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畜禽的肉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改善肉质就成为育种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之一。适量的皮下脂肪可改善胴体外观,但皮下脂肪和腹脂太多则不好,而较高含量的肌内脂肪(I MF)则能改善肉品质。近几年来,畜禽脂肪性状相关基因的研究已成为动物遗传育种研究的热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西门塔尔牛乳铁蛋白基因第11外显子多态性,及其与乳房炎和部分乳性状的关系,利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对118头健康牛和38头感染乳房炎牛个体,进行了第11外显子的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发现,健康牛和感染乳房炎牛个体的第11外显子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极显著(P<0.01),感染牛中AA基因型和A基因频率均极显著高于健康牛(P<0.01)。而且,AA基因型个体SCS显著高于AB和BB型个体(P<0.05),AA型个体的乳蛋白极显著高于AB型(P<0.01)、显著高于BB型(P<0.05),而BB型显著高于AB型(P<0.05)。这表明乳铁蛋白基因第11外显子的A基因,可能是一个西门塔尔牛乳房炎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3.
为全面了解国内外粪污堆肥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前沿动态,利用CiteSpace软件对粪污堆肥领域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2009—2022年该研究领域的中英文文献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中国、美国、印度、西班牙、加拿大等是英文文献发文量较大的国家。该领域主要发文机构有中国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加拿大农业及农业食品部等,其中中国科学院占据重要地位,表明中国在该研究领域有较强的学术影响力和显著的贡献。从合作关系方面分析,该领域国内外作者在自身科研团队内部合作紧密,但缺少团队间的交流合作。关键词聚类及突现强度分析表明,该领域研究内容可分为2个阶段和1条路径。第1阶段为研究粪污堆肥过程中氮损失的主要途径以及堆肥过程中的微生物活动规律及其生物量的变化;第2阶段研究热点转向粪污堆肥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细菌群落的演替以及堆肥过程中抗生素基因和重金属的残留情况;研究趋势为混合堆肥及其质量→肥料对土壤的影响→堆肥过程中氮损失→生物生物量及其结构和功能变化→细菌群落的演替→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害物质的残留,堆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可作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及前沿。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弗莱维赫牛和蒙贝利亚牛POU1F1-exon6多态性与体重、体尺等生长性状指标的相关性,试验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其多态性,并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模型,对各标记基因型与部分生长性状指标差异显著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2个群体POU1F1-exon6基因存在2个等位基因A/G,基因频率分别为0.175 9/0.824 1,0.096 8/0.903 2;在该位点上,弗莱维赫牛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而蒙贝利亚牛处于不平衡状态(P0.05);2个群体中AA基因型体重均值高于AG、GG基因型均值(P0.05),GG和AG基因型个体腹围均值高于AA基因型个体均值(P0.05),但在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4个性状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POU1F1基因的A15636G位点可以作为牛的体重和腹围指标的候选遗传标记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对花岗岩板、沙子、稻壳、长麦秸、木头刨花作为60头小母犊的牛床垫料效果进行对比。2002年8~10月共42天,对新生犊牛的生长、健康、应激、行为以及牛床物理特性、细菌含量进行了测定。2周后,尽管铺稻壳的犊牛有较高干物质摄入量,铺刨花的犊牛干物质摄入量最少,但总体说来,犊牛的平均日增重、干物质摄入量并没有因为垫料的不同而存在差异。2周内,使用花岗岩板和沙子作为垫料的牛腹泻较多,麦秸作为垫料的牛腹泻较少。花岗岩板比起其他材料更容易形成较硬表面,并且住在花岗岩板上的牛最脏。  相似文献   
6.
二脂酰甘油酰基转移酶是催化甘油三酯合成最后一步反应的关键酶,包括DGAT1和DGAT2两种;阐明其在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对于找到控制猪脂肪沉积能力的基因十分必要.运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对60,90,120日龄金华猪肝脏、皮脂和眼肉中DGAT的mRNA表达量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DGAT基因mRNA表达量...  相似文献   
7.
赵静雯  吴慧光 《中国畜牧兽医》2015,42(11):3105-31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奶牛养殖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奶牛正常的生理活动产生的大量气体(CO2和CH4)对土壤、空气和水造成了日益严重的污染。大气中CO2和CH4等微量气体浓度的增加所导致的温室效应已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奶牛胃肠道发酵所产生的CH4是牧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控制奶牛CH4排放能有效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因此,在畜牧业生产中,有必要有效降低反刍动物产生的CH4。奶牛生产中CH4的排放涉及饲料营养、瘤胃发酵调控、遗传选择和牧场管理等方面,现针对如何降低奶牛生产中CH4产生的研究情况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miRNA是一类约22个核苷酸组成的非编码小分子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识别靶mRNA,利用RNAi沉默机制调控基因的转录后表达。它存在于动物、植物、病毒及许多微生物中,且其表达具有严格的时空属性,研究发现miRNA与组织细胞的生长发育和凋亡、癌症等进程相关。miRNA经典的生物合成过程包括微处理复合物的加工、核输出和Dicer酶处理,最后成熟的miRNA与AGO蛋白形成miRISC复合物。此外还存在其他的合成通路如mirtron通路、tRNA通路及内源性siRNA通路。本综述阐述了miRNA生物合成途径的基本原理及其研究进展,为miRNA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水稻品种稻米品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多年来,世界各主要产稻国对水稻品质的改良十分重视,都列为主要育种目标之一。我国的水稻育种工作,过去偏重于高产品种的选育,对品质的改良重视不够。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品质的要求已越来越迫切。因此,选育既高产、多抗又优质的水稻品种。就成为当前我国水稻育种的重点攻关课题。  相似文献   
10.
探讨牛乳铁蛋白(Bovine lactoferrin blF)基因bLF第四外显子的多态性与乳房炎发生的关系。利用PCR-SSCP技术,分析了bLF基因第四外显子的多态性在86头中国西门塔尔牛中的基因型分布及其多态性与乳房炎的关系。经χ2独立性检验,发现该多态片段3种基因型在健康牛中分布不一致(P0.05),在患病牛中BB基因型频率较高,说明该多态性与乳房炎存在一定关系,可能是奶牛乳房炎的一个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