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乏氧组织显像剂99Tcm-4,9-二氮-2,3,10,10-四甲基十二烷-2,11-二酮肟(HL91)SPECT/CT脑显像检测高血压脑出血出血灶周围乏氧组织的应用价值。方法2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和6例正常人均进行99Tcm-HL91SPECT脑显像,所有研究对象同时进行同机CT扫描。结果22例患者中18例阳性,阳性率为77.78%。4例阴性者分别是3例出血量<15ml的小量脑出血和1例出血量为23.5ml,起病43d行乏氧检查者。对照组6例均为阴性。乏氧区位于出血区周围,少量出现在血肿内,乏氧体积大小与出血量有正相关关系。结论99Tcm-HL91SPECT显像可较好地显示高血压脑出血病病灶周围的乏氧组织,乏氧体积与出血量有密切关系,可应用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2.
综合医院心理门诊来访者心理健康与防御方式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心理门诊不同程度症状来访者的心理障碍状况与其防御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防御方式问卷(DSQ)对199例心理门诊来访者进行测评。通过SCL-90区分不同程度症状的来访者并给予分组,考察不同程度症状组与其防御方式问卷相关性的关系。结果大部分来访者SCL-90各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得分为轻度以上者其SCL-90各项症状与防御方式(DSQ)不成熟防御方式和中间型防御方式有明显相关。结论心理咨询门诊来访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焦虑、抑郁、强迫症状最为常见和严重。来访者较多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而且与其症状程度呈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3.
对我院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出血(ICH)疗效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老年脑梗塞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关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塞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分别对10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脑梗塞组)和50例非脑梗塞患者(对照组)的颈动脉进行检测,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及与血糖、血脂、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关系。结果脑梗塞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79%,对照组为16%,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LDL升高、高纤维蛋白原是老年脑梗塞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可及早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对预防和治疗老年脑梗塞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对患者术后远期血压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73例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对比术后3~6个月与术前的血压变化特征.按照收缩压是否下降分为2组,分析性别、年龄、术中低血压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支架位置、合并其他颈部血管狭窄及残余狭窄程度等因素,行非条件性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3~6个月收缩压、舒张压、降压药使用种类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心率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术中低血压、高血压及合并其他颈部血管狭窄与患者远期收缩压下降有关.结论 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对患者远期心率无影响,可降低远期收缩压和舒张压.影响患者远期收缩压的下降的危险因素分别是年龄大、术中发生低血压、无高血压史及无合并其他颈部血管狭窄.  相似文献   
6.
SARS突发事件与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SARS期间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方法:对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的100名曾在SARS一线工作的护理人员进行自编的问卷调查及SCL-90及成人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评定。结果:(1)EPQ各因子分在不同组间有显性差异;(2)SCL-90各因子分均有显性差异;(3)回归分析显示有显性意义的因子依次为人际敏感、焦虑、抑郁、躯体化、内外向、掩饰虚假和情绪稳定性。结论:健康的心理状态,良好的个性是抵御突发事件对护理人员不良心理影响的重要因素,前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焕章  唐开雄  周丹 《海南医学》2005,16(7):104-105
目的 评价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20例为治疗组静滴依达拉奉注射液30nlg,每天两次。20例患者为对照组静滴胞磷胆碱钠0.5,每天一次,两周为一疗程。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作观察项目检查。结果 依达拉奉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治疗显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糖、血脂、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变化,未见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西洛他唑治疗急性脑梗死(ACI)合并消化道出血高危患者的具体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ACI合并消化道出血高危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加用西洛他唑治疗,持续用药14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血小板聚集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抑郁焦虑的发生率以及赛乐特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10例脑梗死患者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欧洲卒中评分量表(ESS)进行评定,SDS或SAS评定标准分50分以上者可诊断为脑梗死合并抑郁、焦虑。赛乐特治疗4周后,再行SDS、SAS和ESS评定。结果:110例脑梗死患者中50例(45%)并发抑郁或焦虑,赛乐特治疗4周后50例中42例评分恢复正常(〈50分),ESS平均分由(71.3±6.2)分增加为(87.2±7.1)分。结论:脑梗死后出现抑郁焦虑的发病率高,与ESS呈明显负相关,赛乐特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椎动脉发育不良(VAH)与青年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163例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颈动脉彩超诊断VAH。根据梗死部位分为前循环脑梗死组与后循环脑梗死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结果共有21例(12.9%)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VAH,前循环脑梗死患者中有9例合并VAH,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有12例合并VAH。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合并VAH的比例明显高于前循环脑梗死患者(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VAH为后循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VAH在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较为常见。VAH会增加青年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