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数理化   13篇
  202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针对动态环境下大规模协同设计主体资源评选问题,在将协同设计主体资源动态综合评选问题转化成间接排序问题的基础上,构造了基于LS-SVM的协同设计主体资源综合能力水平比较分类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进一步采用对分法构造了协同设计主体资源动态综合评选模型.实验验证表明,该模型不仅实现了在动态环境下大规模资源按照综合能力强弱快速准确的排序,而且还解决了以往数学方法存在的主观性强、过学习、维数灾、局部最优等问题,对于实现协同设计主体资源的有效发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该方法为同类型评选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
环烷酸铅和烷基水杨酸铅的微波原位合成及其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液体石蜡中采用微波技术原位合成了油溶性环烷酸铅(LN)和十二烷基水杨酸铅(LAS),在高速低负荷(r=1500±10rpm,P=196-392N)和低速高负荷(r=300±10rpm,P=800N)两种条件下,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对LN,LAS和对应的羧酸进行了摩擦学性能评价,用往复式摩试验机考察了LN和LAS抗磨减摩性能,结果表明:LN具有良好的抗磨减磨性能和中等的极压性能,且各项摩擦学性能指标均好于LAS。为弄清其作用机理,从分子结构分析了产生摩擦学性能差异的原因,并用SEM及XPS研究了磨斑表面,结果发现:摩擦过程中,LN和LAS都能在摩擦副表面形成吸附膜且部分吸附膜发生摩擦化学反应产生了铅氧化物转化膜,但所形成的吸附膜和转化膜厚度不同。  相似文献   
3.
在 2 0 0 SN矿物基础油中 ,用原位合成法、复分解法以及微波辅助合成法分别合成了月桂酸铅、油酸铅、环烷酸铅、硬脂酸铅和烷基水杨酸铅 .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 ,在高速低负荷及低速高负荷两组试验条件下评价了其摩擦学性能 .结果表明 :不同结构羧酸铅的油溶性、抗磨减摩性能以及抗极压性能存在较大差异 ,其摩擦学性能与羧基结构密切相关 ,环烷酸铅和烷基水杨酸铅的油溶性最好 ;月桂酸铅的抗磨性能和抗极压性能最好 ,油酸铅的减摩性能最好 .通过对铅盐分子结构及相应钢球磨斑表面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和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发现铅盐对基础油摩擦学性能的改善归因于摩擦过程中有机铅盐在摩擦副表面形成一定强度的吸附膜以及部分吸附膜转化为铅氧化物膜的摩擦化学反应 .铅盐烷基链结构的不同使其在摩擦副表面的吸附量和吸附强度不同 ,从而影响润滑油膜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能 ,并进而产生摩擦学性能差异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冷冻蚀刻电镜技术原位观测合成的纳米分散系的制样步骤、制样方法 ,并利用冷冻蚀刻电镜技术原位观测了四种纳米分散系中分散相的粒度、粒度分布和聚集状态 .研究结果表明 :蚀刻时间对电镜照片图像质量有较大影响 ,蚀刻时间应根据分散系中分散相含量、粒度大小来选 ;冷冻蚀刻电镜用于原位观测非水纳米分散系 ,具有准确、直观、清晰、立体的特点 ,并且可同时采集多种信息 .  相似文献   
5.
n-ZrO2/Ni复合电刷镀层的微动磨损行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电刷镀技术制备n-ZrO2/Ni复合镀层,研究复合镀层与GCr15配副从室温到500 ℃的微动磨损行为,探讨了复合镀层的微动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随着试验温度升高,由于磨损表面发生摩擦氧化反应,形成具有固体润滑作用的氧化物保护层,使得其摩擦系数逐渐降低,当试验温度为500 ℃时,氧化物保护层大面积脱落导致摩擦系数上升;复合电刷镀层的显微硬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下降,导致其抗磨损性能降低;复合电刷镀层在室温下的微动磨损失效机理主要以剥层磨损为主,在200 ℃以上主要为剥层磨损,并伴有一定程度的粘着磨损.  相似文献   
6.
在200SN矿物基础油中,用原位合成法、复分解法以及微波辅助合成法分别合成了月桂酸铅、油酸铅、环烷酸铅、硬脂酸铅和烷基水杨酸铅,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在高速低负荷及低速高负荷两组试验条件下评价了其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羧酸铅的油溶性、抗磨减摩性能以及抗极压性能存在较大差异,其摩擦学性能与羧基结构密切相关,环烷酸铅和烷基水杨酸铅的油溶性最好;月桂酸铅的抗磨性能和抗极压性能最好,油酸铅的减摩性能最好。通过对铅盐分子结构及相应钢球磨斑表面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发现铅盐对基础油摩擦学性能的改善归因于摩擦过程中有机铅盐在摩擦副表面形成一定强度的吸附膜以及部分吸附膜转化为铅氧化物膜的摩擦化学反应。铅盐烷基链结构的不同使其在摩擦副表面的吸附量和吸附强度不同,从而影响润滑油膜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能,并进而产生摩擦学性能差异。  相似文献   
7.
在液体石蜡中采用微波技术原位合成了油溶性环烷酸铅(LN)和十二烷基水杨酸铅(LAS).在高速低负荷(r=1500±10 rpm、 P=196~392 N)和低速高负荷(r=300±10 rpm、 P=800 N)两种条件下,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对LN、 LAS和对应的羧酸进行了摩擦学性能评价,用往复式摩擦试验机考察了LN和LAS抗磨减摩性能.结果表明: LN具有良好的抗磨减摩性能和中等的极压性能,且各项摩擦学性能指标均好于LAS.为弄清其作用机理,从分子结构分析了产生摩擦学性能差异的原因,并用SEM及XPS研究了磨斑表面.结果发现: 摩擦过程中, LN和LAS都能在摩擦副表面形成吸附膜且部分吸附膜发生摩擦化学反应产生了铅氧化物转化膜,但所形成的吸附膜和转化膜厚度不同.  相似文献   
8.
油溶性烷氧基硼酸钠的制备及其抗磨减摩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合成了油溶性烷氧基硼酸钠,用红外光谱(IR)和等离子体原子吸收光谱(ICP)表征其结构与组成,在四球及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其摩擦学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光电子能谱仪(XPS)观察分析磨斑表面成分。结果发现:所合成的油溶性含硼和钠的化合物在磨斑表面形成由FeB,Fe2B和沉积物等组成的抗磨减摩膜,从而显著改善油品的抗磨减摩性能。  相似文献   
9.
基于病毒在空气中主要的存在形式是依附于人体正常呼吸或者咳嗽、打喷嚏所形成的微小液滴.本文主要考虑了半径在0.05~100μm范围内的液滴在平静空气中的动力学行为,发现当液滴的半径接近100μm时,在平静空气中的停留时间小于2 s,咳嗽和打喷嚏时喷出的液滴可以将病毒最远携带至0.61 m处;而当液滴半径范围在1~10μm时,悬浮的液滴会携带病毒在空气中存在长达3.7 h;而当液滴半径接近病毒线度时,病毒会在平静的空气中存在25天,同时也会在空气中发生相对明显的扩散.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冷冻蚀刻电镜技术原位观测合成的纳米分散系的制样步骤、制样方法,并利用冷冻蚀刻电镜技术原位观测了四种纳米分散系中分散相的粒度、粒度分布和聚集状态.研究结果表明:蚀刻时间对电镜照片图像质量有较大影响,蚀刻时间应根据分散系中分散相含量、粒度大小来选;冷冻蚀刻电镜用于原位观测非水纳米分散系,具有准确、直观、清晰、立体的特点,并且可同时采集多种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