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1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高含水率碳基原料直接干燥-热解一体化(IPDDP)工艺,以海拉尔褐煤为原料,利用热天平考察其在氮气气氛中的热解特性以及在空气气氛中的燃烧特性;分析了升温速率对褐煤热解性能的影响;探讨了该工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氮气气氛下,褐煤在低于110℃进行脱水,质量损失约11%;110~690℃脱除挥发分并进行热解,总质量损失约23%;690~900℃褐煤半焦缩聚成炭,质量损失为10%。空气气氛下,在315~320℃,褐煤发生燃烧反应,反应后剩余13.7%灰分。高升温速率会延迟褐煤中水的脱除,促进水蒸气、挥发分和褐煤半焦的共热解,实现干燥得到的水蒸气本身作为褐煤热解的气化剂。  相似文献   
2.
采用MATLAB编程仿真软件作为优化工具,对600W水平轴上风式风力机的风轮匹配及折尾偏航做最优化设计.该设计方法简单,为小型风力机的优化找到又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3.
玫瑰精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玫瑰精油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最佳萃取条件为:压力20 MPa,温度65℃,粒径250μm,CO2循环流量25 L/h,此条件下玫瑰精油的得率可达到5.225 7%。各因素的影响大小依次为:粒径、流量、温度、压力。试验还在萃取釜中布置了气体分布器。实验结果表明,在小粒径的条件下气体分布器可以更加有效的增加精油的得率,且不会影响到萃取釜中流体的流动速度。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操作条件对生物质在超临界水中气化制氢过程的影响,该文以松木屑作为原料,在反应温度500℃、反应压力30 MPa、停留时间30 min、木屑质量分数8%、粒径8~16目的条件下,探索了Fe、Na2CO3、Cu SO4 3种催化剂对制氢过程的催化活性:FeNa2CO3Cu SO4。选用Fe催化剂,考察了反应压力30 MPa、停留时间30 min、反应温度(420~500℃)、木屑质量分数(8%~40%)、粒径(2~1 000目)对制氢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Fe催化剂质量分数增大,能显著提高制氢效果;随着温度的升高,气化率、碳气化率、氢气化率及氢气产量均相应增大;木屑质量分数越低,气化率和氢气化率越高;粒径对气化结果影响不大;在优化后的操作条件下(反应温度500℃、反应压力30 MPa、停留时间30 min、Fe质量分数2%、松木屑质量分数8%、粒径8~16目),H2的摩尔分数、氢气化率、氢气产量分别达到42.1%、98.1%、6.62 mol/kg。该文研究结果可为该技术今后的工业化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生态校园的建设规划概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就生态校园的内涵、建设规划的原则以及内容分别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几点生态校园建设规划研究的不足以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考虑气化过程中碳的部分转化及系统散热的基础上,对甲烷反应的平衡常数进行修正,建立了基于物料平衡、化学平衡及能量平衡的高温空气气化生物质的平衡模型,模型计算结果与文献试验数据相符。利用该修正模型研究了林木废弃物在下吸式固定床、高温空气气化条件下,空气预热温度、原料含水量及空气当量比对产气组成、气体热值和气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空气预热温度有利于产气,而原料含水量应尽量降低;空气当量比为0.34时,气化效果最理想。  相似文献   
7.
简要地论述了生物质气及生物质气的基本特性-热值低、着火点高且着火浓度下限远远高于煤气等气体的着火浓度下限等;并根据生物质气的燃烧方式及其与大气的接触形式将燃烧器分为3大类:扩散式燃烧器、完全预混式燃烧器和部分预混式燃烧器,集合生物质气的特性选择扩散式燃烧器作为研究工具.由于分析出影响生物质气燃烧温度的因素,对今后能够充分利用生物质气有极大的帮助;最后通过模拟分析得出不同的燃气组分、过剩空气系数以及燃烧器结构均会对燃烧室轴向温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松木屑为试验原料,在自行设计的间歇式高温高压反应釜中进行超临界水气化制甲烷的实验。考查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松木屑浆料质量分数、粒径以及4种常用碱性催化剂和4种常用金属催化剂对松木屑在超临界水中气化制甲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对甲烷产量有重要影响,450℃时甲烷产量最高;反应压力的升高能促进松木屑气化,使甲烷产量变高;高质量分数的松木屑浆料不利于气化制甲烷,粒径对于甲烷产量和气化效率没有明显影响。在反应温度450℃、压力34 MPa,松木屑质量分数5%、粒径4.75~8.00 mm条件下碱性催化剂对甲烷产量的影响顺序为KOH>K2CO3>Na2CO3>Ca(OH)2,金属催化剂对甲烷产量的影响顺序为Ni>Co>Fe>Cu。8种催化剂中KOH效果最好,甲烷的摩尔分数、产量以及气化效率分别达到了38.5%,13.7mol/kg和84.7%,所得可燃气体的热值达到14 248.04 k J/kg。这些工作为生物质超临界水气化制甲烷的制备工艺完善和工程放大奠定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生物质气化所产木炭蒸气法制备活性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质气化技术是农林废弃物实现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对缓解能源压力、保护环境具有双重意义.利用气化剩余木炭进行活性炭制备又是对气化剩余物赋予高附加值的工艺创新.以气化所产松树枝木炭为原料,通过高温过热水蒸汽活化制备活性炭,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活化条件对活性炭的碘值和收率的影响,找出了最佳活化条件和影响活性炭质量的主次关系.在活化温度为600℃、活化时间为180min、水蒸汽流量为45kg/h时,得到质量最好的木质活性炭产品.  相似文献   
10.
以生物质气化理论为依据,设计了一套小型下吸式气化系统,以大粒径的林木废弃物为原料进行气化试验研究。通过调节空气的流量,研究了当量比对产气组成、气体热值、气化效率、气体产量和木炭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粒径的林木废弃物在气化炉内气化稳定,能产出优质的燃气及木炭;空气当量比存在一个最优值0.30。此时,气体组成如下:CO为21.6%,H2为11.3%,CH4为2.74%,C02为12.0%,02为1.44%,N2为51.0%,气体热值为4913kJ/m^3,气化效率为62.1%,产气量为112m^3/h,木炭产量为15.6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