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动移床3D CES MRA在下肢动脉检查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动移床3维增强减影MR血管造影(3DCES MRA)在下肢动脉疾病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6例临床怀疑下肢动脉性病变者进行了自动移床3D CES MRA认检查,原始图像经减影后作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结果:所有病例的血管均显示满意,其中11例可见不同部位和分支动脉狭窄或闭塞,阳性诊断率为68.7%。结论:初步结果表明,自动移床3D CES MRA检查技术对下肢动脉病变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乳腺良恶性肿块的X线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鹿彤  葛菁芳  方佩君 《黑龙江医学》2001,25(10):740-741
目的 评价钼靶X线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方面的价值。方法 对 5 7例乳腺肿块X线表现和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病灶总数为 60个 ,钼靶表现为良性肿块者 2 4例 ,2 1例与病理诊断相符 ,3例病理诊断为乳腺癌 ;表现为恶性肿块者 33例 ,31例与病理诊断相符 ,2例病理诊断为良性病变 (腺瘤和脓肿 ) ;未定性者 3例 ,其后病理诊断均为恶性。结论 乳腺钼靶X线对于乳腺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方面的价值较高 ,是目前乳腺肿块诊断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上海市闵行区中老年人群钙营养状况及其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方法对长期居住在上海闵行区的50岁以上的1460例体检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DXA测定腰椎、总髋、股骨颈和Ward三角区的骨密度,化学发光法测定空腹血钙、尿钙。根据WHO标准诊断骨量正常、减少和疏松,尿钙低于1.7 mmol/L为缺钙,骨质疏松尿钙高于5.3 mmol/L为高尿钙流失,其余为正常尿钙水平。结果 1460人中,骨质疏松人数为337人,占总人数的23.08%,骨量正常人数为420人,占总人数的28.77%。其中男性骨质疏松率为4.12%,女性骨质疏松率为37.88%。尿钙水平偏低人数为365人,占总人数的25.0%,高尿钙水平人数为176人,占总人数的12.1%。其中男性尿钙水平偏低率为30.32%,女性尿钙偏低率为22.78%。尿钙水平值以60岁以下骨量减少组3.67 mmol/L最高。三年尿钙水平变化值以女性骨质疏松组差异最显著(P0.05)。结论缺钙率女性略低于男性群体,但骨质疏松率女性远远高于男性。老年群体中缺钙为普遍现象,缺钙外加高钙流失是导致老年性骨质疏松的主要因素。骨质疏松干预过程中,除补钙外,采取有效防治钙流失的措施是防治骨质疏松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31I治疗Graves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过程中骨密度及骨代谢指标的变化,并探索患者骨代谢指标和甲状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Graves病患者作为治疗组,另选同期65例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FT3、FT4、TSH、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等甲状腺功能指标、血清钙(Ca)、磷(P)、碱性磷酸酶(AK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骨钙素(BGP)、血清I型胶原氨基端肽原(PINP)、腰椎L1~4和股骨颈的骨密度等骨代谢指标以及体重指数、瘦素、甲状旁腺素(PTH)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Graves病甲亢组和健康组相比,FT3、FT4、TSH、甲状腺素受体抗体等甲状腺指标以及血清钙、磷、AKP、β-CTX、骨钙素、PINP、PTH、体重指数等指标有显著差异。131I治疗过程中,大部分甲状腺指标及骨代谢指标有显著改善,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有改善趋势,但不显著。结论131I治疗甲状腺疾病的同时能改善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的骨代谢指标异常,可有效防治Graves病引起的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5.
孟令平  鹿彤  万凯明  刘恩涛   《放射学实践》2009,24(4):461-461
恶性甲状腺肿(malignant struma ovarii)是指卵巢甲状腺肿伴甲状腺癌,主要是乳头状癌或/和滤泡癌,约占卵巢畸胎瘤的3%。其临床表现多样,病理变化和预后不一,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1例如下。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输尿管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输尿管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输尿管梗阻性疾病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48例中输尿管结石29例,输尿管炎性狭窄6例,输尿管癌5例,其它恶性肿瘤累及输尿管者5例,先天性畸形5例,其中2例合并结石。结论:三维重建技术是明确输尿管梗阻性疾病诊断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满足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公共卫生防治及个性化临床干预研究的需要,建立小规模多中心骨质疏松前瞻性生物样本库。方法以骨质疏松样本库建设项目为依托,利用社区及医院体检数据平台,选择40~70岁愿意配合长期随访且无影响骨代谢特定疾病的人群作为样本库样本入库对象,收集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采集空腹尿10 mL,促凝血和抗凝血各5 mL。利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入库人群的腰椎(L_(1~4))、总髋、股骨颈、Ward’s三角区等部位的骨密度。抗凝血中白细胞提取DNA进行骨质疏松易感基因位点基因分型。血尿相关指标每年测定一次,骨密度正常阶段5年测定一次,骨量减少-2.0以上3年测定一次,-2.0以下和骨质疏松人群一年测定一次。首次测定作为基线数据,连续随访10年。结果样本库包括5000人的骨密度数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血清、血浆白细胞及DNA等生物样本,血钙、尿钙、遗传易感基因位点SNP分型等数据。结论该骨质疏松样本库可以用于骨质疏松病因学调查、干预新靶点探索及个性化临床干预的研究,同时首次将睡眠质量纳入到骨质疏松流行病学调查体系中。  相似文献   
8.
患者 女,24岁.左大腿反复疼痛4年.体检:左大腿皮下触及结节状肿物,大小约2 cm×2 cm×1 cm,质软,压痛,可活动.  相似文献   
9.
体外培养内皮细胞植入蛋白涂层金属支架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内皮细胞植于蛋白涂层支架 ,使支架完全内皮化的可行性。方法  4只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明胶蛋白涂层 ,置猪髂动脉内皮细胞悬液中吸附 2h ,6孔培养板中培养 1周 ,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体外模拟血管内支架输送系统输送支架后 ,观察细胞在支架的贴附状态。结果  1周后支架完全内皮化 ,支架经输送系统后 ,80 %细胞贴附支架上 ,培养 72h后 ,支架上附着细胞恢复输送前状态。结论 蛋白涂层支架完全可内皮化 ,对于其预防急性血栓形成和再狭窄的价值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例1 男,20岁。腰腿痛1个月余。体检:L3~S1棘突压痛,叩击有放射痛,腰活动受限,直腿抬高试验30°。X 线平片检查:骶骨形态、密度及边缘结构均未见异常。CT 检查:骶骨结构完整,密度均匀,未见骨质结构破坏及增生。骶骨前可见弧形软组织密度影,大小为5.6 cm×2.2 cm,密度均匀。直肠被推挤到前方。MR 检查:S3~5前方见团块状软组织信号,呈扁平状,大小为6 cm×2 cm×7 cm;于 T_1 WI肿块呈与肌肉相似的等信号,T_2 WI 呈中高信号,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肿块与骶椎界线存在,部分与骶孔相连;T11、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