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经济   1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从当前国际关系、世界经济、全球和区域多边及双边贸易体制、国际分工、国际竞争战略等多个领域的深刻变化,概略分析了我国当前和未来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的突出特点和主要趋势;提出了世界经济的中国因素和中国经济的世界因素在迅速增大,面临机遇和挑战大量增多的国际经济环境,我们必须同时增强机遇观念和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经纬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2006年世界经济预计增长5.1%,成为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第三个增幅超过5%的年份,2007年将有所缓行,但即使降至4.9%甚至3.5%,自2003年开始的这一轮增长周期的增幅和延时性也是30多年来最好的。究其原因,是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世界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增强了耐冲击能力,主要经济体尤其是发展中大国和转轨经济大国本土经济国际化在与经济全球化浪潮交汇互动中充分地发挥了比较优势,推动了全球范围的资源配置优化和配置效率提高。同时,这也循环积累起了“全球失衡”。但与历史上的失衡相比,当前的“全球失衡”使美国全球经济“火车头”地位进一步增强,发展中大国群的“引擎”作用逐步显现。因此,具有更长久的可延续性,利益相关方也具有更大的可承受和可以接受的程度。如果“利害关系者”能进行互利共赢的协同调整,不仅能使降低纠正失衡的成本,而且将迎来一个更加平衡和更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经济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长三角经济国际化为例分析了迄今我国开放观的成效与局限。接着,提出了新开放观的核心问题是经济增长理念和方式。最后,从五个方面论述了树立新开放观的基础与目标要点:对跨国公司实行“参与”和“承接”并举策略、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由“引资”转向“选资”、“走出去”建立战略资源基地、工业化形态与景观形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6.
7.
朱乃新 《浙江经济》2006,(10):27-29
以科学发展观革新开放观,核心是转变增长理念和增长方式。新开放观要求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加快构建外向型经济发展与经济集约化增长的良性互动的机制。[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2003年春以来,全球经济继续缓慢而曲折地复苏。随后几个月发生了美英对伊拉克的战争,引起对国际油价暴涨和供应安全的紧张;亚洲爆发“非典”,引起疫情蔓延的担忧。但是,迅速结束的战争和有效的疫情控制,消除了这两大冲击和抑制经济复苏突出因素。同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行业协会存在着布局结构不合理、经费缺乏、政会不分、职能不到位、机制不活、人员结构亟待优化等问题。应健全相关法规、规章、制度 ;推进“政会脱钩” ;加快组建新型行业协会 ;调整行业协会布局结构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职能 ;支持行业协会自主办会 ;采取具体、有效措施 ,促进行业协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增长方式是微观的“技术经济”问题,也是宏观的“社会经济”问题,它决定着增长能否带来发展或带来多大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以加工贸易和吸纳外商投资为主,发展外向型经济,增长效应显著。但资源浪费和流失相当严重,有使比较优势被锁定而产业技术水平长期低端化的危险。本文认为应从四个方面促成外向型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良性互动:对跨国公司实行“参与”和“承接”并举策略,加快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由“引资”转向“选资”,“走出去”建立战略资源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