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经济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被动选择还是主观偏好:农户融资为何更加倾向民间渠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农户潜在融资需求的视角,运用Logit和Probit模型对农户意愿性融资渠道选择行为进行分析,判别农户融资过程中更加倾向民间渠道的原因究竟是主观偏好还是被动选择。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基本特征、信贷环境、社会资本以及信贷需求特征变量均显著影响民间融资渠道选择;农户融资选择过程中更加倾向民间渠道是在充分信息条件下被动选择的结果,而非农户融资的主观偏好;以往基于显性信贷需求得出的研究结论,由于忽略了农户潜在融资需求的数据样本和融资选择行为的意愿性特征,因此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产业链网络节点模拟攻击模型,根据2012、2015和2017年中国多区域投入产出表相关数据测度中国地级市产业链韧性指数,并利用中国26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产业链韧性有明显的驱动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中西部城市和市场化发展水平较低城市的产业链韧性促进作用更明显,且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对产业链韧性的促进作用更强;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升城市创新能力来驱动产业链韧性提升。因此,本文认为,应推动数字普惠金融体系化和差异化发展,强化产业链与创新链双链融合,助力实现产业链韧性提升。  相似文献   
3.
在国外高校经济与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基础上,分析国外高校经济与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并将国外成功的经验应用到中国地方综合性高校经济与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在新时代背景下,粗放型发展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农业发展的需求,农业现代化要求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也亟须发展方式的转型与创新。通过构建计量回归模型与耦合协调度模型,运用湖北省各地市2010—2021年的数据开展实证研究,分析农业绿色转型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现状,结果发现:湖北省各地市2010-2021年间绿色农业转型综合指数逐年升高,且上升趋势较大,但是市级差异依然存在;湖北省各地级市2010-2021年间农业质量不断提升,但也出现了极为显著的市级差异分化;农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由最初的发展失调逐步趋向协调,同时东西部的耦合协调程度也呈现出显著差异,西部地区要远远低于东部地区。研究结论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形态的转变,科技自立自强和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选取2004—2018年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高铁开通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以金融集聚为视角分析了其内在的影响机理.实证结果表明:较于未开通高铁的城市,开通高铁的城市区域创新水平更高,且该结果经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金融集聚是高铁开通影响区域创新的内在机制;进一步分区域研究发现,东部地区高铁开通引致金融集聚促进区域创新的效果最显著.因此,我国应持续推进高铁建设,充分发挥高铁开通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应考虑我国东中西部地域差异、资源要素分布不均等问题,加强政策倾斜,逐步完善高铁建设网络,促进城市创新水平提升,稳定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7.
农户正规金融机构信贷违约形成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吉林省3096户农户的田野调查数据及其正规金融信贷记录,对农户信贷违约形成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判别,分析农户正规金融机构信贷违约的形成机理。研究结论表明,其他负债显著提高了农户信贷违约的风险,且对农户信贷违约的边际影响最大,而信息透明度、家庭财务负担、家庭稳定性及家庭持续盈利能力等因素对农户信贷违约风险形成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在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过程中,应该首先从完善农户信息、健全农村金融功能和提高农村生活保障等方面入手,降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形成机会,保证正规金融在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的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8.
覃朝晖  张祎 《商》2012,(21):192-193
武陵民族地区位于鄂西南地区、湘西地区、黔东北地区与渝东南地区交界处,地跨湖北、湖南、贵州、重庆四省市,包括建始县、巴东县等72县市区,且由北向南,紧密相连以武陵山脉为核心的民族区域,该地区为喀斯特地貌,山区特色鲜明,本文根据武陵民族地区的特点,结合相关的理论,探讨武陵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系统耦合模式。  相似文献   
9.
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次债危机的持续深化,全球经济步入衰退,出口大幅下降,要想保持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就要扩大国内的投资和消费市场,本文主要从扩大内需的角度,以西藏的人均消费额为研究对象,找出影响西藏人均消费额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形态的转变,科技自立自强和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选取2004—2018年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高铁开通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以金融集聚为视角分析了其内在的影响机理.实证结果表明:较于未开通高铁的城市,开通高铁的城市区域创新水平更高,且该结果经过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金融集聚是高铁开通影响区域创新的内在机制;进一步分区域研究发现,东部地区高铁开通引致金融集聚促进区域创新的效果最显著.因此,我国应持续推进高铁建设,充分发挥高铁开通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应考虑我国东中西部地域差异、资源要素分布不均等问题,加强政策倾斜,逐步完善高铁建设网络,促进城市创新水平提升,稳定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