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7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寒冷地区温室型犊牛舍温热环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低温条件下温室型犊牛舍内的环境状况,研究分析了舍外平均气温为(-10±1)℃、(-15±1)和(-20±1)℃条件下,温室型犊牛舍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和有害气体等指标。结果表明,当外界平均气温为(-10±1)、(-15±1)和(-20±1)℃时,犊牛舍内平均气温分别为6.7℃、2.1℃和-0.6℃,平均相对湿度分别为64.1%、59.5%和75.2%,气流速度分别为0.05m/s、0.04m/s和0.04m/s,CO2浓度分别为2434mg/m3、2512mg/m3和2528mg/m3,而犊牛舍空气中未检测出H2S和NH3。结果说明,在外界平均气温-20℃以上的天气条件下,保温良好、换气充分的温室型犊牛舍,其舍内的温热环境和空气质量环境完全可以满足哺乳犊牛需要。  相似文献   
2.
孟妍君  秦鹏  秦春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721-4723,4740
雁山园是广西现存3座古典园林中最具岭南特色的古典名园,对其进行研究可充分了解岭南园林的特征。笔者从选址和园林布局的角度深刻剖析了风水环境意识对造园的影响。风水理论是我国传统园林建筑选址的主要依据,古代风水学源于《周易》的八卦学说,其根本思想是"藏风聚气"。雁山园的规划布局运用了五行学说的观点,符合风水理论中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坐北朝南的格局要求。雁山园在规划时充分利用真山真水的自然条件,呈前庭后院式布局。宅居和庭园相对独立,各自成区,用洞门花墙、廊亭小院、花木池水相隔。全园共分为五大景区,即入口区、稻香村区、涵通楼—碧云湖区、方竹山区、乳钟山区,各区既相互连通,又各自独立,园景富于变化,充分体现出造园者的风水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3.
连续4年(2016-2019年)结合野外调研以及室内化验联合的形式分析了若尔盖湿地的植被多样性与水质变化特点,引入了RDA分析策略,探究了植被多样性以及水质彼此的联系。最终得出结论:若尔盖湿地计存在十一类沉水植株,分别为七科九属,优势植株包含苦草、黑藻等等。这之中Margalef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以及Mclntosh均匀度参量由于时间的迁移而表现为上升态势,其中2018和2019年显著高于2016和2017年(P<0.05);Simpson优势度参量则呈现出反向的变化态势,随着时间增加而逐渐减小。若尔盖湿地水质TN、NH4+-N、TP、高锰酸钾指数、BOD5以及CODcr的含量大致变化趋同,基于时间的推移都表现为下降态势,2018和2019年显著高于2016和2017年(P<0.05),这之中TP含量于各个时间点的不同并不突出,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湿地沉水植物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参量、BOD5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化、和谐的大学校园绿地环境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校园绿地作为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态、文化、游憩、教育等多方面的功能,在倡导和谐社会发展的今天,校园绿地建设也应该充分贯彻生态、人文、和谐的思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在阐述校园绿地的功能以及建立生态、文化、和谐校园绿地的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谐校园绿地环境构建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孟妍君  秦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270-15272
从雁山园的自然环境入手,根据农代缙的《雁山园图》及相关研究资料,分析了雁山园的造园美学思想。并说明了雁山园的造园哲学基础是儒家、道家、禅宗三大家,其美学思想包容了入世与出世思想、画意与文心、自然山水之美以及风水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位于桂林雁山区的雁山园始建于清咸丰初年,为广西现存的三大古典园林之一,被誉为岭南名园。雁山园由桂林乡绅唐岳始建于清咸丰初期,也称为“雁山别墅”,至今已经有150年的历史。在广西现存的三座古典园林中,它是修建得最早、造园艺术甚高,最具岭南园林特色的一座古典园林。雁山园的建造时间,史籍中没有确凿的记载,建造年代有咸丰年间和...  相似文献   
7.
岭南地区最早引入欧式园林要素的是广州沙面的洋房花园,如拱形门窗、铁枝花纹栏杆、彩绘玻璃等。但这些要素的引入并没有完全颠覆岭南园林以中国山水文化为主导的审美情结。广州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梅州人境庐、桂林雁山园等都是晚清时期的岭南园林代表作品,因山水文化及山水美学思想的影响,它们均体现出"接近自然"的审美特点,同时寄托出园主人淡泊明志、超脱凡俗的思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