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6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我国宪法赋予了公民用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参加诉讼的权利,目的在于实现民族平等、促进民族团结、禁止民族分裂、保护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多样性,进而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通过调查民族语言文字诉讼司法实务,发现当前存在着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诉讼程序混乱、不符合诉讼原理等问题,不利于民族语言文字诉讼权利的实现。究其原因,在于该诉讼制度缺乏程序保障。为了确保民族语言文字诉讼权利的有效实现,应设立“民汉双语诉讼规则”,以为司法机关提供统一的操作规范。民汉双语诉讼规则应该明确民汉双语诉讼的概念、类型以及民族语言文字诉讼权利的内容,并且根据不同诉讼类型有针对性地设置审判语言与诉讼语言的适用规则。  相似文献   
2.
透过比较研究中日民事诉讼法,对民事诉讼模式的理论含义做出论述,针对当前我国围绕民事诉讼模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职权探知主义和辩论主义在职权主义与当事人主义中的位置、辩论主义与职权探知主义的区别、中国民事诉讼模式的现状、确定民事诉讼模式的根据等。最后提出结论:中国民事诉讼中有关人身关系的诉讼采用现有的职权探知主义;有关财产的诉讼,采用缓和的辩论主义。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区别于高中教育与本科教育的特殊形式的教育,也是民族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教学目标是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少数民族各类专业人才,是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有衔接作用的教育.衔接主要是指向专业知识教育衔接,为顺利接受专业知识而打基础.但是由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一直侧重于基础教育却忽略了专业衔接教育,其中作为基础教育的数学、英语等课程教育根本起不到服务于以后专业知识教育的功能,更谈不上服务于社会人才的需求,反而浪费学生的大量精力与时间,预科生课程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信息时代的深入发展,实现了教育资源和社会知识观的转型,在这种信息环境下,高校教师面临诸多的挑战。为了应对挑战,适应教育信息化条件下高等教育的要求,高校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改变教学方法,并重视提升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论述诉讼和解制度在日本民事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地位、诉讼和解率的变迁、辩论兼和解的含义、特征、采用的理由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剖析辩论兼和解制度的后果,得出结论是:如果将此审理方式予以立法化,将会导致牺牲民事诉讼法的公正性与透明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和谐社会中"大调解"司法改革正在进行。"调解"作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部分环节,被大力倡导。诉讼外调解制度、诉讼中调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问题被热烈讨论。尤其是民事诉讼中的调解制度成为焦点。为了保障民事诉讼的公开性、程序保障性,以及民事诉讼程序法存在的意义,本文论证:"调审合一"的审判方式应采取"争议焦点整理后调解"型,如果调解不成可以进行判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