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1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锈色粒肩天牛Aprionaswainsoni(Hope)属鞘翅目,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白条天牛族,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钻蛀性害虫。为国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该虫20世纪80年代末传入我市,至90年代逐渐蔓延成灾,严重影响了我市城镇绿化成果。为此,我们对该虫的发生危害及治理对策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潍坊市是沿海开放城市 ,辖 4区 2县 6市 ,林地总面积 3 0万hm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林业产业化战略的实施 ,我市对内、对外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调运日益频繁 ,一些新的危险性病虫害相继传入我市 ,并蔓延成灾。为使检疫工作有的放矢 ,应制定切实有效的控制、封锁和扑灭措  相似文献   
3.
双条杉天牛的发生及防治检疫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双条杉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危害侧柏和圆柏属树木 ,是一种毁灭性蛀干害虫 ,为国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该虫自 2 0世纪 80年代末传于我市 ,近几年因高温干旱 ,危害呈逐年上升趋势 ,有虫株率平均在 1 9% ,被害树单株虫口 8~ 1 78头 ,平均 4 3头 ,被害树木死亡率高达 30 % ,严重影响了我市造林绿化和旅游业的发展。为此 ,我们对该虫的发生危害及治理对策进行了研究 ,现报道如下。1 发生危害特点双条杉天牛 (Semanotusbifasciatus)是弱寄生害虫 ,在我市 1年发生 1代 ,以成虫在被害木的边材处越冬。来年 3~ 4月间成虫咬一扁圆形的羽化孔钻出…  相似文献   
4.
美国白蛾幼虫逃匿现象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美国白蛾1~3龄幼虫,在脱皮扩大网幕的过程中,有一部分能自行逃匿,自然的环境中逃匿率达10.06%。美国白蛾的幼虫逃匿性,使我们在防治检疫过程中,要采取一些相应的办法,达到控制美国白蛾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谈谈小蠹虫检疫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蠹虫是小蠹科类昆虫的总称,已知有3000种,广泛分布于全世界.我国约有小蠹虫500种以上,大部分是林木的重要害虫,主要危害生理衰弱木和濒死木.有的能侵害健康木,促使林木成片死亡.有的还是世界性检疫对象,影响林业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城市群中部,气候属暖温带东亚季风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多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条件,为林业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全市现有林地30万hm^2,林木覆盖率23%,林木蓄积量610万m^2,林业年总产值34亿元。近年来,多种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相继传人,有的普遍发生并造成严重危害,给当地林业生产和森林健康及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7.
双条杉天牛生物学特性观察与防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双条杉天牛为国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危害侧柏和圆柏属树木,是一种毁灭性蛀干害虫。该虫自20世纪80年代末传人潍坊市,因连年高温干旱,危害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潍坊市分布面积已达13万多公顷。据在受害严重的青州市、临朐县林区调查,有虫株率平均为19%,被害树单株虫口8-178头,平均43头,严重影响了潍坊市特别是青州和临朐两县市造林绿化和旅游业的发展。为此,我们从1993年起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经过10多年的调查研究,基本掌握了双条杉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危害规律,为科学防治提供了可靠依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该项研究 ,旨在摸清刺槐、榆树、八里庄杨、新疆杨、毛白杨等几个树种 ,在土壤含盐量不同的条件下 ,其高、径、材积的生长变化规律 ,从中筛选优势树种 ,为制定盐碱地区的林业生产方案和措施 ,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三种啄木鸟的繁殖习性及对昆虫的取食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啄木鸟生物学特性的进一步观察,对啄木鸟巢区的概念,二次产卵的功能和育雏期间亲鸟的觅食规律以及啄木鸟的食性特点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并对啄木鸟(主要是大斑啄木鸟)凿伤健康林木和取食少量天敌,麦粒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  相似文献   
10.
<正>刺槐谷蛾(Hapsifera barbata(Christoph))上世纪70年代初首次在山东省发现,为中国新纪录(孙渔嫁等,1989)。近年来发生趋于严重,给刺槐林生产造成威胁。为了提供有效的防治办法,于1999-2002年在寿光、临朐等地,对其进行了研究,现就发生危害及防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