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4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有效治疗方式之一.伴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进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生存率已经得到显著的提高,但血液透析的各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存质量、预后并加重治疗的负担[1],血液透析后会有感染、心血管疾病、beta -2微球蛋白相关的淀粉样变以及营养不良等临床表现,大量资料显示氧化应激(0S)是导致CRF以及透析相关病因的主要原因之一[2].目前减轻OS的药物主要包括维生素C、维生素E和N-乙酰半胱氨酸等,但传统中药辅助用药治疗患者OS状态药物较少.本研究对我院收入的血液透析患者行中药辅助用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肾康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疗效及其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2型糖尿病合并DN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以胰岛素控制血糖,控制血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肾康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ro)、CRP、IL-6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后上述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组间比较,观察组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肾康注射液可有效降低DN患者体内的IL-6、CRP表达水平,降低血脂、血糖,延缓DN患者的病情发展,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后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行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术治疗的12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行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术治疗后给予降脂和抗血小板凝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注射依达拉奉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14 d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血清自由基含量。结果干预14 d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44%比84.38%)(均P0.05);两组NIHSS评分和·O_2、·OH、·ONOO~-、·ON血清自由基含量均较介入术后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血管内介入治疗后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进行干预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血清自由基含量,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糖尿病(DF)足感染患者机体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80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DF组),同期住院治疗的单纯糖尿病(DM)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DM组),对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hs-CRP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DF组治疗前空腹血糖(FPG)、hs-CRP、白细胞(WBC)与中性粒细胞(N)分别为(9.37±3.63)mmol/L、(28.27±16.43)mg/L、(11.93±1.82)×109、(83±9.97)%,DM组分别为(7.64±2.15) mmol/L、(9.89±5.24)mg/L、(8.83±1.72)×109、(62±3.11)%,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F组不同Wagner分级患者间FPG、hs-CRP、WBC与N随着级别升高有所升高,hs-CRP 5级比较其他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PG、WBC与N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s-CRP在治疗后1、2、4周检测结果,1级分别为(11.13±4.22)、(10.49±3.51)、(6.68±2.18)mg/L,2级分别为(13.33±5.35)、(10.85±4.39)、(8.84±3.32)mg/L,3级分别为(18.82±6.52)、(14.23±4.88)、(9.36±4.07) mg/L,4级分别为(18.00±10.12)、(17.72±8.34)、(10.92±5.42) mg/L,5级分别为(19.02±10.38)、(18.31±9.78)、(13.72±6.54)mg/L,治疗后1、2、4周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在糖尿病足患者中明显升高,监测变化能作为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及转归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