年1~3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冠心病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下肢血管狭窄程度,根据狭窄程度将其分为狭窄率≥70%组(n=21)和狭窄率<70%组(n=53)。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年龄及伴发高血压、糖尿病、腔隙性脑梗死、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载脂蛋白A(apoA)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增高等因素,并进行狭窄率≥70%者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1114例入选者检出下肢动脉硬化者74例,检出率为64.9%,平均年龄高于未检出下肢动脉硬化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动脉硬化患者均伴发腔隙性脑梗死。2狭窄率≥70%组≥90岁的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狭窄率<70%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3狭窄率≥70%组伴发高血压、糖尿病、HDL-C降低、HHCY、hs-CRP增高者多于狭窄率<7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伴发apoA降低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Logistic分析表明老年LEASD患者下肢血管狭窄率≥70%与高龄(>90岁)、高血压、糖尿病、HDL-C降低、HHCY、hs-CRP增高密切相关(P=0.033、0.036、0.021、0.028、0.034、0.046)。结论 170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发生率高达64.9%;2 LEASD血管狭窄程度与年龄具有一定的相关性;3高龄(>90岁)、高血压、糖尿病、HDL-C降低、HHCY、hs-CRP增高是预测老年冠心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狭窄率≥70%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7.
心力衰竭(HF)是各种心脏病的终末期表现,众多研究已发现心力衰竭与许多神经体液因子异常有关,但其具体发生的分子机制较复杂,目前并不十分明确,可能涉及各种离子通道、信号转导及能量产生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叶酸、维生素B12、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老年病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住院高龄CHD患者80例,年龄80~98岁,平均(89±3)岁,入选者分为HCY<15μmol/L组(A组)、15μmol/L≤HCY≤20μmol/L组(B组)、HCY> 20μmol/L组(C组)。观察入选患者年龄及血脂等临床生化指标变化,分析各组患者伴发相关疾病差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胰岛素(FINS)、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FINS (m U/L)×空腹血糖(FBG)(mmol/L)/22.5。结果 (1)入选高龄CHD患者80例,A组36例,B组21例,C组23例,各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组患者肌酐、尿酸高于A、B 2组(P<0.05),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BG、超敏C反应蛋白(hs-C...  相似文献   
9.
心脏瓣膜钙化是由多种分子机制共同参与的复杂病理过程,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瓣膜间质细胞表型分化过程是瓣膜钙化的关键环节.脂质代谢异常作为瓣膜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瓣膜局部形成损伤并诱导炎症反应,产生的炎症因子可以促进瓣膜间质细胞发生表型分化.非编码RNA可以从多方面调控炎症反应和成骨分化,影响瓣膜间质细胞表型分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内皮细胞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内皮细胞的损伤和功能变化。方法 54例UA患者为实验组,54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以循环内皮细胞(CEC)作为血管内皮损伤的指示物,血浆内皮素(ET-1)反映血管内皮的功能变化,动态测定患者在入院后48h内的血浆ET-1水平,CEC计数对照组同时测定。结果 实验组血浆ET-1和CEC均在UA早期4h就达峰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随后逐渐下降,48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