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抑制剂预处理对大鼠心肺复苏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心肺复苏模型(封闭气管3~4 min),随机分为模型组,甘草酸(HMGB1抑制剂)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1、2、3 mg/mL甘草酸溶液按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感染性休克伴急性肾损伤(AKI)患者发病危险因素与预后。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该院EICU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213例,根据患者是否伴AKI分为AKI组和对照组。其中AKI组151例,对照组62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干预指标、相关检验指标、血清动力学指标与干预指标,并进行APACHEⅡ评估。结果本次研究发现AKI组的APACHEⅡ评分、脏器损害数量、机械通气例数、首次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中位数、平均动脉压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需要机械通气、脏器损害数量和平均动脉压是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AKI患者ICU天数、住院天数中位数、28天总致死率随着AKI分期级别的升高而增加(P0.05)。结论需要机械通气、脏器损害数量是感染性休克患者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AKI分期越高,预后越差;临床治疗时应密切关注患者APACHEⅡ评分与各项相关指标,及时调整患者血压水平,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动态变化与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的相关性。方法将80例接受机械通气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AKI患者分为A、B、C组,各组血清肌酐(SCr)水平依次升高、尿量依次降低。分别在CRRT治疗前及治疗后12、24、72h检测血浆NT-proBNP、SCr水平及EVLWI的水平,分析其间相关性。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前APACHEⅡ评分、SC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r、NT-proBNP、EVLWI水平随CRRT治疗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各组患者CRRT治疗后72h上述指标检测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相同时间点各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CRRT治疗前及治疗后12、24、72h血浆NT-proBNP水平与SCr、EVLWI呈正相关(P0.05)。结论 AKI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EVLWI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乳酸清除率对评估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海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64例严重脓毒症患者,记录确诊后初始动脉血乳酸、6h乳酸清除率、24h内APACHEⅡ评分及患者的转归。分别按临床转归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以血乳酸清除率10%为界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比较其差异性。结果各组间年龄、性别构成、初始动脉血乳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6h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高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对严重脓毒症预后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李娜  李瑞  麦叶  陈明科  何振扬 《海南医学》2014,(17):2519-2521
目的:评价替加环素治疗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我院重症医学科26例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使用替加环素治疗前后的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细菌清除率、28 d存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血WBC (23.63±6.15)×10^9/L、CRP (129.94±55.42) mg/L,治疗第7天血WBC (9.94±1.91)×10^9/L、CRP (26.41±20.74) mg/L,治疗后血WBC、CRP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菌清除率为84.62%,患者28 d存活率为88.46%,临床有效率为92.3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结论替加环素治疗广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疗效确切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王华杰  谢晓红  苏醒  麦叶 《广西医学》2016,(8):1111-1114
目的 探讨甘露醇葡萄糖注射液对心肺复苏术后并发急性颅内高压危重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心肺复苏术后并发急性颅内高压危重休克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救治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救治方法基础上给予甘露醇葡萄糖注射液.检测用药前(T0)、用药1h后(T1)、用药2h后(T2)和用药4h后(T3)患者大脑中动脉收缩峰值血流速度(Vp)、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以及搏动指数(PI),对比两组治疗转归.结果 两组的Vp、Vd、Vm及P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3时刻观察组Vp、Vd、Vm均高于对照组,PI低于对照组;随观察时间延长,两组Vp、Vd、Vm均升高,PI降低(P<0.05).观察组6~24h内清醒者及治愈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而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存在后遗症及死亡者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心肺复苏术后并发急性颅内高压危重休克患者采用甘露醇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转归情况.  相似文献   
7.
麦叶  林瑶瑶  刘海林  钟有清 《重庆医学》2021,50(3):367-371,377
目的 研究结核分枝杆菌(Mtb)H37Rv及BCG感染RAW264.7和THP-1细胞后,对miR-21表达及Toll样受体(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RAW264.7和THP-1细胞及Mtb H37Rv、BCG;建立Mtb感染RAW264.7和THP-1细胞模型;RAW264.7及THP-1细胞分别分为对照组,H37Rv感染组,BCG感染组;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iR-21、TLR4、NF-κB mRNA表达;利用ELISA检测感染12 h后细胞上清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37Rv感染组及BCG感染组RAW264.7、THP-1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P<0.05).与H37Rv感染组比较,BCG感染组THP-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RAW264.7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在RAW264.7细胞中,BCG感染组及H37Rv感染组miR-21低表达,而TLR4、NF-κB mRNA高表达,且BCG感染组TLR4、NF-κB mRNA较H37Rv感染组高表达(P<0.05).在THP-1细胞中,BCG感染组及H37Rv感染组miR-21低表达,TLR4、NF-κB mRNA高表达,且BCG感染组TLR4、NF-κB mRNA较H37Rv感染组高表达(P<0.05).在RAW264.7细胞中,BCG感染组及H37Rv感染组TNF-α、IL-6、IL-10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BCG感染组TNF-α、IL-6表达水平较H37Rv感染组明显降低,IL-10明显升高(P<0.05).在THP-1细胞中,BCG感染组及H37Rv感染组TNF-α、IL-6、IL-10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BCG感染组TNF-α、IL-6表达水平较H37Rv感染组明显升高,IL-10明显降低(P<0.05).结论 Mtb感染巨噬细胞后,可能通过抑制机体miR-21表达,从而激活TLR-4/NF-κB信号通路,促进巨噬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加味大柴胡汤在腑实热结型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观察其对炎性指标、胃肠激素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92例腑实热结型胰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加味大柴胡汤口服,疗程1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胃泌激素、肠道菌群、主要症状积分的变化,观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塌陷指数(c IVC)预测自主呼吸条件下急性循环衰竭患者的容量反应性。方法选取60例有自主呼吸的急性循环衰竭患者,根据补液后主动脉流速时间指数(VTI)的变化分组,VTI≥15%为有反应组(30例),VTI<15%为无反应组(30例),根据相应的c IVC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然后再使用ROC曲线评估c IVC对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结果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补液前后VTI分别为(12.5±4.2)cm、(15.9±4.1)cm;补液前IVC的呼吸变异度分别为(23.1±18.3)%、(24.7±19.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 IVC预测急性循环衰竭患者容量液体反应性的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843(95%CI 0.62~0.84),最佳界值为40%,特异度为68%,灵敏度为71%。结论对于有自主呼吸的急性循环衰竭患者,c IVC>40%可能提示有容量反应性,可予积极液体复苏。而c IVC<40%,补液需慎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脓毒症的血脂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脓毒症患者50例为脓毒症组,根据预后又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两个亚组;另选某院保健科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观察其血清TC、TG、HDL-C、LDL-C的变化。结果脓毒症组的TC﹑HDL-C及LDL-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死亡组的TC、HDL-C、LDL-C均明显低于存活组(P﹤0.01);而TG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TC、HDL-C、LDL-C水平可下降,其下降水平对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