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2.
糖尿病肾病(DKD)是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位病因。DKD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起病隐匿,当临床上出现明显蛋白尿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时,往往已错过DKD的最佳干预时期,且随着肾活检技术的开展,DKD中不乏尿蛋白阴性的以肾小管损害为主的病例。因此,寻找更为早期和敏感的诊断DKD指标依旧是目前的研究重点。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就近些年来关于DKD早期诊断的一些指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上DKD的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的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入院中性粒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neutrophil-to-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NHR)、淋巴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lymphocyte-to-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LHR)和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onocyte-to-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MHR)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相关急性肾损伤(acute pancreatitis-acute kidney injury,AP-AKI)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收治的302例确诊为A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和无AKI组(NAKI组),比较2组间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共有65例患者发生了AKI,发病率为21.5%,其中AKI 1期32例(10.6%)、2期16例(5.3%)、3期17例(5.6%)。AKI组NHR、LHR、MHR显著高于NAK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7.356、5.062和6.446,P<0.01)。且在调整了基础肾功能、性别、伴随的慢性疾病、AP病因、入院基本生命体征以及血生化等指标后,多因素Logistic向前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入院NHR(OR=1.081,95%CI 1.043~1.121,P<0.01)、MHR(OR=2.445,95%CI 1.514~3.947,P<0.01)、LHR(OR=1.713,95%CI 1.306~2.246,P<0.01)是AP-AKI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上述指标对AP-AKI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98、0.761和0.705(均P<0.01)。为进一步了解血脂水平对NHR、MHR、LHR关于AP-AKI预测价值的影响,行亚组分析显示上述指标在高脂血症组的AUC分别为0.709、0.667和0.615,在非高脂血症组的AUC分别为0.830、0.790和0.707,2组NHR、MHR、LHR之间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此外,将患者住院期间行血管活性药物、机械通气和肾脏替代治疗定义为院内特殊治疗,满足上述之一者归为需行特殊治疗组。ROC曲线显示NHR、MHR、LHR对院内需行特殊治疗的AUC分别为0.782、0.702和0.679(均P<0.05),同时与用于衡量疾病严重程度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提示上述指标对AP的病情严重程度也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结论入院NHR、MHR、LHR作为全血细胞计数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合的综合炎性反应指标,与AP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是AP-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and platelet ratio,NLPR)在老年脓毒症患者中对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诊断和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收治的360例老年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KDIGO-AKI标准将患者分为急性肾损伤组(AKI组)和非急性肾损伤组(NAKI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PR对AKI与临床预后的诊断效能。结果:纳入患者中AKI组195例,NAKI组165例,AKI发病率为54.2%,AKI组NLPR显著高于N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8.640, P<0.001)。与NAKI组相比,AKI组院内病死率及ICU的住院时间均增加(均 P<0.05),合并AKI的患者院内需要更多的机械通气、血管活性药物和肾脏替代治疗维持(均 P<0.05)。在校正了人口统计学和临床变量等指标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PR( OR=1.016,95% CI 1.002~1.030, P=0.027)是老年脓毒症AKI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了NLPR对AKI诊断和预后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且优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和传统血清肌酐指标。此外,相关性分析发现NLPR与AKI分期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r=0.525, P<0.001)。 结论:NLPR作为一种新型炎症指标,来源于全血细胞计数,检测简便易于获得,是老年脓毒症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在临床实践中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5.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