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文成  崔莎  齐宝宏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7):1671-1672
目的:探讨拉萨地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方法:采集63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42例高原正常居民、30例平原健康体检者静脉血(EDTA-K2抗凝血),美国雅培CELL-DYN200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分析标本.结果:与平原正常人相比较,高原正常居民及HAPC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均显著下降(P<0.01),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显著升高(P<0.01).HAPC患者与高原正常居民相比较,PLT、PCT进一步下降,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PDW、MPV则无差异性.结论:高原缺氧环境可致外周血液中血小板破坏增多,骨髓血小板代偿性增生、外周血血小板参数显著改变,但这种代偿功能有限,在HAPC患者表现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3.
我院地处高原(海拔3680m)。高原常年日照长、温差大、紫外线强、空气干燥、高寒缺氧严重,给许多疾病的治疗带来诸多不便。肺心病在高原不仅较常见,而且由于在高原缺氧现场治疗,治疗难度大、时间较长、复发率较高。故高原地区肺心病是高原呼吸内科比较难对付的慢性疾病。我们现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35例肺心病患者的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检测观察,发现了一些积极的结果,现报道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不同剂量人工接种,采用人附红细胞体感染移居高原(海拔3 700米)的成年家兔,观察感染后家兔红细胞渗透脆性和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的变化。方法选取移居高原适应30d以上的成年家兔1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只,经耳静脉接种人附红细胞体之后,连续30d观察相关指标,分别于接种前1d、窗口期、高峰期和消失期对家兔耳采静脉抽血测定红细胞渗透脆性及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结果窗口期观察2组、观察3组红细胞脆性增加,高峰期各观察组红细胞脆性均增加(P<0.05和P<0.01),消失期各观察组接近接种前和对照组(P>0.05);窗口期、高峰期各观察组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均升高,消失期观察2组、观察3组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升高(P<0.05和P<0.01),观察1组接近接种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高原环境条件下人附红细胞体感染成年家兔,红细胞脆性增加,致红细胞损伤破坏,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升高,变化与接种量有关。  相似文献   
5.
高原军事作业人员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西藏高原军事作业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应用SCL—90精神卫生自评量表,对80名高原军事作业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测试研究。结果显示:高原军事作业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中国成人常模。分析原因主要是:①高原低氧环境因素的影响。由于环境条件所限,难以充分满足心理需求,容易产生心理困扰;②部队特殊的纪律和紧张的军事训练使心理负荷加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进一步认识高原人附红细胞体病,对高原人附红细胞体超微结构进行研究。方法取海拔3700米确诊附红细胞体病患者血液或骨髓液进行电镜观察。结果扫描电镜观察下可见附红细胞体为大小不一的多形体小体,附红细胞体寄生在红绌胞表面,并不进入红细胞内;透射电镜观察附红细胞体大小不等,以球形为主的多形性小体,直径多为0.2~0.9μm最大可达1.5μm,偶见短杆状,半月形等不规则小体;当附红细胞体寄生在表面时,将其附着的两侧膜蛋白排挤呈聚集状,打破了原来排列整齐的状态,其外仅有一层膜包裹,此处膜形成洞,红细胞体积较其他红细胞大些。结论高原环境条件附红细胞体的电镜观察,为确诊附红细胞体的隐性感染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我国作为全世界三大结核病高发国家之一,西藏地区又是我国的结核病高发区,由于西藏地处高原,特殊的干燥、低氧、紫外线强等气候特点,痰涂片结核杆菌检出率一直比较低.根据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1]细菌学检查为肺结核诊断的确切依据,因此提高抗酸杆菌检出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高原环境条件人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状况及人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效果。方法用末梢血或静脉血、骨髓常规涂片、固定、染色、镜检方法检测了西藏7地(市)不同人群、不同年龄、不同民族的血样3214份及住院附红细胞体病患者9例血样或者骨髓标本中的附红细胞体。结果3214份标本人附红细胞体总感染率为3·2%,男性、女性附红细胞体感染率分别为3·3%(58/1768)和3·1%(45/1446),男性高于女性,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9例附红细胞体病患者均有进行性贫血、发热、黄疸、疲劳、出汗等临床症状。实验检查红细胞、血红蛋白降低,网织红细胞升高,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血小板正常或降低,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经用四环素、甲硝唑、庆大霉素等治疗效果明显。结论高原环境条件人附红细胞体的感染多数呈潜伏状态,严格消毒隔离制度,搞好附红细胞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对降低人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率及人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拉萨地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HAPC)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方法 :采集 6 3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4 2例高原正常居民、30例平原健康体检者静脉血 (EDTA -K2 抗凝血 ) ,美国雅培CELL -DYN2 0 0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分析标本。结果 :与平原正常人相比较 ,高原正常居民及HAPC患者血小板计数 (PLT)、血小板压积(PCT)均显著下降 (P <0 .0 1 ) ,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 ,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显著升高 (P <0 .0 1 )。HAPC患者与高原正常居民相比较 ,PLT、PCT进一步下降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PDW、MPV则无差异性。结论 :高原缺氧环境可致外周血液中血小板破坏增多 ,骨髓血小板代偿性增生、外周血血小板参数显著改变 ,但这种代偿功能有限 ,在HAPC患者表现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高原环境条件人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状况及人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常规涂片、固定、染色、镜检方法检测了西藏7地(市)不同人群、不同年龄、不同民族的血样3214份及23例住院附红细胞体病患者血样或骨髓标本中的附红细胞体.结果 3214份标本附红细胞体总感染率为3.2%,男性、女性附红细胞体感染率分别为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