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剂量辛伐他汀(10 mg)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作用的影响.方法:将4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10 mg组21例, 辛伐他汀10 mg/d;20 mg组21例,辛伐他汀20 mg/d,均治疗8周.治疗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肱动脉血管内皮的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dilation,FMD)、肱动脉血管内皮的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功能(nitroglycerin-mediated dilation,NMD),同时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的变化,并对血脂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改善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2组血清总胆固醇、LDL-C水平治疗后均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FMD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2组间FMD变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组的FMD的改善程度与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固醇、LDL-C水平均无相关性(均为P﹥0.05).2组治疗前、后N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10 mg、20 mg均可显著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对于需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血脂水平不太高甚至偏低的老年患者,可考虑使用较小剂量的他汀类调脂药,以发挥其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等非调脂作用,降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而改善冠心病老年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抗抑郁治疗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 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抗抑郁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2 1例 ,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予心理治疗及加服抗抑郁药氟西汀(百忧解 ,美国礼来药厂 ) 2 0mg/d ,疗程为 12周。结果 治疗组心肌缺血明显改善 ,心绞痛复发率及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比例低 ,与对照组比较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抗抑郁治疗能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3.
女,48岁,因活动后胸闷、气促,伴反复呕吐10多年,腹胀8个月,于1997年8月入院.患者10多年前体检时发现"肝肿大",因"肝功能正常",肝区不痛,未予重视.1年半前见"腹壁静脉曲张",且日见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的影响。方法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辛伐他汀5、10、20mg组,每组20例,治疗8周。超声法检测血流介导的FMD,同时观察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辛伐他汀治疗8周后,5、10、20mg组患者血总胆固醇(TC)分别降低9%、18%、29%;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降低12%、24%、35%(不同剂量组间比较P<0.05)。对照组血脂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辛伐他汀治疗前后5、10、20mg组患者FMD分别为(3.41±2.99)%对比(7.46±5.11)%、(3.76±3.01)%对比(7.98±4.92)%、(3.59±3.47)%对比(8.09±6.10)%(P<0.01)。FMD治疗前后的变化值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FMD的改善与血TC、LDL-C水平的降低不相关。对照组FMD虽有轻度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辛伐他汀治疗后患者肱动脉内径、肱动脉对硝酸甘油的反应均无显著改变。结论辛伐他汀可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但该作用无明显的量效关系,可能独立于调脂作用之外。  相似文献   
5.
造影冠状动脉迂曲、扩张、排空缓慢与冠心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迂曲、扩张和排空缓慢与冠心病临床的关系。方法 常规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选择迂曲、扩张和排空缓慢者与冠状动脉正常的对照组进行临床症状、检查情况比较分析。结果  495例冠状动脉造影中 49例呈迂曲、扩张、排空缓慢 ,3 7例正常 ,观察组中临床符合冠心病诊断的 3 9例 ( 79.6% ) ,而对照组中 ,心绞痛、平板试验、核素扫描项目 ,均与观察组有显著差别 ( P<0 .0 0 5 )。结论 冠状动脉迂曲、扩张和排空缓慢可引起冠心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肌桥与临床症状间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267例患者中检出心肌桥7例.结果心肌桥部位均在左前降支,收缩期狭窄均在70%以内,而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1例患者仅狭窄50%,为一孤立性心肌桥,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梗塞.结论心肌桥与心电图ST-T改变未显示出一致性关系,其狭窄程度与胸痛亦无必然联系,心肌梗塞发病机理并非冠脉闭塞,机理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7.
两种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10 mg与20 mg不同剂量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作用的影响。方法共入选6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辛伐他汀10 mg组和辛伐他汀20 mg组,治疗8周。采用超声法检测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同时观察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辛伐他汀治疗8周后,10 mg和20 mg辛伐他汀呈剂量依赖性显著降低血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总胆固醇分别降低18.3%和29.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降低25.3%和35.4%;P<0.05)。对照组治疗8周后血脂水平无明显变(P>0.05)。10 mg和20 mg辛伐他汀均可显著改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10 mg辛伐他汀组为3.51%±4.03%比7.46%±5.90%;20mg辛伐他汀组为3.89%±3.97%比7.98%±6.16%;P均<0.01)。但两组之间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变化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改善与血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降低不相关。对照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虽有轻度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辛伐他汀治疗后肱动脉内径和肱动脉对硝酸甘油的反应均无显著改变。结论10 mg和20 mg辛伐他汀治疗8周后,可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但该作用在这2种剂量之间无显著不同,可能独立于调脂作用之外。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48岁。10多年前开始出现反复呕吐,当时检查发现“肝大”,但肝功能正常且肝区不痛未予重视。此后渐出现反复痔疮出血,月经量增多,下肢皮肤黑斑。曾多次住院治疗,效果不佳。近1年半以来检查发现“腹壁静脉曲张”,且日渐明显,伴腹胀呈进行性加重。经B超及磁共振检查示肝硬化,腹水,脾肿大。胃镜、食管吞钡示食管中下段静脉曲张。因治疗无效遂转来我院。查体:颜面无浮肿,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心肺无异常,腹壁静脉曲张,如蚯蚓状,其血流方向全向上,肝未及,脾肋下3cm,有移动性浊音,双下肢大片黑色斑,无溃烂。无杵状…  相似文献   
9.
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作用的量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5mg,10mg,20mg)的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及其量效关系。方法共入选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不服用辛伐他汀),辛伐他汀5 mg组、辛伐他汀10 mg组、辛伐他汀20 mg组、每组20例,治疗8周。采用超声法检测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同时观察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辛伐他汀治疗8周后,5 mg、10 mg、20 mg呈剂量依赖性显著降低血总胆固醇(分别降低9%,18%,29%)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分别降低12%、24%、35%),不同剂量组间P<0.05。对照组治疗8周后血脂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5 mg、10 mg、20 mg的辛伐他汀均可显著改善FMD[5mg:(3.41±2.99)%VS(7.46±5.11)%;10mg:(3.76±3.01)%比(7.98±4.92)%;20mg:(3.59±3.47)%比(8.09±6.10)%;P均<0.01]。但三组之间FMD的变化值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且FMD的改善与血TC、LDL-C水平的降低不相关。对照组FMD虽有轻度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辛伐他汀治疗后肱动脉内径、肱动脉对硝酸甘油的反应均无显著改变。结论辛伐他汀5 mg、10 mg、20 mg治疗8周后,可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但该作用无明显的量效关系,可能独立于调脂作用之外。  相似文献   
10.
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作用的时效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改善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时效关系。方法共入选30例确诊冠心病患者,每天服用辛伐他汀20mg,进行1年随访。采用超声法检测血流介导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low mediated dila-tion,FMD),同时观察血脂水平、肝肾功能、血糖以及心肌酶学的变化。结果完成50周随访的25例冠心病患者,辛伐他汀(20mg/d)服后2周、4周、8周、12周及50周可分别使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降低18.9%、24.3%、29.0%、30.1%、29.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降低20.1%、26.8%、34.7%、36.0%、35.2%。辛伐他汀治疗可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FMD较治疗前明显增加,2周:64%,4周:95%,8周:123%,12周:179%,52周:142%(2周、4周P<0.05;8周、12周、52周P<0.01)。FMD的改善与血清TC和LDL-C降低水平无显著相关,而与基础FMD有关。所有患者耐受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2周时,血管内皮功能即有改善,8~12周达高峰,长期治疗能产生持续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