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6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土壤外源施入两种不同价态的硒(Se~(4+)、Se~(6+))对芥菜生长及富硒量的影响,为富硒蔬菜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外源施Se~(4+)处理组中,低浓度促进芥菜的生长,高浓度则抑制生长,总体表现为随浓度增加促进芥菜生长,除根长外,株高、叶片数、根粗指标均高于对照处理(CK),单株质量极显著高于CK,其中Se~(4+) 浓度为10.0 mg/kg时对芥菜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在外源施Se~(6+)处理组中,也表现出低浓度促进芥菜生长,高浓度则抑制生长,总体表现为随浓度增加抑制芥菜生长,当Se~(6+)浓度高于10.0 mg/kg时对植株有毒害作用,各农艺性状指标表现出抑制效应。芥菜总Se含量均随外源硒Se~(4+)、Se~(6+)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其中施用Se~(4+)芥菜的总Se含量与CK差异不显著,而Se~(6+) 各处理除浓度1.0 mg/kg外,芥菜的总Se含量均极显著高于Se~(4+)各处理和CK。综合分析认为,外源Se~(4+)的添加比Se~(6+)更能促进芥菜生长,并且能使芥菜对硒的富集控制在较安全范围内。在富硒芥菜生产中,建议以Se~(4+)作为外源硒,且浓度以1.0 mg/kg为宜。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施肥对泡核桃结实及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刚挂果的泡核桃进行连续3a施肥处理。设置5个施肥处理:(1)不施肥;(2)4.0?kg复合肥(15-15-15)/株;(3)3.0?kg复混肥(8-10-12)/株+50g硼砂/株+50g硫酸锌/株;(4)4.0?kg复混肥(8-10-12)/株+50g硼砂/株+50g硫酸锌/株;(5)5.0kg复混肥(8-10-12)/株+50g硼砂/株+50g硫酸锌/株。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提高核桃单树果数、总果实重、总果仁重、核桃仁总氨基酸和核桃仁蛋白分别达对照组的318.18 %-572.72 %、384.83 %-752.32 %、406.96 %-775.42 %、16.64 %-23.47 %和17.36 %-22.22 % ,但不同处理间的核桃仁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施肥可以显著提高核桃不同部位叶片中的氮、磷、钾、锌和硼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核桃果实数和果实重与核桃上部叶片磷、钾含量、核桃下部叶片硼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核桃果仁重与核桃叶片磷、钾含量和核桃下部叶片硼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核桃仁总氨基酸含量与核桃下部叶片氮、磷含量、核桃下部叶片的钾和硼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核桃仁蛋白含量与核桃叶片磷、核桃上部叶片的锌和核桃下部叶片的硼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核桃仁脂肪含量与核桃叶片养分含量相关性不显著。综合核桃产量和品质指标,研究表明施用有机质含量为15%的4.0 kg复混肥(8-10-12)/株+50g硼砂/株+50g硫酸锌/株的效果最佳,该施肥配比可在凤山核桃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4.
为给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及核桃套种高效种植模式提供科学依据,设计了6种套种处理,分别为核桃单种、核桃/玉米/红薯、核桃/玉米/绿豆、核桃/美洲菊苣/红薯、核桃/美洲菊苣/绿豆、核桃/芝麻/绿豆,并对所有处理的土壤基本理化性状、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套种作物并未引起土壤养分流失,但会降低土壤pH值;核桃/玉米/绿豆处理的土壤养分全量及有效态含量均高于核桃单种处理,核桃套种绿豆处理的土壤全氮及碱解氮含量均高于核桃单种处理;除放线菌数量及核桃/美洲菊苣/绿豆的细菌数量外,套种作物处理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均高于核桃单种处理,除核桃/美洲菊苣/绿豆的土壤纤维素酶活性外,套种作物处理的土壤纤维素酶活性、脲酶活性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核桃单种处理,整个试验过程中美洲菊苣未发芽,故套种美洲菊苣的处理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低于其他套种作物处理。因此,采用核桃套种经济作物有较好的养地效果,有利于核桃产业可持续发展,但在耕作中应注意施加有机肥以避免化肥施用过多而造成土壤酸化。  相似文献   
5.
不同施肥技术对烟草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木薯皮、鸡粪在蔗区套种模式中的还田施用效果,分别设置化肥配施木薯皮(T1)、配施鸡粪(T2)、配施半量木薯皮和半量鸡粪(T3)3个处理,以甘蔗单种化肥处理(CK1)或甘蔗套种花生化肥处理(CK2)为对照,比较各处理作物产量、品质、效益及花生秸秆还田后土壤肥力的变化。结果表明,T1、T2、T3与CK2相比,大大增加了花生产量、纯收益,花生秸秆还田后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明显提高;T1处理的纯收益最高,比CK1处理增收花生3720.9 kg hm~(-2),增加纯收益17675.4元hm~(-2),但该处理对花生粗脂肪及甘蔗产量有一定负面影响;T2处理的花生产量、总效益和花生秸秆还田后的土壤速效氮磷钾、有机质含量最高,比CK1处理增收花生4270.8 kg hm~(-2);T3处理比CK1处理增收花生3904.2 kg hm~(-2),花生粗脂肪含量达51.3%,增加纯收益17442.15元hm~(-2),还提高了花生秸秆还田后的土壤速效氮磷钾、有机质含量。综合考虑,甘蔗套种花生(化肥配施半量木薯皮和半量鸡粪)是较好的种植和养分管理模式,值得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7.
利川马mtDNA Cytb基因遗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CR和生物信息技术,对22匹利川马线粒体DNA Cytb基因全序列的遗传多态性及系统进化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利川马的Crtb基因全序列为1140 bp,并且检测到9种单倍型和26个核苷酸多态位点,约占所测核苷酸总长的0.53%.利川马mtDNA Cytb基因单倍型多样度为0.840 0,核苷酸多样度为0.0486.表明利川马mtDNA Cytb基因遗传多态性较丰富.根据mtDNA Cytb基因序列构建的NJ树,发现利川马是多起源的物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广西热带、亚热带花生种植区适合施肥技术.[方法]设置不施肥、施化肥、化肥配施鸡粪、化肥配施猪粪、化肥配施牛粪5个处理,研究化肥基施和追施条件下对不同品种花生的生长、养分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粪肥的施用促进了磷钾养分向果实转化;追施化肥会让花生徒长,最终增产不明显或导致减产.在基施和追施化肥前提下,配施鸡粪能促进花生前期生长并显著提高花生生物鲜重,其效果最好,但配施牛粪的花生产量、品质综合表现最佳.桂花771的花生干荚果和干仁产量稍低于桂花30,但出仁率、脂肪含量更高,两者理论产油量相当.[结论]广西花生生产中施肥应全部用作基肥.  相似文献   
9.
克隆稀有鮈鲫芳香化酶基因(cyp19a和cyp19b)片段,半定量方法检测其组织表达特异性,实时定量PCR检测2基因在孵化后18~50 d幼鱼的发育阶段表达情况,对成鱼进行3 d的乙炔基雌二醇(EE2,1 nmol/L)和壬基酚(NP,1μmol/L)药物暴露试验,实时定量PCR检测它们对2个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克隆获得759 bp的cyp19a和407 bp的cyp19b片段,cyp19a主要在卵巢中表达,cyp19b主要在脑中表达。在幼鱼发育阶段,cyp19a的表达没有显著差异,cyp19b在38 d后出现明显的下降;成体稀有鮈鲫cyp19a受到EE2极显著抑制(0.23倍,P<0.01),但NP抑制效果不显著(0.59倍),cyp19b在EE2和NP暴露后都有上调的趋势(1.83、1.02倍)。说明cyp19基因可以作为EDCs的作用靶分子,有助于对高等脊椎动物包括人类进行预测和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蒙古马mtDNA D-loop区247bp序列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探讨蒙古马的起源。【方法】采用PCR方法、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将本试验所测得的21匹蒙古马的mtDNA D-loop区序列,与GenBank中公布的43条蒙古马的对应序列,及世界范围内家马、普氏野马和内蒙古地区古马的mtDNA D-loop区序列一起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蒙古马具有39种单倍型,37个多态位点,核苷酸多样度(π)为0.02756±0.00967,单倍型多样度(h)为0.979±0.007,表明蒙古马mtDNA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引用世界家马、古马、普氏野马和蒙古马共1074条mtDNA D-loop序列及本研究中21条mtDNA D-loop序列,共同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蒙古马分布于A、B、C、D、E和F支系。【结论】蒙古马为多重母系起源,且与国内古马的母系起源几乎一致,推测蒙古马可能是中国北方家马的重要母系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