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25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0 毫秒
1.
野牡丹属植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野牡丹属植物全世界有100种,中国9种。本文对野牡丹属植物的研究现状,包括系统演化与区系地理、生物学、药物学、园林学、繁殖育种、资源调查等方面进行了概括,并对该属植物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
海南省南部冬季西瓜整枝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南省南部冬季西瓜栽培的单蔓整枝、双蔓整枝、三蔓整枝法及不整枝为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裕友黑美龙和台湾新一号的叶片数、抗性、坐果数及产量均以三蔓整枝法较好,三蔓整枝法适合海南南部冬季西瓜整枝.  相似文献   
3.
马兰挥发性成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将马兰植株用水蒸气蒸馏所得的挥发油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 ,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出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最后 ,从马兰中鉴定出了 1 8种成分。  相似文献   
4.
黄花蒿试管苗再生途径及多倍体诱发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为建立黄花蒿品种改良及微繁殖技术体系,以黄花蒿嫩茎、叶为外植体,研究了蒿体培养、试管苗再生途径和多倍体诱发技术.结果表明,在只含6—BA的培养基上,外植体愈伤组织通过胚状体途径发育成植株;2,4—D与6—BA配合使用时形成致密的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转入含细胞分裂素的分化培养基上培养,产生不定苗;带腋芽茎段培养在附加6—BA或KT培养基上,腋芽增殖快,可建立胶芽微繁体系;用0.05%的秋水仙碱溶液浸泡带芽点愈伤组织48h,诱发串达60%,并获得了2n=4x=36的多倍体试管苗.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中国范围内频繁发生洪涝灾害,长江中下游地区为重灾区之一,洪水环流对江河湖岸不同地形产生冲刷作用,是长江决堤右岸多于左岸及大堤决口常始于堤面的主要原因,为了有铲抑制洪流的破坏作用,对长江沿岸的生态环境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沿江胡岸分布的适于营造护岸植的植物近100种,其中具抗洪作用的优树种12种,据此提出了因地制宜选用适合树种,营造防洪护堤防护林的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6.
斑地锦与地锦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月营养生长期、7月开花前期、9月果期的斑地锦与地锦为材料,比较它们的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差别.结果表明,斑地锦的总黄酮含量均低于地锦;开花前期斑地锦总黄酮含量为20.28~22.23 mg/g,地锦的为34.67~37.50 mg/g;斑地锦提取液还原力明显弱于地锦,并与总黄酮含量呈正相关;两者在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上差别不大,斑地锦提取液含量为1 mg/g时,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为54%,地锦的为56%;斑地锦提取液含量为10 mg/g时,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为89%,地锦的为92%.  相似文献   
7.
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地菍多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地蒸多倍体的可行性.[方法]以秋水仙素作为诱变剂,对地菍无菌试管苗丛芽进行多倍体诱导,研究秋水仙素浓度、处理方法和处理时间对地菍组培苗丛芽诱导效果的影响.经纯化和鉴定后,分析地菍多倍体的外部形态和叶片气孔特征.[结果]采用混培法用0.1%秋水仙素对地菍处理14 d的诱导率达28%,明显优于浸泡法.秋水仙素浓度对地菍染色体的加倍率影响显著.采用不定芽技术切取变异株顶芽继代5次后,可得到纯合四倍体地菍植株,染色体数目为2n=56.与正常二倍体相比,四倍体地菍植株表现出多倍体巨大型特征.[结论]采用混培法用0.1%秋水仙素处理地菍试管苗丛芽21 d,可获得最好的诱导效果.  相似文献   
8.
薯蓣皂苷元测定方法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薯蓣皂苷元是薯蓣皂苷的水解产物,它是许多重要甾体激素的重要前体物质。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薯蓣皂苷元的分析测定方法。薯蓣皂苷水解为薯蓣皂苷元的方法有常规酸水解法和两相溶剂法等,当前含量测定常用的方法有重量法、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等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湖南省广泛分布的山莓实地踏察和生态习性观察表明,山莓系荒地的一种先锋植物,耐贫瘠,适应性强,属阳性植物.在林缘、山谷阳坡生长,有阳叶、阴叶之分,是湖南省植被的一个广布种.叶的解剖结构为典型的双子叶植物二面叶,由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和维管束组成.叶柄由表皮、基本组织和维管束组成.叶片显著特点为:第一,单细胞表皮毛的数量多于腺毛.腺毛头部大略为球形,多细胞柄部较长,由一行或两行细胞组成.第二,幼叶、阴叶栅栏组织呈“小丘”状,阳叶栅栏组织细胞体积较小,排列紧密,孔隙度小,海绵组织疏松,气下室空腔大.第三,主脉、叶柄的厚角组织和薄壁细胞内多数有晶簇,成含晶异细胞.  相似文献   
10.
地菍离体培养植株再生及其栽培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蒋道松  李玲  熊碧罗  李娈 《园艺学报》2007,34(3):787-790
地菍叶片离体培养研究结果表明: 诱导愈伤组织最佳的培养基为MS + 1 mg·L-1 2, 4-D + 0.2mg·L-1 6-BA + 5%蔗糖+ 0.6%琼脂和MS + 2 mg·L-1 2, 4-D + 0.2 mg·L-1 6-BA + 5%蔗糖+ 0.6%琼脂; 丛生芽分化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 + 2 mg·L-1 6-BA + 0.3 mg·L-1 NAA + 5%蔗糖+ 0.6%琼脂; 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MS + 1.5 mg·L-1NAA + 0.5 mg·L-1 2, 4-D + 5%蔗糖+ 0. 6%琼脂和MS + 0.5 mg·L-1 6-BA + 2mg·L -1 NAA + 5%蔗糖+ 0.6%琼脂。栽培观赏研究表明: 盆栽最佳温度为28~32℃; 最佳基质为泥炭土+蛭石(2 ∶1) 和腐殖土+蛭石(2 ∶1) ; 坪栽最佳肥料配比为N ∶P ∶K = 114 ∶112 ∶1, 最佳土壤为腐殖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