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正>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和重要免疫屏障,当其遭受各种机械性、化学性或感染性等内在或外在因素作用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就会被破坏,从而形成各种急、慢性创面[1]。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及皮片移植术在治疗成人难愈合创面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2],该技术在儿童中的应用少见相关文献报道。本院自2019年开展自体PRP治疗技术以来,在儿童自体PRP治疗难愈合创面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讨脐带 血在早产儿输血相容性试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昆明市儿童医院、昆明市妇幼保健院、曲靖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早产儿595例,收集早产儿配对的脐带血和静脉血标本,用微柱凝胶卡式法将2组血标本进行输血相容性试验,包括ABO及RhD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交叉配血试验。结果在 ABO、RhD血型鉴定试验中,2组血标本试验结果完全相符,符合率100%;在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中,抗体阳性检出率1.5%,2组血标本试验结果完全相符,符合率100%;在交叉配血试验中,交叉配血不相合120例,不相合检出率20.2%,其中,主侧不相合检出率10.6% ,次侧不相合检出率9.6%,2组血标本试验结果完全相符,符合率100%。结论脐带 血可替代静脉血进行早产儿输血相容性试验,能减少早产儿医源性失血和侵入性损害。  相似文献   
3.
ABO血型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血型系统,血型鉴定的正确性是确保临床用血安全的重要环节,在工作中发现1例儿童原发性体液免疫缺陷导致血型抗体缺失病例,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符,经过进一步试验检测确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该院收治的12例儿童急性毒蕈中毒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提取2017-2020年在该院确诊为急性毒蕈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毒蕈情况、潜伏期、中毒季节、临床表现、临床实验室检测结果、治疗方法、住院时间和预后.根据预后将患儿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析其临床特征、治疗、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并对不同预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本研究的12例毒蕈中毒的患儿中,纳入生存组8例(占66.7%),纳入死亡组4例(占33.3%).超过85%的患儿有胃肠道反应,器官损伤以肝脏为主,伴凝血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血液系统患儿的病死率最高,且受累器官或系统数越多病死率越高.实验室结果显示,死亡组患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较存活组明显升高或延长,而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清蛋白(ALB)、血钠(Na+)水平则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措施:入院后给予患儿洗胃治疗、药物治疗及血液净化治疗等.不同预后的两组比较,发病后至第1次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时间与预后有关(P<0.05).结论 儿童急性毒蕈中毒临床表现多样,器官损伤以肝脏为主,可累积多个器官.潜伏期、受累脏器或系统和血液净化治疗时间与预后有关.迟发型毒蕈中毒患儿预后较差,更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换血疗法对新生儿溶血病(HDN )的治疗效果。方法监测186例HDN 患儿换血前后的胆红素、血常规及电解质指标的变化。结果换血治疗前后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下降43%,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白细胞计数及血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钠、血氯和血钙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HDN患儿进行换血治疗可以有效降低体内胆红素水平,对患儿血液内环境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