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社会科学   7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1.
国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政府责任模式主要有完全政府责任模式、政府个人责任分担模式和个人责任模式三种,不同模式下政府责任体现程度虽然不同,但是政府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的责任是明确的,制度供给、立法规范、财政支持以及多层次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成为不同模式的共同点。分析这些模式,为界定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政府责任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
就业歧视对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工就业歧视表现为就业机会歧视、就业待遇歧视和就业保障歧视.农民工就业歧视影响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经济基础,加重了农村社会保障的负担,影响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投资从而影响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3.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环境建设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章认为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经济环境、人口环境和政治环境基本具备 ,但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地区差异以及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直接制约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 ,因而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过程中 ,应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加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加强农村组织资源建设几个方面优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环境  相似文献   
4.
社会保障政策和人口政策有效协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扭转面对人口低生育率单一人口政策失灵局面的现实需要。本文基于成本-收益比较理论阐释中国社会保障政策与人口政策协同的理论逻辑,认为社会保障政策契合了家庭生育的需求,人口政策可以助推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论文在分析中国社会保障政策与人口政策协同不力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全民生育意愿的社会保障政策与人口政策协同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位的政治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条件、人口条件客观存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位的根源是政治原因,是由于农民利益表达权的缺乏、农村居民组织的弱化、政策决策程序缺乏公正性以及政府机构扩张等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地区间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利益冲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现有社会保障制度框架下,农民工输出地和输入地政府社会保障利益存在冲突,我国社会保障统筹层次低是利益冲突的制度根源,分税制财税体制是利益冲突的经济根源。政府应努力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协调基金,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以缓解农民工输出地与输入地政府社会保障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7.
社会保障异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保障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来弥补市场初次分配缺陷、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存需要的制度安排。然而由于社会保障具有经济性和政治性二重属性,导致社会保障异化为国家经济安全和政治安全的手段和工具,表现为社会保障泛政治化和泛经济化。社会保障异化破坏了社会保障自身发展的规律,危害了社会成员生存安全的保障,需要通过立法规范、扩大公众参与机会以及加强对责任主体的道德约束等措施来制约社会保障的异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