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白藜芦醇苷(PD)对慢性常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浆及肺匀浆中磷脂酶A2(PLA2)、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 方法: 29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低氧组和低氧加PD组。右心导管法检测大鼠肺动脉平均压力(mPAP),观察右室/左室+室间隔重量比值(R/L+S)、血浆及肺匀浆中PLA2活性、NO和ET-1含量的变化。 结果: 低氧21 d后大鼠mPAP、R/L+S、血浆及肺匀浆中PLA2活性和ET-1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NO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D预处理组上述变化可受抑制或减轻。 结论: PD可有效防治慢性常压低氧性大鼠肺动脉压力的升高,其机理与抑制PLA2活性及ET-1释放,促进NO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气管切开患者痰液细菌培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华振  柯水源  陈昌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9):2712-2713
目的:为了了解气管切开术与医院呼吸道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80例气管切开患者的痰液进行细菌培养。结果:136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感染率75.6%,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7.1%,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40.5%,鲍曼不动杆菌占25.5%,两者为引起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结论: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可能是昏迷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因素,在治疗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小儿肺炎患儿中的临床意义,为临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60例肺炎患儿,其中细菌性肺炎32例,病毒性肺炎28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患儿血清降钙素原含量。结果细菌性肺炎组患儿血清降钙素原含量为(2.69±0.63)μg/L,而病毒性肺炎组患儿血清降钙素原含量为(0.36±0.12)μg/L,细菌性肺炎组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性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测定有助于小儿肺炎诊断及鉴别诊断,可作为临床抗生素的使用依据。  相似文献   
4.
5.
乳腺癌p21WAF1表达与bcl-2、EGFR、p53和TGF-β1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p21WAF1在原发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bcl-2、EGFR、p53和TGF-β1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152例乳腺癌组织p21WAF1、bcl-2、EGFR、p53和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p21WAF1表达与EGFR(x2=5.221,p<0.05,γ=0.19)和TGF-β1(x2=4.354,p<0.05,γ=0.17)表达呈正相关,与bcl-2呈负相关(x2=16.475,p<0.01,γ=-0.33),与p53无相关(x 2=3.114,p>0.05).由此推断bcl-2、EGFR和TGF-β1可能与p21WAF1的正向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P2 1[WAF1] 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组织学分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 15 2例乳腺癌组织P2 1[WAF1] 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 15 2例乳腺癌组织中P2 1[WAF1] 蛋白阳性 61例 ,其中低表达 43例 ,高表达 18例 ;P2 1[WAF1] 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腺管形成、细胞核多形性、核分裂象计数和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 ;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P2 1[WAF1] 高表达组生存期低于低表达组 (χ2 =6 92 ,P <0 0 1)。结论 P2 1[WAF1] 在乳腺癌中的不同表达水平可能与组织学分级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7.
黄华振  陈有  李琛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8):2653-2654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CASA)的临床实用性。方法:对150例不育男性患者采用CASA与常规精液分析。结果:CASA和常规精液分析的结果高度相关,r>0.95,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CASA可使男性不育症诊断更加准确,更加标准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减轻患者导尿术中的痛苦和减少并发症的措施.方法 将100例施行导尿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在导尿前1 min用5 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5 ml注入尿道,然后予0.45%安尔碘(Ⅲ型)3~5 ml润滑导尿管后再行导尿术;对照组导尿时按常规予石蜡油润滑导尿管.采用词语描述量表(VDS)评价患者插尿管时的疼痛程度.并分别于导尿当天、留置尿管3,5.7 d做尿常规检查.结果 观察组导尿时尿道疼痛现象比常规组明显减轻(P<0.01),导尿当天、留置尿管3 d血尿以及留置尿管期间泌尿系感染现象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利多卡因尿道表面麻醉联合安尔碘(Ⅲ型)润滑导尿管应用于导尿术中,既可减轻患者导尿时的痛苦,又可减少尿道出血及泌尿系的感染.  相似文献   
9.
监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病率很高,病程15年或更长的患者,视膜网病变的患病率为98%,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主要原因。在失明的糖尿病患者中极大部分是由DR引起。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血糖控制情况的一个敏感指标,2002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已将其作为监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金标准。DR的发生和进展与糖化血红蛋白相关。因此,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对DR的监测、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心肌肌钙蛋白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测定cTnI和CK-MB,并且同时进行溶栓治疗,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TnI和CK-MB开始升高时间,高峰出现时间在溶栓再通者中有非常明显差异(P<0.0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72h后测定cTnI的特异性明显高于CK-MB(P<0.005)。结论监测cTnI比CK-MB对AMI患者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