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肌膏中阿魏酸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 :测定生肌膏中阿魏酸的含量。方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Nova PakC18柱 (4μm ,30 0mm×4 .0mm) ,流动相为甲醇 水 乙酸 (46∶5 3∶1) ,检测波长为 32 3nm。结果 :阿魏酸浓度在 4 .39~ 30 .74mg·L-1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 =0 .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7.0 8% ,RSD为 1.2 6 % (n =6 )。结论 :本法简便 ,准确 ,灵敏度高 ,重现性好 ,可用于生肌膏中阿魏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种植牙因其在解决牙列缺损方面巨大的优势,已成为许多缺牙患者首选的治疗方式。在临床应用中,如何促进种植体与骨组织界面的骨结合是种植治疗成功的关键,因此种植体表面改性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骨组织中含有钙、磷、锌、镁、锶等大量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对于骨组织的生长发育必不可少。因此可以通过将微量元素掺入种植体表面来促进种植体骨结合。本文着重介绍了种植体表面改性的相关技术以及微量元素促进骨结合的具体机制。  相似文献   
3.
螺旋CT肺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螺旋CT肺动脉造影(SCTPA)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对25例肺部疾病患者进行了SCTPA,包括中央肺癌16例,周围型肺部7例,肺动静脉瘘2例。技术参数为:扫描层厚2.7mm,重建层厚1.5mm,螺距1-1.5。其中11例在从右上肢注入对比剂,14例从右下肢注入对比剂,重建方法包括MPR、SSD及MIP。结果:25例中24例SCTPA成功。5例中央肺癌SCTPA显示主肺动脉与两下肺动脉干或心包内段肺静脉与左心房受侵犯而取消手术,另10例中央型肺癌SCTPA与手术病理所见基本一致,仅6支正常血管分支误认为肿瘤侵犯,号肿块紧贴血管分支有关。7例周围型肿癌SCTPA显示了肿块与血管的关系。2例肺动脉瘘中1例左下肺动脉静脉瘘与插管法肺动脉造影所见完全一致(另一例未做插管法肺动脉造影)。在SCTPA方法上,本文14例采用从右下注入对比剂者消除了上腔静脉(SVC)放射状伪影的干扰,显著提高了图像质量。结论:SCTPA对肺血管性疾病及肺癌对血管的侵犯与肺癌可切除性的评估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改用从右下注入对比剂行SCTPA可消除SVC放射状伪影,显著改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方参仲口服液对大鼠长期毒性试验的影响。[方法]复方参仲口服液以43.0,21.5和8.6g生药/kg(为临床日剂量的50,25和10倍)给大鼠连续灌服13周,停药2周,分别测量大鼠体重,计算脏器系数,测定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指标,并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复方参仲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的外观体征,行为活动,体重,脏器系数,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病理检查未见与药物毒性相关的明显病变,停药后也未见药物延迟性毒性反应。[结论]复方参仲口服液长期用药对大鼠无明显毒性,表明临床拟用剂量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脉络瘀阻证疗效及对核转录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0例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脉络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3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主要证候积分、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波幅、感觉神经波幅及NF-κB、TNF-α水平,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手足麻木、刺痛、肌肤甲错、舌质紫暗苔薄及脉细涩评分,NF-κB及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MNCV、SNCV、运动及感觉神经波幅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脉络瘀阻证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体征,加快神经传导速度,提高神经波幅,并有助于下调NF-κB和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6.
黄廷读 《右江医学》2013,(6):864-865
目的 探讨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手足口病早期重症病例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手足口病早期重症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常规给予甘露醇脱水、炎琥宁抗病毒、甲基泼尼龙抗炎和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静脉滴注,1 g·kg^-1·d^-1,连用2天.治疗48 h后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并统计平均住院天数.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为(5.1±1.5)d,对照组为(6.5±1.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早期重症病例疗效好,可显著减轻患儿症状,缩短病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己发展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社区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是糖尿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省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对社区450例糖尿病患者及家属进行全面细致的健康教育,观察教育后患者糖尿病知识知晓率,血糖、体重指数及血压的变化,以明确糖尿病社区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构建快速、灵敏的凝血酶检测技术,为多种血管栓塞性疾病,如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方法 利用所筛选的高特异性凝血酶适配体设计发夹结构变构探针,用于高特异性识别凝血酶并将凝血酶信号转化为核酸信号。在变构探针识别凝血酶后,适配体结合凝血酶引发变构探针变构,暴露Cas12a活性部分。CRISPR-Cas12a系统识别活性部分后,其反式切割特性被触发,开始无序切割周围存在的单链DNA荧光探针,导致标记在荧光探针两端的荧光基团(Cy3)和淬灭基团(BHQ)分离,使处于被淬灭状态的Cy3荧光重新出现。所产生的荧光信号的强度与体系中存在的凝血酶浓度呈正相关。结果 通过荧光实验证实所设计的变构探针对凝血酶表现出极高的识别特异性和稳定性;在所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方法表现出良好的检测性能,检测限为0.23 pmol/L。结论 该方法结合了高灵敏度、低成本和良好的便携性等优点,为凝血酶相关疾病的检测与精准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及肺癌的螺旋CT扫描方案。[方法] 32例肺癌,其中中央型肺癌25倒全部进行了气管支气管三维重建(Min IP)与多平面重建(MPR),8例进行了仿真内窥镜检查(CTVE),21例(包括CTVE8例)与纤支镜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16例同时进行了肺动脉CT血管造影(SCTPA)。23例SCTPA病人中18例与手术病理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支气管Min IP与三维表面重建(SSD)显示段以上支气管不规则狭窄11支、闭塞21支,MPR显示病变段支气管不规则增厚与肿块。CTVE显示了病变支气管腔内不规则丘状隆起、裂隙样变窄与闭塞,局部软骨环破坏和气管隆突受侵改变。21例MPR、3D及CTVE所见与相应纤支镜报告相符,16例中央型肺癌SCTPA成功15例,显示了二、三级肺血管受侵情况,其中5例SCTPA显示肿瘤包埋左肺动脉干、两下肺动脉干、心包内段肺静脉与左心房而避免了手术。10例手术切除者,其SCTPA所示肺血管受侵情况与手术病理相符。[结论] SCT后处理技术可较好垦示1~4级支气管与胸内血管(胸主动脉,1~6级以下肺动、静脉分支等),因而对肺癌的诊断、临床分期及可切除性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病人存在化脓性感染灶,如治疗不当,可引起脓毒血症导致严重后果。笔者在临床上遇到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