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6例,其中39例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47例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结果在治疗24周时,联合治疗组谷丙转氨酶复常率和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66%和68%,显著高于单药治疗组的41%和10%(P〈0.05或P〈0.01);在治疗48周时,联合治疗组HBV DNA转阴率为85%,显著高于单药治疗组的51%(P〈0.01)。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能明显增加HBV DNA转阴率及谷丙转氨酶复常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50例急性酒精中毒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用复方麝香注射液,对照组用纳络酮.结果:治疗组促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具有清醒时间短,高效安全的优点,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救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的疗效。方法:将2005年3月至2008年7月收治的符合ACOP诊断标准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50)采用醒脑静联合纳洛酮联合治疗,对照组(n=48)仅用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中毒至开始治疗时间、开始治疗至神志及肢体运动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自治疗至神志恢复正常时间:观察组(1.8±0.7)h显著短于对照组(3.9±2.8)h,P<0.01;自治疗至肢体运动的恢复正常时间:观察组(2.1±1.4)h明显短于对照组(7.8±3.8)h,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疗效显著,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合用1,6二磷酸果糖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VMC)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及1,6二磷酸果糖治疗VMC5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3.3%,ECG总有效率96.6%,心肌酶改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分别为67.9%、64.3%和7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及1,6二磷酸果糖治疗VMC具有确切效果,可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VMC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院前猝死病例的分析,探讨影响心肺复苏术(CPR)成功的关键因素,以提高院前猝死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3月-2009年9月诊治的院前猝死25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心肺复苏有效7例,占2.75%,康复出院5例,占1.96%.结论:尽早发现猝死病人和尽快进行CPR是复苏成功的关键;医务人员尽快达到现场和有效干预是重要因素;对人民群众普及CPR技术对复苏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AAD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中以疼痛(胸痛、腹痛、肩背痛及下肢痛)为首要症状者26例,高血压24例,双侧肢体血压不对称18例.结论:AAD的临床表现多样,临床医生应重视患者对疼痛性质的描述,掌握AAD临床特点和适当的影像学检查是提高诊断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