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扁塑藤素对脂多糖(LPS)诱导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LPS诱导HUVEC损伤模型,HUVEC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以及低、中、高剂量扁塑藤素组(0.1、0.2、0.4 μmol/L扁塑藤素)。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试剂盒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8蛋白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焦亡相关分子NLRP3、Caspase-1、GSDMD蛋白和mRNA表达量。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细胞活力和SOD含量显著下降(P<0.05),LDH和MDA含量、NLRP3、Caspase-1、GSDMD的蛋白和mRNA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扁塑藤素呈剂量依赖性提高细胞活力和SOD含量,抑制LDH、MDA,降低NLRP3、Caspase-1、GSDMD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P<0.05)。 结论扁塑藤素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细胞焦亡和减轻氧化应激,从而改善LPS诱导的HUVEC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改良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的临床效果,寻找最佳注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需要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患者68例,其中常规注射26例,改良注射42例.传统组采用上臂三角肌外缘或前臂外侧注射,改良组采用腹壁部位轮换的垂直皱褶注射法,观察分析患者主观感受及皮下出血面积,并与传统注射法进行比较.结果 改良组患者主观感受较为舒适,皮下出血率7.1%,无皮下出血直径大于2 cm;常规组皮下出血率46.2%,皮下出血直径大于2cm有10例,两组皮下出血率、大面积(出血范围直径大于2 cm)出血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改良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可以减少患者皮下出血率及出血面积,注射舒适度较佳.  相似文献   
3.
黄紫霞  陈润芳 《现代医院》2013,13(5):110-114
目的探讨A-N两班制排班模式在优质病区的运用,使有限的护理人力达到更优化的组合,来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排班的满意度。方法将创优病区普外科采用APN排班模式的阶段为对照组,采用改革后A-N两班制排班模式的阶段(即A代表上午班,上班时间8:00~16:30;N代表夜班,双人上班,上班时间16:30~次日08:00,其中22:00~次日02:00时间段可休息1人,02:00~06:00时间段可休息1人)为实验组,评价两组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护士对排班的满意度等效果。结果实施A-N两班制排班模式后创优病区的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护士排班的满意度明显高于APN连续性排班模式病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N两班制排班模式能满足当下护士的需要,值得基层医院优质服务病区在排班方面借鉴。  相似文献   
4.
黄紫霞 《现代护理》2006,12(11):1013-1015
目的了解青壮年肺结核患者院外治疗遵医行为的现状,探讨造成患者不遵医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50例青壮年肺结核患者在服药、饮食、防护、自我监测复查等方面情况进行调查。结果50例青壮年肺结核患者在院外有50例患者出现不遵医嘱,占调查总人数的100%。各项不遵医行为按得分(分值越高表示其遵医程度越低)从高到低依次排序为防护措施、定期监测和复查、饮食方面、药物治疗方面;主要与年龄、婚姻、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情况、患者对治疗的了解程度密切相关。结论应加强青壮年肺结核患者院外治疗的健康教育,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传染性疾病的管理,争取家庭的配合及全社会的支持和关注,这样才能彻底治愈肺结核病患者并防止结核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一件式造口袋联合持续负压引流用于大便失禁患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件式造口袋加持续负压引流在大便失禁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大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使用一件式造口袋接负压引流袋进行持续负压引流,对照组使用一件式造口袋,比较两组大便渗漏情况、肛周皮肤情况、平均每日护理时数、护理用品成本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大便渗漏率、肛周皮肤改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日均护理时数、护理用品成本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采用一件式造口袋加持续负压引流可提高大便失禁患者的护理效果,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少患者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青壮年肺结核患者院外治疗遵医行为的现状,探讨造成患者不遵医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50例青壮年肺结核患者在服药、饮食、防护、自我监测复查等方面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50例青壮年肺结核患者在院外有50例患者出现不遵医嘱,占调查总人数的100%.各项不遵医行为按得分(分值越高表示其遵医程度越低)从高到低依次排序为防护措施、定期监测和复查、饮食方面、药物治疗方面;主要与年龄、婚姻、文化程度、职业、经济情况、患者对治疗的了解程度密切相关.结论应加强青壮年肺结核患者院外治疗的健康教育,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传染性疾病的管理,争取家庭的配合及全社会的支持和关注,这样才能彻底治愈肺结核病患者并防止结核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柴胡皂苷A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氧化应激和铁死亡的影响.方法 利用H2O2诱导建立HUVEC损伤模型,设置对照组、H2O2组及柴胡皂苷A低、中、高剂量组.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试剂盒法检测细胞内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康复认知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61例初次发病的腔隙性脑梗死住院患者,使用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进行认知功能障碍评分,将评分<26分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1例)给予常规的认知康复护理,实验组(30例)在常规的康复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3个月,即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认知功能康复训练以及手指操训练,在干预前、后两组进行认知康复治疗的认知情况比较,在干预1,2,3个月后对两组进行认知功能康复治疗的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的认知功能康复认知状况分别得分(4.8±0.68)和(4.8±0.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认知功能康复认知状况得分分别为(15.7±2.65),(11.5 ±1.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88,P<0.01);经护理干预3个月后,实验组的认知功能康复治疗的依从性在1,2,3个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腔隙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认知功能康复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对护理安全风险认知的现状。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2018年2—3月选取东莞市9家公办养老机构的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行设计的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安全风险知识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221名养老机构老年人安全风险知识总分为(114.31±15.55)分,得分最高的维度为进食安全(23.06±4.46)分,维度条目均分为(3.35±0.71)分;得分最低的维度为跌倒安全(26.67±5.49)分,维度条目均分为(2.96±0.61)分。得分最高的条目为“您有流涎的现象吗”(3.89±1.27)分;得分最低的条目为“老人可以穿拖鞋下床活动”(2.06±0.98)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的老年人,其护理安全风险知识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安全风险知识得分处于较低水平,跌倒安全认知得分最低。81~90岁的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安全风险知识得分越高。养老机构管理者应重视老年人的护理安全风险知识教育,有针对性地制定综合健康教育方案,提高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安全风险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农(居)民体检中的影响,为群众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随机抽取参加2011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观察组)后和2009年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的农(居)民体检者各300例,调查其对体检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内容包括体检环境、专业技能水平、专业知识水平、服务态度等4方面10项内容。结果观察组体检者在体检环境、服务态度、专业知识水平、专业技能水平等4方面满意度均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