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静  刘晓静  程甜甜  童长春  汪雪 《草地学报》2021,29(9):1941-1949
为探讨不同氮效率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叶特征差异及其对产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4个不同氮效率紫花苜蓿品种(‘LW6010’、‘甘农3号’、‘甘农7号’和‘陇东苜蓿’)和2个施氮处理(0,103.5 kg·hm-2),对比研究不同氮效率紫花苜蓿的叶特征及其生产性能,并采用通径分析法探讨叶特征各因子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施氮和供氮103.5 kg·hm-2时,‘LW6010’的叶面积、比叶重、叶片数、叶蛋白含量、维管束、韧皮部、木质部面积、导管数量和总产量显著大于‘陇东苜蓿’。通径分析表明,‘LW6010’叶特征各因子对产量的影响依次为:叶面积>叶重>叶片数>叶增量>比叶重>叶茎比。综上,紫花苜蓿的叶特征在不同氮效率品种间存在差异,无论氮水平高低,氮高效紫花苜蓿品种‘LW6010’叶特征综合表现总是优于‘陇东苜蓿’。利用通径分析发现,紫花苜蓿叶特征各因子中叶面积和叶重的产量效应最突出。  相似文献   
2.
紫藤扦插繁殖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紫藤为试材,设置梯度浓度为0、500、1000、1500、2000mg/L萘乙酸(NAA)处理液,探究不同浓度速蘸处理对紫藤嫩枝扦插生根率的影响。结果显示:NAA处理液浓度为1000mg/L时紫藤插穗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高达90%。将生根的扦插苗再移植到大田进行炼苗,可大幅度提高苗木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揭示我国不同地区流苏树(Chionanthus retusus)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更好地为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地区的7个流苏树天然群体的62份样品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  结果  (1)7个流苏树天然群体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8对SRAP引物共扩增出1 728条清晰条带,其中1 649条具有多态性,PPB(多态性条带比例)为95.43%;群体间的有效等位基因数为 1.213 7,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 0.153 7,Shannon’s信息多样性指数为0.268 0。(2)流苏树天然群体存在较高水平的种群内遗传变异和较低水平的群体间遗传变异(Gst = 0.133 6),7个流苏树天然群体间存在较高水平的基因交流(Nm = 3.243 7)。(3)流苏树群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898 0 ~ 0.973 6之间,平均值为0.934 4,经Mantel检验(r = 0.288,P = 0.205)及群体间的聚类证明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无明显相关性;62份流苏树初级种质聚类结果表明大部分种质表现为同一群体的多数个体聚在一起,部分种质存在不同群体间的个体聚在一起的现象,表现出群体间遗传变异相对稳定而种群内的遗传变异水平相对较高的特点,与基因多样性分析结果一致。  结论  综合多因素分析推测,太行山地区可能是我国流苏树种质资源的主要产区。   相似文献   
4.
鲁中南山丘区坡面产流产沙与降雨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求鲁中南山丘区坡面侵蚀规律,选取山东省泰安市药乡小流域,以4个坡面径流小区的降雨、径流、泥沙实测资料为基础,探究不同措施下各小区产流产沙的差异性和导致产流的降雨量临界值,并利用相关分析方法探究径流泥沙与降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导致径流产生的降雨量临界值表现为裸地农地草地,草地临界降雨量分别比梯田种植、横坡种植、裸地高0.2,2.8,3.8mm;(2)在相同的降雨条件下,各小区产流产沙均为裸地最大,其中产流量约为农地的1.3~4.3倍,约为草地的2.8倍;产沙量约为农地的3.1~10.4倍,约为草地的77.6倍;产流开始时间以裸地最早,草地最晚,二者之间相差37min,结束时间正好相反;(3)通过对不同降雨因子与产流产沙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除降雨历时(D)外,其它降雨因子均与产流、产沙量有较好相关性,其中与降雨量(P)相关性最强。  相似文献   
5.
为保存、获取大量优质杜梨古树种质资源,以当年生杜梨幼苗为砧木,接穗采用年前采自不同种源地的优质杜梨古树枝条,采用插皮接法和双舌接法2种方法于今年1月和3月进行嫁接试验.结果显示,采用插皮接法于3月嫁接的成活率达到86%,嫁接成活的杜梨新梢株高年均生长量与新梢直径年均生长量最大,分别为85和1.20 cm.综合嫁接成果率与成活植株生长情况来看,该项技术以插皮接法最好,嫁接时间以3月为最佳,砧木应选择当年生杜梨实生苗.  相似文献   
6.
以美国红枫为母本,我国原产的元宝枫为父本,采用直接授粉法、切除柱头法、切除柱头加化学试剂法3种方法在温室条件下,用超低温保存的元宝枫花粉对带有花芽的离体美国红枫枝条进行授粉实验;子房发育约20~25d之后,分别采集经不同处理的子房对其进行表面灭菌处理后,接种于1/2MS+6-BA(0.01mg/L)+NAA(0.1mg/L)的培养基上进行胚抢救培养。结果表明:含水量为12.2%的花粉经超低温保存一年之后,保持着与新鲜花粉相当的活力。3种不同的授粉方法中,生长情况最好的为直接授粉法,切除柱头加化学试剂法次之,而切除柱头发效果最差。通过胚抢救技术获得了一定量的杂种后代株系。  相似文献   
7.
为了查清山东省杜梨古树资源状况,采用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的方法,对山东省内杜梨古树的数量、分布、生长现状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山东省现存杜梨古树37株,其中一级古树有3株,二级古树5株,三级古树29株,树龄最大的达900年.杜梨古树多人为栽植,零星分布,主要分布在鲁西南、鲁西北的平原地带和地势较为平坦的胶东丘陵区,涉及全省10个地市,25个县、区.目前山东省杜梨古树整体生长状况不容乐观,16株古树遭受不同程度的病虫害,2株死亡,3株被砍伐.建议在今后古树保护中加强宣传、落实杜梨古树挂牌保护和管护责任制工作、针对性制订杜梨古树保护措施和科学利用杜梨古树资源.  相似文献   
8.
山东药乡小流域降雨径流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掌握山东山丘区水土流失动态规律,选取泰安药乡小流域东沟集水区,以2013—2014年降雨、径流等实地观测数据为基础,利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方法探究降雨、径流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药乡小流域东沟集水区的降雨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78.7%~92.6%的降雨集中在雨季(6—9月),年内分布极不均匀,侵蚀性降雨占总降雨的82%左右,且以大雨和暴雨为主。从雨型来看,2013年暴雨占当年降雨量的52.5%;2014年大雨和暴雨分别占降雨量的30.0%和38.1%。产流也集中在雨季,且呈周期性变化;降雨量与最大30min雨强、洪峰流量、总径流量都显著相关;产流的主控因子为降雨量、降雨历时、最大30min雨强;该流域径流对降雨的响应十分敏感,虽然径流量峰值滞后于降雨量峰值,但滞后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9.
较详细地描述了元宝枫雄花、两性花的形态特征,通过4年连续观测元宝枫种群中雄花、两性花的分布比例及相互转化情况,发现元宝枫种群中存在S型和D型2类个体,其中D型个体约占40%。元宝枫花性年度间呈动态变化现象,可由两性花植株完全转变为雄花植株,因此其结实小年不是因为成花减少,而是出现花性转变,据此推测元宝枫花的性别决定可能存在新机制。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药乡小流域侵蚀性降雨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究山东省药乡小流域侵蚀性降雨分布特征,本研究选择裸地坡面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小区观测法得到的降雨、径流以及泥沙等资料,通过频率分析法拟定研究区侵蚀性降雨标准,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从时间、降雨强度、降雨侵蚀力角度分析侵蚀性降雨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该研究区侵蚀性降雨标准为降雨量17.3 mm;2)7月份侵蚀性降雨场次、降雨量、径流量和产沙量占侵蚀性降雨比例为42.31%、45.71%、85.78%和97.97%,其他月份侵蚀性降雨分布较少;3)大雨、暴雨以上侵蚀性降雨,高降雨强度型降雨场次分别占相应雨量等级比例为60%和100%,其产沙量所占比例分别为75.07%、100%;4)降雨侵蚀力>1000MJ·mm/(h·hm2)侵蚀性降雨产沙量占侵蚀性降雨比例为95.26%,其径流深是≤1 000 MJ·mm/(h·hm2)侵蚀性降雨3倍以上.以上研究表明,研究区侵蚀性降雨标准为17.3 mm,其主要分布在中雨以上雨量等级,造成严重土壤侵蚀的侵蚀性降雨多为高降雨强度型降雨或降雨侵蚀力>1 000 MJ·mm/(h.hm2)的降雨,且其多分布于7月份.本文结果有助于研究区小流域侵蚀性降雨规律分析以及土壤侵蚀规律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