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64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慢性肝病患者骨营养不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肝病时可引起全身多系统的损害,尤其是血清钙和磷的吸收障碍,维生素D和钙、磷的代谢失衡,骨密度减低,引起肝性骨营养不良。本文就慢性肝病患者血清钙、磷与甲状旁腺素、降钙素及骨密度的变化,分析肝性骨病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2.
Ⅱ型糖尿病患者经常规治疗(控制饮食,口服降糖药,降血脂药)常能收到一定疗效,为进一步提高Ⅱ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我们对该类患者除常规治疗外加用高压氧治疗一个疗程,现把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重度窒息是新生儿科的危重症,对于此类患儿,以往在护理中往往侧重于生命体征方面的观察,而肢端尤其是足跟部的护理常常被忽视,易导致局部受损坏死,引发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因此及时、正确、有效的足部护理对于防治足跟部皮肤发生病变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我院2000年9月-2005年12月重度窒息合并足跟部皮肤病变患儿的成功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心病急危重症的有效治疗方法。但研究表明,PCI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较高[1],可能与患者年龄、文化水平、离异/丧偶、性别、急诊PCI等因素相关[2-3];而焦虑抑郁通过引起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血小板功能亢进、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及增强体内炎症反应等,诱发或加重冠心病,影响PCI术后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4]。  相似文献   
5.
神经根撕脱后脊髓运动神经元的病理表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神经根撕脱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病理表现,探讨在该条件下运动神经元死亡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方法:选择成年SD雌性大鼠20只,体重200-300g,撕脱右侧臂丛C5-T8神经根,术后动物存活3d、5d、1周后取C5-C8节段脊髓,对冰冻切片行NADPH-d组化、c-jun免疫组化、中性红和HE染色。观察神经元的形态,计数脊髓前角NOS阳性运动神经元及存活运动神经元数目,以非损伤侧的前角运动神经元数目为100%,计算百分比。结果:神经根撕脱3d、5d、1周后,损伤侧脊髓前角NOS运动神经元平均阳性率分别为:0.74%±0.59%、24.83%±6.73%、51.16%±8.67%。神经元平均存活率分别为93.00%±4.32%、93.67%±5.27%、89.83%±2.65%;c-Jun从撕脱术后3d就有表达,5d后表达开始减少。运动神经元形态变化不明显。1周时偶见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胞核偏位,但核膜清晰,核仁尚存,染色体固缩。结论:脊神经根撕脱1周内,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NOS表达递增,c-Jun表达递减,运动神经元开始死亡。NO/NOS可能通过抑制神经元损伤后的再生反应,促进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死亡。  相似文献   
6.
摘 要目的:分析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效果。 方法:选取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收治的 80 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接受广泛性子宫全切术 治疗,观察组接受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治疗,比较不同手术的治疗效果。 结果: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术后 首次排气及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前,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1 个月,两组患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高于术前,雌二醇(E2) 水平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前,两组患者两侧卵 巢体积及窦卵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 3 个月,两组患者两侧卵巢体积小于术前,窦卵泡数少于术前,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经手术治疗均会对早期 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卵巢功能造成影响,导致性激素指标水平改变,但全子宫加双侧输卵管切除术的效果更好,可有效缩短 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促使其尽早康复,且并发症发生较少,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听神经胶质生长因子(GGF)、Ki67抗原与听神经瘤间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听神经瘤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听神经瘤,计算其生长速率,GGF、Ki67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细胞增殖相关性及GGF对细胞培养的作用观察.卡方检验及相关分析研究生长速率与GGF、Ki67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听神经瘤GGF、Ki67表达均与生长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听神经瘤组中GGF、Ki67标记指数之间也有显著相关性,持续应用GGF可促进培养的听神经瘤细胞生长产生组织形态学变化.结论:GGF与听神经瘤的异常增生有关,其表达率与听神经瘤的生长呈正相关.Ki67抗原可提示肿瘤的增殖活性,GGF与Ki67抗原联合可对术后听神经瘤的生长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在清醒状态下经鼻盲探气管插管的手术病人寻找一种理想的呼吸道黏膜表面麻醉方法。方法对32例因颌面外伤和烧伤所致的张口受限、需进行气管内全身麻醉的病人采用了雾化吸入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并对其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表麻有效率达87.5%。雾化吸入10分钟后,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仅轻度下降,与雾化吸入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气管导管进入鼻咽腔、气管后HR、SBP、DBP、MAP仅轻度的上升,与雾化吸入前、插管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SpO2在雾化吸入前后、插管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雾化吸入利多卡因对呼吸道黏膜能够产生明显的表面麻醉作用,且对呼吸循环影响轻微,简便,易行,可供清醒状态下的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时所首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参附预处理是否对失血性休克大鼠的肺组织起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0):对照组,失血性休克(HS)组,2 mL/kg参附(SF1)组,4 mL/kg参附(SF2)组。盐水或参附在在休克前30 min通过尾静脉注入大鼠体内。除对照组外,其它3组经10 min股动脉缓慢放血使大鼠平均动脉压达(40±5) mmHg诱发失血性休克,通过放血或输血维持大鼠休克状态60 min。在复苏后4 h,测定大鼠肺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Bcl-2、Bax和Caspase-3的含量。并测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中的蛋白质和细胞含量以及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HS组比较,SF2组MDA、Bax及Caspase-3水平降低;而SOD活性和Bcl-2增高。与此相应的是SF2组BAL中蛋白质和细胞的含量显著降低及肺组织病理学评分降低。结论:大剂量参附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涉及的潜在机制是改善肺组织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叶惠英  尹艳  杨燕澜  刘泓妍 《黑龙江医学》2021,45(16):1778-1779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方法在儿童输液港无损伤针穿刺时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将需进行输液港的无损伤针穿刺的患儿分成对照组(n=100)和实验组(n=100),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输液港无损伤针穿刺方法,在穿刺过程中给予语言安慰和鼓励.实验组采用疼痛管理方法,即输液港无损伤针穿刺前1小时在穿刺部位涂抹利多卡因乳膏,穿刺时采用家长环抱患儿坐姿穿刺,根据患儿的喜好给予分散患儿注意力的方法并配合语言安慰和鼓励.比较两组输液港无损伤针穿刺时的疼痛分值、一针穿刺成功率、无损伤针的固定规范率、家属满意度.结果:相比较对照组,实验组疼痛评分显著较低,一针穿刺成功率、无损伤针的固定规范情况显著较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管理方法能有效实现对儿童输液港无损伤针穿刺患儿的疼痛管理,降低儿童输液港无损伤针穿刺的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