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当代大学生财产犯罪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新的犯罪心理原因、特点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贫困大学生学习成绩与心理健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晋  龙兴跃 《西北医学教育》2005,13(6):625-625,640
目的探明贫困大学生进行学业自救对心理健康潜在的影响。方法对成都医学院249名不同成绩的贫困大学生用SCL-90进行问卷测试。结果成绩优秀的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与成绩相对落后的贫困大学生比,各项因子P<0.05或P<0.01,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引导贫困大学生努力学习,进行学业自救对其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大学生中开展廉洁教育,对培育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有重要意义.医学生"救死扶伤"的职业素质特性.对医学生廉洁自律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廉洁教育对医学生职业素质的正向作用表现在心理引导、社会熏陶、思想渗透、职业辐射、机制约束、凝聚鼓舞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大学贫困生问题一直是令学生关心、家长揪心、学校担心、社会忧心的普遍性社会问题,也是困扰高等教育工作的一个艰巨课题。如何解决贫困学生问题,是高校领导者特别是政治思想工作者需要深入探讨的一个极其现实的问题。作者认为,贫困大学生仅仅靠国家政策性扶贫、社会捐资助贫、亲朋慷慨帮贫是远远不够的,应引导其利用自身优势进行积极的自助自救,才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贫困大学生自救方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兴跃  郭晋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2):1768-1769
据国家有关部门调查表明:目前,中国高校贫困生约300多万人,各高校贫困生的平均比例约25%,在农、林、师范类大学贫困生的比例超过了30%,特困生超过了15%,而贫困大学生在西部某些高校比例近50%。大学贫困生问题一直是令家长揪心、学校担心、学生忧心的普遍性社会问题,也是困扰高校工作的一项长期和艰巨的难题。如何解决贫困生问题。是高校工作者特别是政治思想工作者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认为,仅仅靠国家政策性扶贫和社会资助是远远不够的,引导贫困大学生利用自身优势进行积极的自助自救,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西部山区医疗卫生现状及对策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兴跃  贾宏  毛启刚  薛聪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1):4113-4114
国家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种政策的不断完善,西部边远山区医疗卫生事业呈现出新的发展生机,但受其经济、文化、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贫困山区的卫生事业发展空间受到一定的限制。本文就西部边远山区卫生事业的特征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改善山区卫生事业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7.
贫困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经济贫困是高校贫困大学生主要的挫折来源。在长期匮乏的物质生活环境下,他们形成了一些独特的心理特征与应对方式。以往的学者似乎更关注贫困对大学生身心方面造成的不良影响,而本文则认为贫困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以积极的影响为主,贫困使他们保留了一些传统的美德,产生了一些有益的思想品德和积极、成熟的应对贫困的方式。本文就此相关问颢讲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贫困大学新生适应能力与心理健康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贫困大学新生适应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SCL—90量表对336名贫困大学新生与446名非贫困大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贫困大学新生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等方面心理健康状态好于非贫困大学生新生。结论:贫困大学新生在长期艰苦环境中养成了吃苦耐劳的精神与习惯,对新环境适应能力强。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立体的系统工程,需要合力抓落实,全方位搞配合。大学生自我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强化大学生自我教育必须培育其自我教育意识、营造自我教育氛围、延伸自我教育空间、强化自我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0.
冯有明  龙兴跃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4):2714-2714,2717
大学生贫困心理现象是一种因经济贫困原因而产生心理问题的现象,这种现象是可以通过外界手段进行干预的。研究和解决大学生“贫困心理现象”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