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1篇
医药卫生   2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本文观察了急性心肌梗塞(AMl)、腔隙脑梗塞(CI)及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的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对象:123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 (一)AMI组:31例(男17,女14),年龄28~78岁,平均62岁,所有病人均在入院时行心电图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2.
中医时间护理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中医时间护理学及其相关研究在文献整理、理论构建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一定进展。我们拟从以下两个方面作一简述。1 古代有关文献的整理与分析传统时间护理学属于古代中医时间医学的一部分 ,其有关内容散见于历代医籍之中。较系统论述时间医学理论的首推《内经》。《内经》认为“人与天地相参 ,与日月相应” ,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护理、预后等均与时间节律密切相关 ,其论及的时间节律类型包括超年节律 (运气学说中的一年以上的节律 )、年节律 (季节节律 )、月节律 (朔望月节律 )、昼夜节律 (时辰节律 )等。《内经》这种“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采取不同抗栓策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NSTEMI合并永久性房颤的老年患者129例,出院后给予不同的抗栓策略分为4组,A组41例: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B组31例:华法林(国际标准化比值2.02.5),C组35例:华法林(国际标准化比值2.02.5),C组35例:华法林(国际标准化比值2.02.5)+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D组22例:华法林(国际标准化比值2.02.5)+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D组22例:华法林(国际标准化比值2.02.5)+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对出血和主要心脏复合终点(死亡,再发心肌梗死、脑栓塞)随访1年,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结果 A组、B组、C组、D组病死率分别为12.2%、16.1%、14.3%、9.1%。观察1年,8.5%因出血再次入院,20.2%因主要心脏事件再次入院,各组出血及主要心脏事件无统计学差异,但与B组比较,D组出血风险最高(HR=1.267,95%CI:0.3402.5)+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对出血和主要心脏复合终点(死亡,再发心肌梗死、脑栓塞)随访1年,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结果 A组、B组、C组、D组病死率分别为12.2%、16.1%、14.3%、9.1%。观察1年,8.5%因出血再次入院,20.2%因主要心脏事件再次入院,各组出血及主要心脏事件无统计学差异,但与B组比较,D组出血风险最高(HR=1.267,95%CI:0.3404.718,P=0.25)。C组有低风险趋势(HR=0.911,95%CI:0.3194.718,P=0.25)。C组有低风险趋势(HR=0.911,95%CI:0.3192.597,P=0.37)。结论随着抗栓力度的增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相对出血的风险加大,华法林联合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对于主要心脏复合终点有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了VSD技术在ICU多发伤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ICU收治的30例使用VSD技术治疗的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 研究发现,实施了VSD治疗方法和优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创伤面愈合情况和患者满意度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ICU多发伤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适合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探讨MDR1基因转染k562细胞的最适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疗实施中引起的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和化疗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是化疗成功的最大障碍[1] 。本研究选用人类k5 6 2细胞株作为多药耐药基因 (multidrugresistancegene1,MDR1)转移的靶细胞 ,了解最适的转染方式与条件 ,为进一步将MDR1基因转染人骨髓干祖细胞及评估其在化疗中对骨髓造血细胞保护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奠定基础。材料与方法一、实验材料质粒 pHaMDR1/A由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MichaelM .Gottesman教授惠赠。k5 6 2细胞 (人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红白变细胞系 )由重庆…  相似文献   
6.
齐静 《大家健康》2013,(7):91-92
目的对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把参加研究的100名妇产科病人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是接受了无缝隙护理管理服务的一种,而乙组则是按照传统的护理管理方法接受的护理服务。之后对这两组参与到研究中的病人进行实际情况和满意度的调查。了解病人实际的需求。结果两组病人在满意度上有着明显的差异:甲组对住院期间护士服务总体评价分数是(4.87±0.53)分,而乙组对住院期间护士服务总体评价分数是(4.41±0.37)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理论和方法对医疗机构提高他们的服务质量有显著的成效,并且还可以提高病人对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氯霉素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药耐药(MDR)是影响白血病治疗效果的主要障碍,因耐药机制的复杂性或耐药逆转药物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致使目前尚未解决这一难题.研究发现多药耐药细胞可以阻断半胱天冬酶(caspase)途径介导的细胞凋亡,而线粒体介导途径可以绕过线粒体以上的耐药作用位点,完成凋亡过程。我们初步研究发现,线粒体蛋白合成抑制剂氯霉素具有抑制白血病细胞及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生长及周期阻滞作用,为此我们探讨了氯霉素诱导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8.
伊马替尼耐药的K562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体外建立一株对伊马替尼 (imatinib)耐药的白血病细胞并阐明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以药物浓度递增的方法诱导人白血病细胞株K5 6 2对伊马替尼产生耐药性 ,以MTT法确定其耐药倍数及抗药谱。用RT 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耐药细胞中bcr/abl及mdr1基因及其蛋白BCR/ABL和P gp的表达。用免疫共沉淀法检测耐药细胞中BCR/ABL的磷酸化活性。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法检测细胞中融合基因bcr/abl拷贝数。结果 建立了针对伊马替尼的人白血病耐药细胞系K5 6 2 /G0 1,耐药倍数为 (15 .2± 3.0 )倍 ,其对阿霉素、三尖杉酯碱和鬼臼乙叉甙具有不同程度的交叉耐药性。主要的耐药机制为上调bcr/abl融合基因及其融合蛋白BCR/ABL表达 ,增强BCR/ABL磷酸化活性。此外 ,多药耐药相关基因mdr1及其蛋白产物P gp高表达也参与了耐药性的形成。 结论 建立了我国第一株对伊马替尼耐药的人白血病细胞系K5 6 2 /G0 1,并阐明了部分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钙调素拮抗剂O-(4-乙氧基-丁基)-小檗胺(EBB)体外抗白血病作用及机制。方法四唑盐(MTT)比色法评价EBB的细胞毒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ROS水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Ca2+]i含量。结果EBB明显抑制敏感K562和耐药K562/A02细胞增殖,IC50分别为(8.22±1.67)mol.L-1和(8.97±1.48)mol.L-1。EBB作用早期诱导凋亡,晚期引起坏死。K562/A02细胞的ROS静息值是K562细胞的2倍,EBB诱导两种细胞ROS生成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加入SOD明显降低坏死率。K562/A02细胞的[Ca2+]i低于K562细胞。EBB能明显增加两种细胞的[Ca2+]i。结论EBB明显抑制K562和K562/A02细胞增殖。信号分子Ca2+、ROS参与了EBB的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动脉硬化程度与冠心病血管病变程度及临床症状的关系,判断颈动脉超声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可疑冠心病130例患者同时行颈动脉超声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别按冠脉临床症状及冠脉病变程度分组对照观察。结果在颈动脉病变超声结果与临床症状差方分析中,二者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P〈0.05),相关程度r=0.581,颈动脉病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病变严重程度亦有良好的正相关性(P〈0.05),相关程度r=0.49。结论颈动脉硬化程度与冠心病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均具由相关性,颈动脉超声对冠心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作为冠心病的早期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