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邸华 《甘肃林业》2011,(6):29-30
位于河西走廊南端的祁连山是我国著名的高大山系之一。从祁连山发源的3大水系56条内陆河流,养育着460多万河西人民,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母亲山"。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  相似文献   
2.
邸华  贺晓香 《中国林业》2012,(14):59-59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祁连山脉东中段的北坡、甘肃西南部,东起天祝县与永登县相邻,西至玉门石油河脑,南与青海省的互助县、门源县、祁连县为邻,北部紧依河西走廊。保护区地跨武威、金昌、张掖3市8县(区),区内总人口68.56万,其中农业人口63.67万,占92.87%。区内大多数乡村分散生活于林农交错地带,民族多样,主要有汉、藏、裕固族等,其中裕固族是仅分布在甘肃省的少数民族。一、林区经济发展现状祁连山国家级保护区林区经济集中分布于天祝、肃南2县,林区经济仍沿袭传统的耕作方式,以农林牧业生产为主。据天祝县和肃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5年天祝县实现  相似文献   
3.
青海云杉群落优势种群空间格局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海云杉群落中用GPS定位设置样地16个、样方256个,研究甘肃祁连山林区青海云杉林优势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青海云杉群落优势种的空间分布格局为集群分布;不同类型以及同一类型在不同的海拔高度的格局类型不尽相同,草类—青海云杉林逼近泊松分布,苔藓—青海云杉林有逼近泊松分布的趋势,混交林和其他类型为集群分布;不同类型优势种群的集群强度依次为:青海云杉混交林>灌木—青海云杉林>马先蒿—青海云杉林>苔藓—青海云杉林>草类—青海云杉林。苔藓—青海云杉林中优势种群在2 777~2 800 m为显著均匀分布,2 830~3 050 m为显著集群分布;草类—青海云杉林中优势种群在2 660~2 680 m为均匀分布,3 050~3 110 m为显著集群分布;混交林中青海云杉种群随海拔升高,集群强度增大,始终为显著集群分布;灌木—青海云杉林在低海拔(2 730 m)为均匀分布,在高海拔(2 880 m)为集群分布。青海云杉群落的进展演替过程依次为:青海云杉混交林、灌木—青海云杉林、草类—青海云杉林、马先蒿—青海云杉林、苔藓—青海云杉林。  相似文献   
4.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是甘肃省面积最大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保护区,地跨天祝、肃南、古浪、凉州、永昌、山丹、民乐、甘州八县(区)。下设22个保护站,155个护林站(点),21个森林公安派出所,3个木材检查站,共有林业职工1466人。1988年,保护区管理局成立以来,始终把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作  相似文献   
5.
选取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区内的海潮坝水库、窟窿峡水库、冰沟河天池和天祝三峡森林公园的朱岔峡溪流、焉支山森林公园的焉支峡玉溪、大野口森林公园雪峰下的无名溪流6个样地,对其水体的pH值、溶解氧(DO)、电导率(EC)和五日生化耗氧量(BOD5)指标进行了长达3年的监测,结果表明:随游客干扰强度的增加,保护区水体的pH值和溶解氧(DO)含量下降,电导率(EC)和五日生化耗氧量(BOD5)上升,污染程度增大。  相似文献   
6.
祁连山北坡草类-青海云杉林优势种群分布格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祁连山林区中、东段草类-青海云杉林调查,用格局指数法测定格局指数C,并进行t检验,用聚集强度指标:丛生指标I、扩散型指数Is、负二项参数K、Cassie指标CA、聚块性指标L,分析了青海云杉种群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祁连山中段青海云杉种群呈聚集分布,再计算聚集均数λ,证明造成种群聚集分布的原因是种群生物学特性与环境的共同作用。祁连山东段青海云杉种群呈均匀分布、均匀分布向随机分布的逼近,主要是由种群个体间的竞争造成的,种群在一定空间内个体扩散分布呈Poisson分布。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植物腊叶标本是辨认植物的第一手材料,采集和制作腊叶标本是教学、科研、资源调查及学术交流等不可缺少的技术环节。探析了能够保留植物原真生态的植物腊叶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8.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火源特征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火灾或火情的发生主要由人为火源引起。火源主要产生于冬春季节,特别是在春季。火源空间分布多发生在阳坡地、林缘的草灌地。当前火源管理的重点应为非生产性人为火源。根据火源特点,提出了火源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于1988年成立以来,旗帜鲜明地坚持生态建设、生态教育、生态保护三位一体的建设原则,依法保护管理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10.
<正>祁连山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的交会处,独特的地理区位使这里成为物种荟萃之地。加上森林、湿地、草原、荒漠等多样的生态系统,使得这里不仅物种丰富,且物种极具高原特征。一半的祁连山特有植物为青藏高原特有种祁连山的植物多样性丰富。我们这支来自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团队,连续5年对祁连山青海片区进行植物多样性考察,采集了近3000份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